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押沙龙,押沙龙!>的篇名得自<圣经·旧约>,其故事结构与<圣经>中"押沙龙"的典故也大致相似,这使它具有了<旧约>的原始色彩与悲剧格局.除此以外,这部作品之所以能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还因为在萨德本家族的两个最复杂的主人公身上,再现了有关个人命运和社会伦理的两个基本原型:其一是英雄原型,这主要体现在萨德本富有传奇色彩的个人创业中;其二是乱伦神话原型.  相似文献   

2.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长篇小说《押沙龙,押沙龙!》头绪繁多,人物众多,杂乱纠纷,是福克纳最为晦涩难解的作品。拔开浓雾,撩开面纱,萨德本与查尔斯·邦的矛盾冲突构成作品的主要情节,是贯穿作品始终的主线。萨德本与查尔斯·邦执著地追求身份的认同,一个取得阶段性成果,一个屡战屡败,他们都是种族主义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对原型批评和福克纳一些作品的研究,将福克纳的《押沙龙,押沙龙》与圣经故事进行比较,力图从原型批评角度对本作品的主题即种族主义经行分析和探讨.文中运用“置换变形”的原理再现圣经原型在作品中的置换,以期解读福氏小说运用独特的写作技巧升华主题的匠心独运.  相似文献   

4.
福克纳是一位著名的美国作家,以其对人类社会的杰出贡献而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文章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结合作品中的社会背景,阐释福克纳的<押沙龙,押沙龙!>,历史辩证地分析福克纳创作中的反面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5.
<押沙龙,押沙龙!>标志着福克纳后现代主义的创作转向,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互文性的写作策略之上.文章拟以文本结构、人物选择和神话模式的易位为切入点对文本进行互文性解读,以求对文学传统与文本独特性之间的关系进行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福克纳是一位著名的美国作家,以其对人类社会的杰出贡献而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文章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结合作品中的社会背景,阐释福克纳的《押沙龙,押沙龙!》,历史辩证地分析福克纳创作中的反面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押沙龙,押沙龙!》与《撒母耳记》的对照比较,分别从《圣经》原型,不一而足;父子关系,似“是”而“非”;兄弟相残,原因各异三个方面论证了小说与《圣经》故事的关联及对后者的超越,进而探讨和阐述了福克纳舍弃看似“名副其实”的《黑屋子》而更名为看似“名不副实”的《押沙龙,押沙龙!》的意图和目的。  相似文献   

8.
<简·爱>是一部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夏洛特·勃朗特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创作的这部具有哥特特点的小说超越了早期哥特传统,把现实内容与超现实的想象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9.
《押沙龙,押沙龙!》的不可确定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历来的文学评论,都试图给予作品一个终极意义,并将其固定下来。而威廉·福克纳的小说《押沙龙,押沙龙!》却以其本质上的多元性使这种传统的批评意图难以奏效。本文以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为基础,深入分析了小说中四位叙述者对斯特潘家族史的不同解读之间的冲突和他们各自的叙述中的内在矛盾,从而揭示了这部小说不可能确定于一个终极意义的复调性质  相似文献   

10.
19、20世纪的美国南方是基督教盛行、父权制横行、黑人、混血儿又多一重种族压迫的世界,威廉·福克纳在《押沙龙,押沙龙!》中描写了萨德本的际遇兴衰,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女性人物,在萨德本周围,有这样一些女子:妻子埃伦、妻妹罗莎、女儿朱迪思、被他凌辱的米莉、他的混血女儿克莱蒂等,她们囊括了福克纳笔下女性的几种类型,她们不是《押沙龙,押沙龙!》中的主角,就如同妇女也不是南方社会生活的主角一样,这些妇女是19、20世纪南方社会各阶层女性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1.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二十世纪“南方文艺复兴”时期一颗璀璨的明星。他一生写了十九部长篇小说和七、八十篇短篇小说。其中许多作品中故事发生的地理背景都是一个虚构的南方小县——约克纳帕塔法。因此,后来批评家把他的这些作品冠之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在这个世系里,最出色的要数《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八月之光》和《押沙龙,押沙龙!》。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批评界,特别是我国批评界,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喧哗与骚动》进行了评价,但对其它几部较为出色的作品却着墨不多。但是无论就主题还是写作  相似文献   

12.
王玉梅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1):107-110
《押沙龙!押沙龙!》独具特点的叙事艺术表现为不但在叙事时间上使故事时间和文本时间倒错,而且采用零聚焦、内聚焦与外聚焦交汇的多角度、多层次叙事方法。同时,小说叙述中存在的对话更赋予这部小说以意义的无穷性。  相似文献   

13.
<押沙龙,押沙龙!>是20世纪伟大的实验主义小说家威廉·福克纳的第九部小说,是现代小说独一无二的一种实验.本文把<押沙龙,押沙龙!>叙事艺术和形式实验的深层根源追溯到现代主义艺术的源头--立体主义,以立体主义为切入点,通过和立体主义绘画艺术的比较,重点从分解和重构这两个角度对小说的叙事艺术进行考察,分析其叙事上典型的立体主义特征,认为<押>艺术上最突出的贡献在于其立体主义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4.
哥特(gothic)一词来源于中世纪一个条顿部落的名字(Goth)。在其专著《哥特式小说》中,布兰丹·享尼塞指出,“‘哥特式’这个术语有三种主要含义:野蛮,如像中世纪的哥特部落……;中世纪,和与之相联的城堡、带甲武士和骑士精神;超自然性,和随之而来的恐惧、未知与神秘。”十八世纪的哥特式作家和他们后来的追随者们创造出的哥特式小说就体现了这些基本意义。这种小说具有一些自己独特的主题、情节、风格与手法。 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哥特式小说于1764年出现在英国。那一年贺拉斯·华普尔发表了《奥特龙多的城堡——一个哥特式故事》,大受欢迎。随之大批作家竞相效法。虽然在十九和二十世纪哥特式小说主要属于通俗小说的范围,但许多严肃的,甚至第一流的作家和诗人  相似文献   

15.
《押沙龙,押沙龙!》是威廉&#183;福克纳的集大成之作,在叙事艺术上极具实验性,对其叙事艺术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本文结合立体主义绘画艺术,以立体主义多视角叙事为切人点,探讨《押沙龙,押沙龙!》的叙事艺术。《押沙龙,押沙龙!》的叙事艺术和“立体主义”绘画有很强的“家族相似性”,具有突出的立体主义特征,是典型的立体主义多视角叙事。  相似文献   

16.
威廉.福克纳的小说《押沙龙,押沙龙!》中存在着四个彼此之间有巨大差异的叙述人,且叙述人与人物身份重合。每个叙述人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颠覆他人叙述、建构属于自己的主人公故事,妄图建立自己的叙述权威,从而导致了《押沙龙,押沙龙!》叙事的虚构性和不可靠性。本文拟从叙述人身份的特殊性出发,勾勒四位叙述人对故事建构—颠覆—重构的叙述过程,从而见出《押沙龙,押沙龙!》独特的叙事。  相似文献   

17.
威廉·福克纳是一位痛恨奴隶制和种族主义,同情黑人命运的反种族主义作家,在《去吧,摩西》小说的第一部分《话说当年》中,通过布克大叔把托梅的图尔当作猎物与之进行赛跑以及布蒂大叔在扑克牌游戏中赢了休伯特,赢得了战利品——托梅的图尔的女友——谭尼两个游戏中深刻揭露了南方的奴隶制和种族歧视。这是一个幽默可笑的故事。但这并非仅仅是一出闹剧。托梅的图尔所处的尴尬境地,所受的人身束缚真实生动地折射出了当时黑奴悲惨的生活和所受的不公正待遇。  相似文献   

18.
美国作家威廉&#183;福克纳的长篇小说《押沙龙,押沙龙!》头绪繁多,人物众多,杂乱纠纷,是福克纳最为晦涩难解的作品。拔开浓雾,撩开面纱,萨德本与查尔斯&#183;邦的矛盾冲突构成作品的主要情节,是贯穿作品始终的主线。萨德本与查尔斯&#183;邦执著地追求身份的认同,一个取得阶段性成果,一个屡战屡败,他们都是种族主义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9.
徐蓓  陈惠良 《出国与就业》2011,(16):196-197
以往对福克纳《押沙龙,押沙龙!》的研究主要是主题研究、创作手法、神话原型批评等方面.从消费主义角度分析小说中萨德本、艾伦、罗莎以及沃许几个人物,探究消费主义对人物的影响.消费主义崇拜欲望、享乐至上的人生现,传统的清教伦理被彻底的颠覆,南方人精神失衡并沦为“单向度的人”,在社会消费文化盛行的背景下,对小说进行消费主义解读...  相似文献   

20.
根据拉康精神分析,萨德本的"伟大计划"是其想象界的镜像,并藉由象征界的语言不断加强,然而他的欲望植根于社会和历史大环境,终归只是他者的欲望,因此无论剖析萨德本的行为思想,抑或侧面描述,只能得到他者折射下的人物切面,无法确定人物"自我"。萨德本人物内心的不确定性带有浓厚的后现代主义色彩,即去中心化,凸显异化主角的社会历史因素,透露出史诗般的悲剧苍凉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