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素质教育》2006,(2):F0003-F0003
1985年5月,邓小平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同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这成为素质教育实践的思想源头。  相似文献   

2.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时代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在教育体制改革总体部署中,第一次提出了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任务。这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教育应对国际国内经济社会经历深刻变化所面临的战略性课题。如果说后危机时代的国际竞争,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人才和教育的国际竞争力,而人才和教育的国际  相似文献   

3.
纵观历史,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无不取决于人才。如今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也就是为了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人才。什么是新时代需要的人才?万里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这样的人才,当然具有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又指出:“教育当然需要传授知识,把人类已经获得的  相似文献   

4.
李岩 《教育探索》2005,(3):65-65
一、办学要树立大教育观——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1985年5月.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同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1992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上明确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相似文献   

5.
《共中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今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一个重要关键在于人才”。邓小平同志也曾强调指出:“我国的经济,到建国一百周年时,可能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这样说,根据之一,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完全有能力把教育搞上去,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培养数以亿计的各类人才。我们国家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  相似文献   

6.
《教育情报参考》2006,(5):10-10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指出,“提高我国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的规模与质量,而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实施素质教育。”建立健全适应时代发展、符合创新人才培养规律的教育体制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基础和关键。而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落实素质教育首先应更新观念,要注重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当前,人们议论的热点是:如何以经济为中心,如何把经济搞上去,即如何解放生产力。当今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科技,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取决于人才,取决于教育。故此,事物的逻辑是:把经济搞上去,解放生产力,就必须重视人才,重视教育。因此,改革教育是迫在眉睫、当务之急。改革教育,首先要明确改革的宗旨是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人才的本质是创造。人才“就是为社会  相似文献   

8.
发刊词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规划了一个宏伟的蓝图。党的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又把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到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地位,指出:“从根本上说,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的决定为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十分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教育需要进行深入的改革,才能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形势,才能适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高等学校是直接向社会输送各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而高校图书馆又是这个阵地中的一个重要部位,因此,必须加快高校图书馆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发挥高校图书馆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的更大作用,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对各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目前我省高校图书馆状况还不能适应教学和科研发展的…  相似文献   

10.
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是一个指明教育体制改革方向、切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纲领性文件.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应树立新时期教育工作的新观念,自觉地贯彻《决定》的精神. 一、在教育改革中树立“无功就是过”的主人翁观念.面对中小学教育不适应“三个面向”要求和人才素质急待提高的现状,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增强主人翁的责任感,不能满足于按部就班、辛辛苦苦,要树立教育非改不可的观念,并积极慎重地改,力争年年有新突破,年年有新的高度.这种观念的树立取决于教育工作者社会主义觉悟  相似文献   

11.
党中央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是继经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两个决定之后,又一伟大的纲领性文件,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宏伟蓝图。《决定》深刻阐明了教育在四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指出了“今后,事情成败的关键在于人才,而解决人才问题的基础在于教育”;明确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指导方针;再次强调了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培养新时代需要的人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性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科技创新的竞争,科技创新的竞争取决于人才和劳动者素质的竞争,人才和劳动者素质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教育人才的竞争,而对学校教育人才的发现、培养、合理使用是世界范围内教育发展的共同课题.  相似文献   

13.
一个国家的强大,主要取决于它的经济实力,而经济取决于它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取决于人才,人才则直接依赖教育。就我们的国家来说能否强大起来,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教育是否成功,取决于我们能否为二十一世纪培养出一批世界一流的尖端人才,更决定于我们是否能造就数以亿计的高质量的有科学文化素养的劳动者大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面向未来,改进我国的教育现状,而其中教学方法的改革则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高等学校创造教育的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高等学校创造教育的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实质上是构建创造性人才成长的环境。从管理体制看,必须运用高校管理的“可控制性”与“可选择性”的功能,为大学生创造力发展营造有利的环境,并把握办学自主权和教学管理两个关键环节;管理体制改革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建立与之配套的运行良好的创造教育保障机制。当前,必须重视教学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导向机制、评价与监督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公布以后,有人在学习中提出了这样的看法:现在从中央到地方抓教育,都是从体制改革入手,着重宏观方面。学校基层是搞微观改革的,可以慢慢来,等等看。究竟怎样认识宏观改革与微观改革的关系? 进行宏观方面的教育体制改革,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什么是人才,怎样才能达到多出好人才的目的?根据新时代的客观要求,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指的应该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  相似文献   

16.
一、发展职业教育是农村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主要途径党的十三大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到经济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明确提出:“从根本上说,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长期以来,农村人才奇缺,特别是当前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产业结构不断变化,生产技术不断进步,使中、初级技术和管理人才的缺乏更加突出。单纯的升学教育不但不能解决这一难题,反而会使当地人才外流。为了密切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必须加快农村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步伐,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尽快把农村教育转到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塑造与产出人才的事业与工程,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取决于教育教学的规模以及从业教师的素质品位。教育教学的规模取决于教育市场的需要以及国家和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而教师的素质与能力取决于从业前的学习以及从教中经验的积累和继续学习。教书育人的职业要求教师与时俱进,但是  相似文献   

18.
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发表了《中共中央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文件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要改革同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我们明确了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内容。有关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决定,如招生、毕业生分配、权力下放、校长负责制、教师职务聘任制以及教育评估等等,正在贯彻执行或试行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但是,体制改革,只是教育改革的必要前提,一切体制改革,最终必须落实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的改革,才能收到教育改革的实效,达到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尤其要多出具有科学精神、创造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使全体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都得到发展,而且还要加强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