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吕叔湘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将"省得"标注为连词,并用"省得"来解释"免得"与"以免",都是表示"避免发生某种不希望发生的情况"。第六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也将三者互释,认为同属连词。而实际上,"省得"、"免得"与"以免"在词性、意义及用法上都存在或大或小的区别。本文以张斌、胡裕树先生的“三个平面”理论为指导,通过检索语料,试图探清“省得”、“免得”与“以免”这三个词在句法、语义、语用方面的联系与差异。  相似文献   

2.
"省得、免得、以免"三词在句法、语义和语用上都有相近之处,但又略有差异,各自都有一些用法体现出自身历时演变的特性,是对外汉语教学中较难把握的词。我们通过对汉语母语语料库、汉语中介语语料库中实际语料的考察,对比分析现行对外汉语教学中对该三词的处理方式,探讨其得失,并指出对外汉语教学对类似相近或易混淆词语处理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省得"与"免得"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表示目的关系。二者所在句前后为有意致使时表示目的关系;而前后为无意致使时不表示目的关系。"省得"、"免得"表示目的关系时,与"以免"在语体、语义、句法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省得"与"免得"除了方言色彩的区别之外,在意义上也存在区别。  相似文献   

4.
“省得”、“免得”是二价动词,主体与客体论元都是事件,事件之间是互斥关系,其语义背景是“在某一事件的作用下,避免了某一事件的发生”。事件AP与“省得/免得+事件BQ”之间存在目的关系,具体表现为有意目的和无意目的、外向目的和返身目的、已现目的和未现目的。“省得”可分为“省得,”与“省得:”,分别表示“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以避免浪费”、“避免麻烦的事件发生”。“免得”表示“避免较为严重的事件发生”。“省得:”与“免得”会有交叉,但“免得”比“省得2”主观程度高,感情色彩上严肃、严重。通过考察“省得”与“免得”的词汇化更加印证了两者的语义与语用差异。  相似文献   

5.
《红领巾》2005,(Z1)
有一次,有人请苏东坡去吃饭。有一道菜是红烧的四只黄雀。客人里面有个人只顾自己,狼吞虎咽(lang tun hu yan)地吃掉了三只。当他看见盘子里只剩下一只的时候才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但他还想  相似文献   

6.
连词“以免”最初是“连词‘以’+动词‘免’”的非句法结构。“以免”最初连用在先秦,词汇化的过渡阶段在宋代,发展和成熟在明代和清代。“以免”的词汇化是句法、语义、语用和韵律等方面合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连词"以免"最初是"连词'以' 动词'免'"的非句法结构."以免"最初连用在先秦,词汇化的过渡阶段在宋代,发展和成熟在明代和清代."以免"的词汇化是句法、语义、语用和韵律等方面合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melony 《学与玩》2022,(8):46-47
<正>长津湖——朝鲜北部最大的湖,其北部是中朝界河鸭绿江,隔江与我国吉林省、辽宁省相望。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中著名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中国志愿军连队在祖国的号召下奔赴朝鲜的故事。在极度寒冷、缺乏冬装、食物严重匮乏的条件下,志愿军战士英勇顽强、舍生忘死,歼灭了美军王牌军团“北极熊团”。  相似文献   

9.
“免得”连用出现于唐代,最初是一个“免+得”的非句法结构,“得”后接名词性成分作为“免”的宾语。宋元明时期,“得”后接成分范围扩大,即由最初的NP(名词短语)扩展至VP(动词短语),甚至为S(短句)。元代“免得”出现了连词化倾向,而最终于清代演变为连词化的“免得”。“免得”连词化的重要动因:一是词汇的双音节化;二是与“得”后接成分范围的扩大以及“免得”所处的位置有关;三是主观性及语境的影响;四是使用频率的提高。句法环境和重新分析是“免得”连词化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的奖励制度一直是多种多样的,针对学生的学业奖励形式也是五彩缤纷。奖励的形式有精神嘉奖、物质奖励等;奖励的主体有优秀学生的奖励、进步学生的奖励;奖励的主题有各学科学业成绩的奖励、其他计量成绩的奖励等。"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团员""优秀班干部"等都是中小学惯用的奖励评价制度,此外,还有学习进步奖以及其他在平常学习表现与测验中的奖励方式,如口头奖励、物品奖励、免考奖励等具体奖励方式。  相似文献   

11.
寒冬腊月的一天,凛冽的寒风夹杂着雪花扑向大地,我和我那鹤发童颜的外公对着大敞的屋门坐在堂中,一面赏观雪景,一面饮酒品茶,好不惬意自在。我很兴奋,双手托着腮,乐得“咯咯”笑;而外公却一脸的沉默,他长满白须的嘴唇微微合闭,神态安祥自如,那一潭清幽泉水般的眸子,出神地凝望白雪皑皑的远方,那目光,既睿智又深邃。许久,他略微低声地对我说:  相似文献   

12.
正父母教会你什么?请跟我走进2014年《开学第一课——父母教会我》这个主题班会。本次的主题班会一共有四个主题:孝,礼,爱,强。首先,父母教会我们孝。听着童话大王郑渊洁讲有关父母对自己的爱及孝敬父母的故事,让我懂得了身教比言传更重要。孝不一定要给父母最富有的生活,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好好成长,不让父母担心。在家里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如睡前帮父母准备好睡衣、  相似文献   

13.
当孩子哭了,你是怎么处理的?我们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爸爸妈妈一起来看看吧!那天,年轻的妈妈们带着各自的孩子(亮亮、萌萌等)一同秋游,正是秋高气爽好时节,黄叶飘飞,微风徐来,令人心情舒畅。妈妈们在树荫下闲聊,孩子们在一旁吹着泡泡。彩色泡泡慢慢飞向天际,孩子们高兴得咯咯直笑。突然,两个孩子被绊了一跤,一起摔在了地上,泡泡水洒了,孩子不约而同地大哭起来。两位妈妈连忙跑过去。  相似文献   

14.
<正>圣诞节的起源老师出了一道题,要求同学们写出圣诞节的起源。小明想了半天,最后写了12个字:耶稣知道,我不知道,圣诞快乐!老师看后,在试卷上也写了12个字的评语:耶稣一百分,你零分,新年快乐!圣诞愿望妈妈:宝贝,你在做什么?儿子:我在挂圣诞袜。妈妈:你挂袜子的时候要告诉圣诞老人,你想要什么礼物,这样你的愿望才能实现。儿子边挂边说:圣诞老爷爷,袜子我已经挂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们收到一些读者来信,询问初中语文第六册《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一文中“(疒计)”字的读音、字义。为了弄清这个字,我们信访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答复如下:经查阅《红楼梦》的几种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整理本和程伟元本均作“(疒计)”,戚蓼生序本作“(疒轸)”,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作“记”。“(疒轸)”即“疹”,是皮肤  相似文献   

16.
《福建教育》2020,(25):32-33
<正>开篇语:日常生活中,失败常伴学生左右。面对一时失败,很多学生会懊恼、气馁,甚至自暴自弃。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失败,并从失败中汲取成长的力量,是每一位教师的必修课,考验教师的教育智慧。  相似文献   

17.
陆海燕 《下一代》2009,(9):19-19
辽宁省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法库县四家子蒙古族乡王爷陵村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离休干部温希武,自1999年起坚持10年组织本村小学生开展“快乐周末”活动,深受学生家长的拥护和学生的爱戴。  相似文献   

18.
王安金 《贵州教育》2010,(20):31-33
教学内容 海洋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禁毒知识读本》P70页,《克服过分好奇心,以免误入歧途》。  相似文献   

19.
“和尚”原来是从梵文而来的。这个字到了西域被读成“乌阇”,到了汉地又读成“和尚”,它的意思就是“师”。和尚本是一个尊称,要有一定资格堪为人师的才能称和尚。这个称呼并不限于男子,出家女众有资格的也可以称和尚。但是后来习俗上这个字被用于对一般出家人的称呼,而且一般被当作是男众专用的名词,这是和原来的字义不合的。  相似文献   

20.
思维与写作的关系十分密切。写作是一个复杂而完整的思维过程,思维活动的“物化”结果之一即是写作的产物——文章。写作需要思维,思维有助于写作。然而,求异性思维在写作中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求异性思维不同于求同性思维。求同性思维的着眼点在于探求客观事物的同一性或相似性,而求异性思维重视的是客观事物的差异性或独特性。求同性思维导致类型化、定型化,求异性思维的结果则是个性化、多样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写作更需要求异性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