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相关教育政策、法规的有关教师继续教育条款已为教师专业化提供有力支持,而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是一个持续的发展过程,它要求教师角色的重构,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教师对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2.
教师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政策密切相关,教师专业化是教师教育政策的基础,教师教育政策影响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教师专业化实践的困境与教师教育学科理论的生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教师专业化的概念引入我国以来,已为人们广泛接受,但是实现教师专业化还是一个理想。教师专业化的实现,有赖于教师教育的专业化;教师教育的专业化,有赖于高等教育中教师教育专业成为一个合法性的专业,现在中国高等教育中还没有这样一个专业。因此教师专业化的实践,在目前的中国还有困难。教师教育专业的建立要以一定的学科为基础,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就是教师教育学科。目前教师专业化实践的困境,恰恰是教师教育学科理论生长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试论教师专业化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认为:教师专业化是引领教师教育改革之纲,是开启教师教育全面改革的钥匙;实现教师专业化的条件是教师专业化政策选择的基础;我国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发展的实际状况决定了我国教师专业化的政策应该是渐进式的;教师专业化政策可分为标志性政策、配套政策、保障政策;教师专业化的实现必须是这三类政策的合力推进,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5.
正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关注的焦点。新课改不仅指向学生的发展,也指向教师的专业成长。走专业化成长之路,应该成为广大教师的发展方向。只有教师专业水平提升,才能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一、抓实专业提高基本要素,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1.学科素养提升。主要通过教师读书活动、教学反思、专项培训等措施,提升教师学科专业素养。2.课堂教学常规强化。继续推进学科素养提升活动,同时  相似文献   

6.
改革教师教育 ,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 ,提高师资质量 ,是我国教师教育必然的选择。教师专业化是教师教育政策的基础 ,为保证教师专业化 ,我们必须在教师教育政策上作出选择。  相似文献   

7.
《教育理论与实践·教师版》由《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全新改版而成,是广大教师交流学术思想的阵地,传播科研成果的舞台,更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建构精神文化的家园,实现专业化发展的支点。其主要栏目有  相似文献   

8.
高校教师的本质属性是教育专业性,其特有属性是学科学术性;高校教师专业化表现为学科专业化与教育专业化的统一,是教师学科学术性与教育专业性均衡发展的动态过程。从文化的视角看,高校教师的学科专业化是教师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学科研究方向、研究范式的过程;高校教师的教育专业化是教师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逐渐胜任特定文化领域传承工作的过程。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可以划分为专业化初期、专业化中期和专业化后期三个阶段,不同发展阶段的专业化发展重点是不同的;在不同的高等学校中,对教师专业化的判定标准也应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教师教育制度改革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天平 《中国教师》2008,(20):18-20
<正>教师教育制度是以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与教师资格认证为基础,以促进教师职业专业化为核心的关于教师教育的政策、法规、程序、标准、原则、模式、体系和机制等的统一体。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推行"既要开放教师教育体系,又要确保师范院校主体地位"的政策以来,我国师范教育制度的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封闭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日  相似文献   

10.
《教育理论与实践·B》由《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全新改版而成,是以广大中小学教师为读者对象的教育教学指导类综合性期刊,是广大教师交流学术思想的阵地,传播科研成果的舞台,更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建构精神文化的家园,实现专业化发展的支点。其主要栏目有卷首语、人物访谈、课改前沿、本  相似文献   

11.
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模糊境域——学术性和师范性之争必须走向终结。走向教育学术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教育学术包括教育哲学研究和教育科学研究。要保证教师专业走向教育学术,教师教育的起点必须要从现今的高中起点提升为大学后的教育起点。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concerns the kind of symbolic and strategic value that science-legitimated pedagogical knowledge has in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The aim is to try to understand certain peculiarities in this body of knowledge through studying the history of the “science of teaching” and of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Finland.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re are at least three professionalist drifts that produce and reproduce a kind of “decontextualized pedagogic discourse” in Finnish teacher education: the pursuit of science legitimation, loyalty to state educational reforms and a striving for distinction from rival disciplines.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at least up to the present day, the science-legitimated knowledge system for teacher education has served as a very successful strategy in the struggles on the field of Finnish hig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教师专业化的现状,认为教师应当掌握扎实的通识知识(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知识)、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教育(心理)专业知识和有效的教育实践知识,但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现行的课程体系无法满足教师教育发展的需求,存在着很多弊病。提出必须从教师专业化进程对高等师范院校课程改革的要求入手,改革其课程目标和结构,从而探索到高师课程体系设置的科学之路。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专业化的师资做支撑。高师教育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高师教育一方面应加快改革的步伐,走在基础教育的前列,培养专业化的高素质教师,适应、推动基础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高师的学术力量,依托教育科学理论研究优势,研究基础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推动者和引导者,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教师专业化与教育学科课程改革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教师专业化客观上要求教师教育专业化,而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又是决定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核心因素。在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中,教育学科课程应定性于专业课程,这样就使教育学科课程有了新的身份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围绕教育学科课程性质的变化及其教师专业化的客观要求,教育学科课程设置的目标及其课程体系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为推动这些改革,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又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6.
根据新时期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能力、素质以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对教师专业化的要求,着力汲取并借鉴国内外认知科学、教育科学和教育技术研究的新思想、新方法与新成果,结合物理教学法课程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重建了整体优化的物理教学法课程内容及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7.
本真的教育理念:教师专业发展的重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专业化运动是在现代性中开展的,受现代性及其技术型专业观的影响,教师专业化实际上走的是技术型专业化道路。作为主体间的精神交往与建构活动,教育是人文性活动。因为是人文性活动,所以更需要理念,教师职业是理念型职业而不是技术型职业。教育理念选择、重构着教师任教的学科知识,驾驭着教学方式和教学技能,学科知识和教育技术只有在本真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才能取得本真的教育效果,所以,教育理念是教育活动与教师职业知识的灵魂和统帅,是教师专业化的根据之一。教师专业化的方向应当是理念型专业而不是技术型专业。当下,在教师的学历基本达标之后,本真的教育理念应当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心。  相似文献   

18.
科技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情感、科学方法、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闽院附中作为科技教育基地先进校,近几年不断加强科技教育特色,认真总结以往科技教育的成果经验,开拓思路,勇于创新,在保持传统项目的基础上,扩大科技教育的广度与深度,为全力打造学校科技教育这一特色品牌提供强大保障。  相似文献   

19.
教师专业化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高校教师专业化包涵着内在相关的四层涵义:教育专业化、态度专业、学科专业化、专业化的阶段性。理工科为主高校中的人文社科专业教师的专业化进程面临着独特困境:他们承担课程的种类太杂,影响了学术水平的提高;学校的激励机制、评价体系对他们相对不公;校级人文社科学术氛围淡薄。为此,这类学校应该大力发展外聘教师制度,完善教师收入分配制度,并且在制订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制度时要充分考虑人文社科专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教师专业化、校长专业化的不断推进,教育行政干部专业化日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行政干部的专业化主要指教育行政干部通过长期的专业训练,获得教育行政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实现专业自主,逐渐成为管理教育事业的专业人员的过程。目前,教育行政干部尚未达到专业化,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能、专业道德、专业训练和专业发展等四个方面,因此需要通过加强专业化的培训和建立、完善相应的培训制度来促进教育行政干部专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