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政治格局多元化、经济全球一体化和信息传播国际化的时代,法制化和民主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在构建和谐社会舆论的进程中,大众媒体日显重要。作为传播活动中的三个不同意义上的主体“政府、媒体和公众的三角关系只有保持三足鼎立和相互制约的局面,才不至于破坏全社会的整体平衡。”即“公众、媒体与政府关系的动态平衡”。国家政府需要通过法制和决策制约媒体、调控社会、引导公众媒体报道影响政府、在服务公众的同时引导公众公众意见监督和左右媒体、推动政府。有的学把这种三重主导关系简称为“PMG关系”,包括:政府高位调控的G型主导体现媒体双向功能的M型主导和保证大众话语权的P型主导。[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媒体民主主要指公众通过各种媒体参与国家民主决策与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利,并把促进社会民主和维护公共利益作为根本的追求目标。在美国,媒体民主的话语秩序逐渐成为信息和符号的游戏,媒体与政府的合谋引起民主的制度失灵。战争时期的媒体管制破坏了民主的神话——对民主的威胁不仅仅来自于军事霸权行为,还来自于与政府合谋的大众媒体。如何重塑媒体民主的话语秩序和发挥网络媒体的民主价值,一直是西方乃至国际学界的理论热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培育新的民主资源和新的话语秩序,必将有助于重新构建更为开放的民主媒体和民主政治,从而也预示着新型商议民主自由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3.
贾丽云 《今传媒》2013,(11):64-65
近年来,随着媒体影响力和渗透力的加强,媒体在各个领域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尤其在人们遇到麻烦事时,一旦相关部门不能及时有效解决,许多人就会想到媒体,希望靠媒体的推动促使事情得以解决。本文通过描述这一现象,揭示媒体的巨大影响力、公众民主意识的觉醒以及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等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并分析其在促进问题解决的同事,所带来的弊端。指出媒体在这些事情报道中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我们正逐渐进入风险社会.新兴媒体为公众参与风险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公众参与的风险传播,使得公民通过"自媒体"渠道参与风险信息的生产、传播过程,在再现风险、定义风险、监测风险、沟通风险甚至是扩散风险方面发出自己的声音.公民得以亲身参与风险的定义过程和决策过程,这将促使社会对风险的界定和决策上的民主化.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以博客、微博、微信、论坛、BBS等网络社区为主的自媒体快速发展,但是因为自媒体信息发布门槛低、操作自由,在体现公民的言论自由、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如果把握不好法律边界,往往容易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甚至和公共利益发生冲突。那么,自媒体可能触犯的法律问题有哪些,如何避免因无知或者对法律边界认识不清而触犯法律?本文通过一个个现实案例剖析了自媒体在民事领域和刑事领域可能触犯的十大法律边界,提醒大家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6.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这句诗来形容眼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时评,可谓最贴切不过了,时评一下子成了香饽饽,不仅各类晚报、都市报开辟了时评专版,就连不少日报也开设了专版,(没有专版,至少也有个时评专栏)。应该说,时评的兴旺是我国民主进程发展的具体表现之一,它为公众语语权提供了一个自由表达意见的平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时评的兴旺和发展也是报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我国政治民主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  相似文献   

7.
黄俊华 《新闻界》2012,(5):31-33
媒体审判在发挥着监督价值的同时,也会干扰司法审判过程。越来越多的媒体审判事件出现,使得人们开始从媒体审判转向审判媒体,理性反思媒体引导公众舆论现象。正确处理媒体与司法的关系,要转变理念、坚持新闻专业主义以及优化网络时代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8.
李燕 《新闻传播》2012,(5):108-109
民主制度是人们追求政治道德的产物,也是媒体工作进行的基本准则,实现公众的知情权和表达权,实现民主也是为实现媒体道德义务向我们发出的伟大呼唤。解开媒体道德困境的谜底,加强媒体道德建设以推动国家民主,重塑媒体道德的建设和国家民主的实现,是本文试图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国公众参与呈现出“媒体驱动型”特征。在公众参与中,尽管政府、公众、媒体三者之间开始形成良性互动,但是依然面临困境。倘若公民社会组织的合法身份与媒体呈现、发展公共领域与提升公共参与理性、媒体的进一步开放及地方官员阻挠、达成审议民主时媒体的精英主导与草根缺席、新闻专业主义及媒体“公器私用”腐败问题等诸问题无法解决,那么此种困境将会无法破局。  相似文献   

10.
融媒体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融媒体背景下,主流媒体不仅应及时关注大众需求变化,通过多平台协同、跨领域合作为大众提供多元的媒体服务;还应强化需求导向,坚持守正创新、主动融合,进一步提升主流媒体服务大众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1.
马庆 《新闻前哨》2009,(11):53-53
媒体公信力,简而言之,就是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及其强度的集合体现。它是媒体品牌的重要构件,是形成媒体影响的高端指标。它也是媒体赢得竞争优势,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手段。研究表明,大众媒介的公信力与公众对媒体的期待有关。这种期待构成了公众与媒体间的信托关系。日而信托关系实现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媒体公信力的走向。  相似文献   

12.
新闻业的巨大转变,是和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同步的,新兴媒体对于新闻业的影响,也必然会在国家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实践当中被深刻地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13.
钱婕  项亮 《传媒观察》2003,(11):42-43
1995年,《上海画报》刊登了一组摄影作品,题目是《青春与美丽的诱惑》,其中一幅摄影作品是某女士在某商场化妆品柜台前挑选化妆品的情形,该女士作为主要拍摄对象出现在摄影作品上。当事人为此提起诉讼,认为报社侵害了其肖像权;但上海市静安区法庭认为这幅图片用于纯粹的新闻报道,判原告败诉。新闻学界的一些学者认  相似文献   

14.
奥运盛会,媒体盛典,在经历了7年漫长期待和准备后,即将拉开帷幕。战略高度的精心准备,空前也许绝后的报道规模,全新的媒介报道方式,丰富的传播手段和全民的参与互动,竞争更有合作的崭新模式——奥运报道,我们准备好了!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14,(8):33-36
本文选取了近5年来大众媒体上的幼师形象作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总体而言,大众媒体中的幼师形象负面居多。不同的媒体对幼师的报道态度有着显著差别,综合性网络媒体是幼师形象的主要塑造者。本文对这种现象的社会原因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
胡连利  李占军 《传媒》2016,(12):71-74
大众媒体对科学的误读,通常情况下并不直接表现为具体事件,而是在议题设置、报道视角、语义色彩等环节隐合地存在.这种误读是无意识的,因而不易识别.尤其在中国人的日常用语中,科学的使用范畴几乎不加任何条件,这其实更容易使社会大众对科学产生模糊的概念,在对科学的认知上模棱两可.这一方面反映了语言习惯的惰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科学在话语霸权背后的能力霸权,即不加区别,无所不能.关注大众媒体对科学的误读现象,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着非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自苏联解体始,俄罗斯政治经济发生激烈变革,传媒领域也随之产生重大调整,社会变革推动媒体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俄罗斯大众媒体从解体初的绝对自由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渐渐为寡头所垄断,直至本世纪初在政府传媒新政的推动下重又回到国家的控制之下。而俄罗斯媒体环境的变迁也直接决定并影响着新闻传播实践,使大众传媒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传播特点。  相似文献   

18.
刘纯 《新闻前哨》2012,(12):100-101
大众媒体和公共卫生是两个具有公共服务职能的领域.二者都具有群体性和公益性,与社会和公众生活息息相关。作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非典带来了中国公共卫生深刻的变革。非典过后近十年来.大众媒体也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而转型。人们的文化信息需求、生活质量和健康品质在不断地提高,大众媒体和公共卫生得以快速发展和融合.大众媒体监测和协调社会功能对公共卫生的积极干预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5G来势凶猛,且势不可挡,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传统媒体面临转型融合,我们记者该怎样做才能在媒体融合进程中正确定位,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新疆伊犁地处反分裂斗争的最前沿,新闻工作是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的主战场。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中,作为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机关报的《伊犁日报》,要牢牢守住阵地,不断扩大新闻舆论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就需要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20.
叶春燕 《东南传播》2018,(6):161-163
20世纪30年代末,施剑翘在刺杀前军阀孙传芳后,诉诸中国传统文化的"孝"、"义"伦理,建构了"孝义复仇女"、"贪婪军阀"、"忠义冤屈父亲"等神话,消费性的大众传媒对此事件进行大肆报道,公众被媒介塑造出来的神话形象引导而产生了广泛的公众同情,最终影响司法部门的审判结果.该过程彰显了现代法治与中国传统情理之间复杂的交互关系,情理对法治的冲击在当前网络空间热议案件中依然反复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