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新闻娱乐化已经成为我国新闻传播业的一种普遍现象。新闻的娱乐化发展使新闻传媒更好地贴近受众,在传媒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同时,也模糊了新闻和娱乐的界限,损害了新闻媒体的权威和公信力,造成了新闻传媒行业整体素质的下滑。本文对新闻娱乐化现象展开了全面深入的思考,并就如何在坚守理性原则的基础上更好地满足广大受众的信息需求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国银 《新闻界》2005,(3):110-110,132
20世纪90年代之后,大众传播领域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大众传媒业的硬件越来越“硬”,但传媒内容却越来越“软”,娱乐化成了席卷全球的传播潮流。日本著名传播学家竹内郁郎曾言,大多数传媒信息的90%为娱乐信息,①而威尔伯·施拉姆也看到了娱乐化在大众传播中的份额,“几乎全部美国商业电视,除了新闻和广告……几乎全部内容都有一种普遍化的游戏或愉快的功能。”②而我国大陆自从90年代以来在市场化浪潮的推动下,媒介传播的大部分内容都表现出较强的大众化、通俗化、娱乐化倾向,在传播的形式上注重传受双方的交互性,…  相似文献   

3.
孙崧 《视听纵横》2003,(5):68-69
中国走向世界的今天,消费群体的化消费的特性表现得十分充分。因为,人们在紧张的工作压力和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渴望通过化的熏陶和精神抚慰找回人生的终极价值,而经济独立和具有相对强大消费能力的现代青年人更有表达高层次化消费需求的条件和能力。这为现今化新闻的生存  相似文献   

4.
新闻媒介在传播信息的同时,总是有选择、有倾向地向受众展示人与其他各种对象的关系,这是新闻传播实施人文关怀的一个重要体现。同样,娱乐新闻作为新闻媒介的重要宣传方面,也要承担一种人文关怀的责任。然而,综观目前娱乐新闻报道的现状,愈演愈烈的炒作之风让人不得不审视起传播过程中人文品位下降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郭继东 《新闻传播》2014,(2):166-167
当前,新闻媒体采用多样的传播途径来增强本身的吸引力,很多新闻报道偏向于低俗化,娱乐化,偏离了媒体帮助人们获取信息、了解信息的真实目的。新闻娱乐化形式的运用,是用来增强新闻本身的吸引力,而不是去迎合市场的发展需求,从而偏离主航道,同时新闻的娱乐化应该有相关的尺度要求,对于相关的低俗化报道,应该采取杜绝的方式,否则有可能对读者群体造成误导,特别是对于青少年来说,会对其人生观、价值观等产生负面影响。针对诸如此类的问题,新闻行业应该整顿当下的不良风气,给公众提供一个和谐、干净的新闻环境。在此,笔者浅谈一下个人对于解决新闻传播低俗化、娱乐化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余琦  魏超 《军事记者》2003,(12):20-21
今年5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态势时,胡锦涛同志指出:我国应“借鉴世界新军事变革的经验,抓住机遇,在国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打赢未来高技术战争,对我军提出了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未来战争中,我军战时新闻传播将发挥重要作用。构建我军战时新闻传播机制也成为我军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内容。一、确立战时新闻传播战略地位海湾战争以后,美军在修改的《作战纲要》中特意写道:“媒体传播的力量能够对战略方向及军事行动的范围造成戏剧性的影响”。最近的几次现代战…  相似文献   

7.
王少华 《视听界》2004,(5):64-65
娱乐新闻和新闻的娱乐化,乍一看,似乎同出一辙,但两者却又不同。娱乐新闻主体在于新闻,如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而新闻的娱乐化,它的定义解释要比娱乐新闻复杂得多,所涉及的社会各方面以及成因都有其独特之处。近些年,中国的娱乐新闻可以说十分发达,“娱记”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生动的职业词汇,众多的小报和追星族给娱乐新闻提供了肥沃的生存土壤。如果说受众需要的就是新闻,  相似文献   

8.
陈实 《新闻通讯》2014,(7):38-40
新媒体为社会个体追求娱乐提供了便利。娱乐新闻的接近性、愉悦性、审丑性使得受众对娱乐新闻的关注度及讨论度明显高于其他类社会新闻。娱乐新闻在微博的作用下逐渐演变为娱乐性事件,并不断上演着全民狂欢的局面,事件发展期间甚至出现了用户对事件内容、当事人的随意调侃、谩骂等恶性行为发生。本文基于对微博传播的娱乐新闻表征传播要素关系分析得出用户的UGC再生内容模式,且其作为对受众道德认知的表征对用户的道德认知水平、道德行为及现实生活的建构路径及产生的不良影响、现实误导分析,以及提出因应策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越来越多现象级网络新媒体出现在大众视野,并对传统媒体发出挑战.娱乐新闻作为广大媒体竞相报道的内容之一也一直与社会大环境和公共舆论所引导的积极价值观碰撞磨合,频频引发热议.而网络媒体本身具有的特点也更加强调网络娱乐新闻传播积极价值观的重要性.如何让网络媒体在娱乐新闻传播过程中保持积极...  相似文献   

10.
浅论娱乐新闻言论对娱乐新闻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无论是报纸还是广播电视,娱乐新闻更多地牵扯了读者(听、观众)的视线,人们在关心时政之外,也希望愉悦感官,放松身心。而各类报纸娱乐版面上的“眼睛”──娱乐新闻言论,更以新颖活泼的面孔,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娱乐新闻言论属于新闻小言论的一种,目前相当一部分娱乐新闻言论是以专栏或专版的形式出现的,例如专栏有羊城晚报的《众议院》和《龙眼碌碌》,深圳特区报的《娱情评弹》,深圳晚报的《娱情末了》和《观众席》等等,专版有南方都市报的《娱乐评介·四人吧》。出现在这些专栏或专版里的评论,都是对新近发生在娱乐圈…  相似文献   

11.
12.
娱乐新闻和新闻娱乐化不能混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乍一看这两个词组,似乎同出一撤,两者都是新闻,并且都有娱乐二字,但经仔细推敲,还是不难发现两者有不同之处,娱乐新闻主体在于新闻,而新闻娱乐化的定义和解释要比娱乐新闻复杂的多,所涉及的社会各方面以及成因都有其独特之处,所以,娱乐新闻和新闻娱乐化绝不能混淆,否则,将带来舆论导向上的偏差。娱乐新闻从学术角度看,娱乐新闻不同于严肃新闻和通常所说的社会新闻。如果说今天的社会新闻还符合传统的新闻定义的话,娱乐新闻已经很难用新闻定义来衡量了。假如用经典的新闻定义来看,娱乐新闻不只是要素不全,它甚至更像是制作出来的新闻,其中明…  相似文献   

13.
屈涛 《新闻前哨》2005,(6):34-35
娱乐新闻主体在于新闻,有如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而新闻的娱乐化是当今中国的新闻传播业界的宠儿,它的定义和解释要比娱乐新闻复杂得多,所涉及的社会各方面以及成因都有其独特之处。娱乐新闻  相似文献   

14.
刘慧 《新闻实践》2011,(4):56-56
近期对文化产品中的低俗、庸俗、媚俗之风,媒体和社会再次掀起了抵制热潮。但是,不少媒体和人士并未停止对低俗内容的报道和传播,甚至一边痛批某人表演低俗、不堪入目,一边详细介绍其星座血型乃至泳装艳照。面对“三俗”之风,社会一时形成了“一边狠打,一边追捧”的怪现状。  相似文献   

15.
娱乐新闻公信力的丧失与道家传播思想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便翻看一下现在报纸的娱乐版面以及电视的娱乐节目,到处都充斥耸人听闻的标题。八卦的新闻内容,诱惑着读的眼球,可谓扑朔迷离,真假难辨。现今的娱乐新闻,起源于19世纪美国的“黄色新闻”。  相似文献   

16.
乍一看这两个词组,似乎同出一辙,但实际上有着较大区别。娱乐新闻主体在于新闻,有如体育新闻,文艺新闻,社会新闻等,它是基于现代人文化娱乐需要的一种新闻信息产品。而新闻的娱乐化是指新闻报道中反映出的一种思想以向,如强调新闻报道的人情味、故事性、情节性、强化新闻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成份。  相似文献   

17.
高渊 《出版广角》2021,(17):76-78
传播技术的持续升级使媒体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平面到立体,对传播者的信息传播方式和接收者的阅读习惯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等技术在传播领域的应用,传播技术智能化成为趋势,新闻传播生态面临变革.新闻媒体必须对传播技术智能化下的新闻传播规律进行积极探索,恪守新闻生产原则,创造出有深度、有温度的新闻产品.  相似文献   

18.
翻开报纸、打开电视、连接网络,我们都能发现新闻的传播型式、传播内容、以及传播环境都有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新闻国际化、新闻地方化、新闻大量化、新闻多元化、新闻及时化、新闻深度化等。社会在进步、受众群在提升、媒介科技在创新,但是载体承载的内容质量却在下降。这个有趣的现象到底是压力社会的娱乐需求还是新闻人和受众对新闻的认知误差?新闻娱乐化的背后有着怎样的驱使力和影响力?我们从台湾新闻文娱乐化的现象来了解这样的扭曲现象会带来什么社会效应,再反观中国大陆的新闻媒体现状,反思未来的走向。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新闻娱乐化?尽管目前理论界对此没有明确的界定,但从各媒体新闻报道的着力点上还是能够略见端倪的。一般是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来阐述的:内容上,偏向软新闻或者是尽力使硬新闻软化  相似文献   

20.
媒介生态是媒介、社会和受众三个系统相互作用的一种社会文化。本文分析了新闻娱乐化这一近年来显著现象,认为传媒实力不足以逃避监督政治权力、传媒市场化运作、传媒消费主义三者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新闻娱乐化对媒介生态的消极作用,即媒介生态资源多样性面临危机;媒介生态结构功能失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