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叙述人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人称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关涉到叙事学的诸多问题.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人称常常与视角、主体混淆在一起,影响既久,谬误流布.近来,这一范畴的意义随着叙事学的发展逐渐得到廓清,但过度地讨伐又导致了它的式微.既要卸下强加在叙述人称之上的重负,又要肯定叙述人称自身的合理性,尤其要看到它与视角、主体相结合而形成的张力效果.对这一范畴在学理上重新阐释会使之得到客观而公允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再见了,亲人》节选自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关于本文的叙述人称问题,目前存在的普遍意见认为该文属第二叙述人称。其理由是,作者对文中的被叙述对象(大娘、小金花、大嫂)采用了第二人称“你”。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代汉语》和《写作》两本书分别对“人称”和“叙述人称”做了如下定义:所谓“人称”是客观存在的称谓问题,指对人或事物起称代作用的某些名词或代词;所谓“叙述人称”就是指作者叙述的立足点、观察点,也可以说是指作者以什么身份,站在什  相似文献   

3.
叙述人称问题新解余萍华叙述的人称问题,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问题,见仁见智,各有所持。争论的焦点有二:一是什么是叙述人称即叙述人称的概念内涵和外延问题,另一个是有没有第二人称的问题。在众多的争论的意见中,较有代表性的是“地位派”和“称谓派”的意见。孙移山...  相似文献   

4.
小说中的叙述人称是小说创作中不可或缺的技巧。小说中的叙述人称有第三人称、第一人称 ,也有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历史最悠久 ,人们最熟悉。这种叙述方式是“一切全知晓”的叙述 ,叙述者退隐幕后却无处不在 ,他对人物的言谈举止 ,未表现于动作的感情 ,以及人物自己不便言明或别人无从觉察的内心深处最隐秘的思想都了如指掌。它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自由灵活地展现发生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或同一地点而不同时间的事件。因此场面浩繁 ,过程复杂 ,关系错综的文学作品多用第三人称写作。中国传统小说对鲁迅的小说创作产生了巨大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钗述视点与人称的选择是艺术构思中的重要环节。文章对叙述视点与人称的相互关系和基本形态作了考察。  相似文献   

6.
<正> 文章的叙述人称问题是一个老问题,又是一个至今仍然存有争议的问题。近几年来,时有论及这方面的文章和文科教材出现,却均未能拿出令人满意,使人乐于接受的解决办法和结论。僵局的出现并不意味着这个问题可以搁署起采,恰恰说明必须做进一步探讨;笔者多年从事高教文科写作课教学,愿意就这个问题谈一下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叙述是写作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表述方法,也是文学创作最基本的方式。如何帮助学生提升叙述的能力?“叙述角度”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充分运用叙述角度中的“叙述人称”“叙述视角”各自的作用以及两者紧密融合、泾渭分明等关系,可以改变学生作品叙述缺乏生命力的现象,改变叙述能力停滞不前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正叙述人称的变化在写作中十分重要,选用叙述的人称,就是选择立足点、观察点,就是选择叙述的视角。那么如何运用叙述人称呢?技巧一:"我"是叙述的主角【名家选段】我站在榆树下,是个小跟班,眯起眼睛仰着脸儿,身边一只大荆条筐。榆钱儿生吃很甜,越嚼越香。丫姑折断几枝扔下来,边叫我的小名儿边说:"先喂饱你!"我接住这几大串榆钱儿,盘膝坐在树下吃起来,丫姑在树上也大把大把地揉进嘴里。我们捋满一大筐,  相似文献   

9.
叙述是写文章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说起来人们并不陌生,然而,令人苦恼的是,长期以来,关于有没有第二人称叙述法的问题,人们总还是有些纠缠不清,一直存在着争论,以致于虽然绝大多数书上讲到叙述人称时,只肯定了第一人称叙述法及第三人称叙述法的存在,否定了第二人称叙述法的存在性,但在讲完了第一人叙称述法及第三人称叙述法后,不得不化或详或略的笔墨,用自己的理解和分析来阐述说明一番不存在第  相似文献   

10.
夏燕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9):106-107
从叙事学的层面对《沉沦》中关于主人翁使用的三个人称代词,即,你、我、他,探索作品叙述独特的人称策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开创性和试验性价值。  相似文献   

11.
写作本文,原因有二,先做个说明。 一是,究竟有无第二人称叙述的问题。在写作学界曾有过两次讨论:一次在20世纪50年代,一次在80年代前后。这两次讨论,均未最后达成共识,形成统一结论,但持否定意见的占了绝大多数,所以后来讨论未再继续,问题也就这样搁置起来了。《写作》2002年第9期首篇刊登了余承滨教授的一篇文章,题目是《究竟有无第二人称》,沉寂多年,这个问题又被重新提了出来。  相似文献   

12.
今年《写作》第三期发表的张春生同志的《试论叙述的人称》一文(下称张文),重新提出了写作基础理论中悬而未决的问题——有无第二人称的叙述。张文认为“所谓叙述的人称,是指叙述主体的立足点或观察点”,“第二人称的叙述是不存在的”,并否定了“人称问题其实是个‘称谓’问题”的提法。我们暂且把目前存在的这两种见解简称为“立足点”说与“称谓”说。笔者认为,这两种见解均未准确揭示出“叙述的人称”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如何界定这一概念有  相似文献   

13.
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篇章叙述人称指称偏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篇章语言学理论并通过对大量语料进行分析后发现,在汉语叙述体篇章中,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对人称指称的使用容易出现以下几种偏误:人称指称的误用、人称指称缺失、人称指称缺少先行词和人称指称指代不明等.造成以上偏误主要是由于学生母语的干扰、"下意识"的迁移、缺乏汉语语感、教师教学指导不足及学生自身思维的混乱等原因.  相似文献   

14.
在鲁迅的早期生活经验中,儒学传统与乡土传统两套体系的交织,造成了他精神体验的多面性、复杂性表现.文章从鲁迅的生活经验和乡土差序格局入手,通过分析其乡土题材小说的人称设置与叙事对应,揭示其"乡土"空间中的多种权利关系交杂.由此,进一步思考鲁迅生活经验的文学复现以及他对中国乡土社会的深刻审视,探讨他对于现代人精神问题的"乡...  相似文献   

15.
日语中的感情形容词句存在第一人称限制,这是日语的一种独特现象,也是日语学习的一大难点。本文以感情形容词的特性——人称限制为中心,从感情形容词的主观性和日语的"视点"两方面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并总结了人称限制在感情形容词句中解体的几种常用表达形式。通过本文的论述,旨在帮助日语学习者正确认识感情形容词的特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者的日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6.
汉语的人称代词和日语的人称代词在形态、用法等方面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日语里人称代词有谦称和尊称、男性用语和女性用语等语用上的差别,日常生活口语和正式场合用语有很大区别,其复杂程度要比汉语高得多。作者对关于日语教学中人称代词的一些问题发表看法。  相似文献   

17.
汪曾祺早期小说大量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突出作为故事人物的"我"的心理世界与作为叙述者的"我"的主观感受,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同时,其作品中的"我"与作者极为相似,小说的抒情具有强烈的真实感,这使其小说具有散文特质。早期小说的抒情化和真实感影响了其后期小说创作,其抒情性被继承了下来,成为后期小说散文化的内在成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祝福》全文采用第一人称来记叙,而祥林嫂的主体事迹则采用了第三人称来叙述。这种人称使用方式上的“错位”既显示出祥林嫂人生命运的悲苦和凄楚,又体现出小说情节建构手法的高妙,更预示着小说深刻的社会警醒意义。  相似文献   

19.
《劳燕》是华裔女作家张翎所著的一部以抗战为背景的小说。作者将小说命名为《劳燕》就是取自小说的女主人公"姚归燕",但是作者独具匠心地将小说女主人公的放在小说的幕后,采用陌生化的叙述视角来讲述关于"姚归燕"的故事,让与小说女主人相关的三个男性分别登场讲述他们与小说女主人公发生的故事。本文将主要从三位男性视角的叙述下来看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20.
写作人称与指代人称常被混淆,其实二者根本不同。指代人称,意即指示替代具体个人的称谓,反映的是人际关系。指代人称按其施指主体与受指客体的不同,可分为第一人称(自称)、第二人称(对称)和第三人称(旁称)。第一人称表明主体和客体是同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