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课选自华师大版教材《数学》八年级第12章第3节第1部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与处理梯形是学生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认识到梯形与前面学习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之间的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通过"测量流失的水"的实验活动,联系到日常生活对水的浪费情况,唤起人们爱惜水资源,人人节约用水的意识,同时教育学生在其他方面也要节约.  相似文献   

3.
在由中国教育学会数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初中青年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中,全国各地共有130位优秀数学教师参加此次优秀课一等奖的评比,我省4名教师荣获一等奖。此次活动的举办,在教师中间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优化了数学课堂教学的设计,起到了引领数学教学的作用。现将我省获一等奖的案例呈现给大家,以供广大教师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课选自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4章第1节.)【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与处理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课选自华师大版教材《数学》八年级第12章第3节第1部分.)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梯形是学生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认识到梯形与前面学习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之间的相互转化,通过测量、归纳、猜想、说理、探索,认识等腰梯形轴对称特征及其他性质,为进一步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课选自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第5章第1节.) [教学设计] 一、教材的分析与处理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的第三学段空间与图形中的"图形与坐标"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作为第一二学段"图形与位置"的发展,本节课是"图形与坐标"的主体内容,它不仅呈现了确定位置的多种方法,而且也为学生今后从坐标的角度进一步体会图形的平移,轴对称的数学内涵,同时也为后续的一次函数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7.
(本课选自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4章第1节.)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平行四边形是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它在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这不仅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平行四边形的图案,还包括其性质在生产、生活各领域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   &;lt;九年义务教育课程&;#183;数学&;gt;第一册第58~59页.……  相似文献   

9.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再过几天是什么节吗? 生:元旦,也就是新年。 师:我们要举行新年联欢会,还要把教室布置得非常漂亮,大家说好不好?请大家想一想,怎样布置?  相似文献   

10.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往后看一看,今天来听课的老师多吗?……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九年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一年 级下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第二节。教学目标: 一、让学生初步体验数与生活实际 的密切联系。 二、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培养学生初步的估计意识。四、会读写100以内的数。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自“人教版”实验教材八年级<下>)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2)赏析、品味精彩的语言片段,感受语言文字创设的美妙情景。(3)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中华各民族的思想感情。(二)教学要点:本文出自现代作家沈从文之手。作者用精妙的文笔描绘了三种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合的唱歌情景,对每一个场面的描写都各有特色,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有不同。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生…  相似文献   

13.
《观察水》一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设计:水随处可见,是一种很平常的物质,但如果深入研究却会发现它有许多奇妙的性质.本课旨在通过学生对水的观察,认识水的基本性质.在教材上,本人进行了筛选、整合,将本课内容分成三部分: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官辨别5种液体分别是什么,并找出哪杯是水;引导学生观察杯子中的水,认识水有什么样的性质;安排学生猜一猜一元钱硬币能容纳多少滴水的活动.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从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15.
教学内容:   &;lt;九年义务教育课程&;#183;数学&;gt;第四册第七单元“多位数加法(二)“第一节.……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8、29页。 教学设想:本节课是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加减法(一)第4课时,教材中原是“拔萝卜”情境,考虑到北方季节因素,换成学生熟悉的“植树”情境,主要想利用“植树”这一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提出有关加减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解决问题,并获得相关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在学会计算、提高计算速度的同时体会算法多样化。  相似文献   

17.
邢莉 《小学语文》2007,(11):35-38
一、教学实录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以前学过的字宝宝。(出示生字“称”。生认读生字。)这个字我们在学习《称象》一课时见过,那么,这个字呢?(出示生字“赞”。生认读生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教学目的:1.学生理解质数、合数的概念,熟记20以内的质数。2.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让学生掌握正确判断质数、合数的方法。3.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及合作意识。4.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知识的内涵,激发学习兴趣。重点:理解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初步学会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难点:区分奇数、质数、偶数、合数。教具准备:学号牌、纸板及投影仪,1~100数字卡片若干张。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明确目标和任务游戏:1.学号数有约数5的同学请起立。“5号同学你为什么站起来?”2.学号数有…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购物”第一节“买文具”。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元、角、分等小面额的人民币,并了解它们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