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玛丽亚·蒙台梭利穴1870~1952雪于1870年生于意大利,1896年成为罗马大学第一个医学女博士。毕业后,任罗马大学附属精神病院助理医生,从此开始应用美国精神病医生塞甘和法国医学家伊塔的方法,对智力缺陷儿童的神经与心理疾病进行研究。1898年成为全国智力缺陷儿童教育协会的成员。1900年任罗马一所招收智力缺陷儿童的学校的校长,该校后以“国立特殊儿童学校”著称。1901年她离开该校,开始致力于正常儿童的教育,寻求把智力缺陷儿童教育的方法应用于正常儿童的可能性。1907年受“罗马优良建筑协会”会长伊达埃多·达勒姆的委托,在圣洛伦佐区玛…  相似文献   

2.
自从一九○五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和西蒙制定了有史以来第一份智力测验量表后,随着测验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测验对象也加以日趋详细的划分,再加上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人们对思维异乎寻常的强调,在国外,关于思维技能的专门化测验也就应运而生了.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在本世纪五十年代率先提出"发散思维"的概念,这一概念深刻地影响着思维研究;他提出的智力结构三维学说,在美国以及国际上产生广泛的影响,他同时着手进行思维测验量表的编制.下面是他亲自编制的测验人的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几个例子.  相似文献   

3.
智力测验的真正创始人,是法国的比奈(Binot,1857—1911),1903年,他发表了《智力的实验研究》,1905年,他与西蒙(Bi mon,1873——1961)合作制成第一个测量智力的工县,即比西量表。这个量表又经过1908年和1911年两次修订。一般认为,用比西量表来测量人的智力,是科学的智力测验的方法。因此在比西量表发表后,世界各国智力测验曾盛行一时,许多心理学家,结合本国情况对比西量表作了修正。在我国,1922年费培态将  相似文献   

4.
周丽燕 《学语文》2004,(1):11-11
《我的呼吁》的作者是法国神学家、哲学家、医生史怀哲。1875年,阿尔贝特·史怀哲(又译阿尔贝特·斯韦泽)出生于法国南部凯塞斯堡地区一个路德派宗教家庭。他先后获得了巴黎大学哲学博士和科学博士,担任了斯特拉斯堡神学院院长职务。而出乎人们意料的是,他竟然在1900年放弃了神  相似文献   

5.
《我的呼吁》的作者是法国神学家、哲学家、医生史怀哲。1875年,阿尔贝特·史怀哲(又译阿尔贝特·斯韦泽)出生于法国南部凯塞斯堡地区一个路德派宗教家庭。他先后获得了巴黎大学哲学博士和科学博士学位,担任了斯特拉斯堡神学院院长职务。而出乎人们意  相似文献   

6.
詹姆斯·布莱恩特·科南特(James Bryant Conant),1893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多尔彻斯特.1910年,他进入哈佛大学化学系学习,1913年获得哈佛大学文学学士学位,1916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19~1933年,他在哈佛大学化学系任教,随后在1933~1953年期间担任哈佛大学校长,并担任美国科学促进会和教育理事会会长.1941~ 1963年间,曾三任美国教育协会政策委员会成员.1957年和1961年,他接受卡耐基基金会资助,对美国师范学院和公立学校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其研究成果对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校教育的改革产生过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乔佛洛伊·聖·希拉伊尔(942) 艾蒂因·乔佛洛伊·圣·希拉伊尔(EtienneGooffroy Saint-Hilaire,1772—1844),法国的动物学家和生物学家。他早年在巴黎求学,并与勃立逊相识,后者唤起了他对于自然科学的兴趣,在1793年,他被提名为巴黎新建的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脊椎动物学教授。1798年,他成为科学委员会的委员,并伴随波纳巴去埃及;他在埃及收集许多有价值的自然历史标本带回法国。1808年,他被拿破仑遣派至葡萄牙,在那个国家里,他也获得了许多生物学标本。当他回国后(即1809年),即被任命为巴黎科学部门的动物学教授。他的许多重要著作,都是在这个时期到他逝世时出版的。圣·希拉伊尔的重要著作有:“哲学的解剖”(两  相似文献   

8.
1 费马的生平简介费马是 17世纪法国业余数学家 .费马一生从未受过专门的数学教育 ,而且认真注意数学还是在他 30岁之后 ,但他将全部业余时间用于数学的研究工作上 .在直至逝世的 34年里 ,他的精神世界始终被数学牢牢地统治着 .在数学的四大分支———解析几何、微积分、概率论、数论 ,费马都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在17世纪的法国没有那一位数学家可以与之匹敌 .皮埃尔·德 ·费马 (PierredeFermat 16 0 1.8.2 0 -16 6 5.1.12 )出生于法国南部图卢兹 (Toulouse)附近的波蒙·德 ·罗曼 (BeaumontdeLomagne) .他的父亲多米尼克 ·罗曼是一家…  相似文献   

9.
博仔 《湖南教育》2004,(20):14-15
名家小资料:约翰·洛克(1632~1704),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巨子,著名的教育思想家。他在教育史上首次明确提出由体德智三育构成的教育体系,是第一个提出精密体育理论的教育家。其绅士教育理论,直接影响和培育了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和唯物主义哲学家,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教育思想要点:白板论绅士教育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行为训练及早管教奖惩得宜说理榜样发展智力培养兴趣鼓励好奇心保持注意力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初有个医生,名叫柯诺克(Knock),他是为人祛除健康的始祖.这个法国医生创造了一个只有病患的世界:"健康的人都是病人,只是自己还不知道而已."  相似文献   

11.
法国剧作家博马舍(1732-1799),原名彼得·奥古斯丁·加萨。他婚后半年,妻子就不幸病逝,他继承了妻子的一块名叫博马舍的小菜地。为了纪念妻子,他就用博马舍做了自己的笔名。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1783-1842),原名亨·贝尔,他首次使用司汤达这个笔名是在1817年发表游记《罗  相似文献   

12.
智商是智力商数(Intelligence Quotient)的简称,用“IQ”表示.“智商=智力年龄÷实足年龄×100”.式中智力年龄简称智龄,也称心理年龄.它是指智力达到某一年龄水平,用来衡量一个人智力高低的尺度.智力年龄是以测验获得的分数作为依据.测验的题目按年龄分组,例如一个10岁儿童经测验通过了10岁这一组测验题目,他的智力年龄就是10岁;若测验通过了11岁这一组测验项目,则这个儿童的智力年龄就是11岁.这就是人的智力用年龄表示的方法.因此,智力测量是测量人的智力及其发展水平的工具.智力测验的方案设计、测验题目的标准化、施测环境的标准化、测验题目答案、计分的规范化等都会影响测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198 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 -加德纳在《智能的结构》(FramesofMind)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新的智力定义 :智力是解决问题和创造具有某种文化价值的产品的能力。他认为我们的智力除了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以外还有其他几种智力 ,它们是视觉与空间关系智力、身体与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知与自省智力、音乐与节奏智力 ,最近又提出了自然观察者智力和存在智力。这种理论已对当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已经成为许多西方国家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在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  相似文献   

14.
一、瞻望巨人:卢梭其人让·雅克·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1712—1778),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是法国大革命的先驱人物之一。1712年6月28日卢梭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的家庭。他出生  相似文献   

15.
3我们在勾画面向21世纪社会展需要的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蓝图中,可以借鉴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和斯腾伯格成功智力理论中新的研究成果。(一)树立多元的智力观和人才观智力观不仅是心理学理论所关心的问题,而且向来是影响学校教育、考试测量、人才培养、人才评价、人才观念、人才选拔与人才使用等方面的重要问题。事实上,自从本世纪初法国医生比纳(A.Biner)发明第一个标准化智力测验、英国  相似文献   

16.
正皮耶尔·奥古斯特·雷诺阿法国1881年布面油彩华盛顿飞利浦收藏馆藏耶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1841-1919),1841年出生在利摩日的一个穷裁缝的家庭。在他5岁时全家迁居巴黎。后来,他在一家瓷器厂负责在瓷器上描绘花朵,开始对艺术产生浓厚兴趣。出于对绘画的兴趣,雷诺阿到美术学校学习绘画,同时又在格莱尔的画室补习素描。在那里,他结识了克劳德·莫奈、巴齐依和阿尔弗莱德·西斯莱,从此便走上了印象主义的道路。19世纪70年代中期,雷诺阿已发展出个人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17.
诺奖封神榜     
2008[法国]勒·克莱齐奥勒·克莱齐奥(Le Clezio)1940年出生于法国尼斯,是20世纪后半期法国新寓言派代表作家之一。1994年,法国读者调查中,克莱齐奥成为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家,他还在1996年被评为"法国最伟大的用法语写作的在世作家",是当今法国文学的核心之一。与莫迪亚诺、佩雷克  相似文献   

18.
(一) "终身教育"这一概念,第一次或最早出现于1956年法国的议会立法文件中,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欧洲产生、发展起来的一种国际教育思潮。最早给终身教育下定义的是时任联合教科文组织的终身教育局局长保罗·伦格兰德。他认为:数百年来,  相似文献   

19.
正伊·安·凯洛夫(N.A.Kaiipob,1893—1978),前苏联著名教育家,20世纪四五十年代苏维埃教育学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教育思想对当时的苏联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新中国成立不久,他主编的《教育学》一书传入我国,一度对我国的教育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教育研究的过程中常常需要了解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或智能发展水平,为此需要设计一些专门的测验来收集研究资料。测验所涉及的理论及实践问题很多,不可能在这里一一介绍。有兴趣的教师可另行阅读教育测量学的专著,如桑代克等著、叶佩华等译的《心理与教育的测量和评价》。这里只准备介绍测验的基本方法。一、两种常用的测验教育研究中常用的测验有两种:一种为成绩测验,一种为学能(智力)测验。成绩测验的目的在于了解或评价学生的学业情况,主要是对知识的记忆、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