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国性"是民国文学研究价值意义彰显的一个重要表征,也是打开民国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视域,是传统现代文学三十年研究的另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也是回到历史场域、重新发现学术生长点的新际遇。"民国性"是民国文学研究的应有内涵。只有将这一内涵的研究置于重要地位,才能激活民国文学研究的生命力,才能在现实和理论两个维度上凸显民国文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音乐     
<正>有人说,没有一种人为的声音是不带情绪的,而只有带有足够情绪的声音,才能成为音乐。诚然,音乐是一种情绪的传达,或喜或悲,或沉吟或歇斯底里。鲁迅说:"没有思索和悲哀,就不会有文学。"缪塞亦有言:"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文学注定是离不了心情的;或者说,文学是心情的出口,或放纵或克制,或悲从中来或喜形  相似文献   

3.
自1988年陈思和、王晓明在《上海文论》上主持"重写文学史"专栏,"重写文学史"这一说法第一次被明确提出,遂成为20世纪80年代文学活动的核心面向之一。但笔者认为,如果仅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重写文学史"是远远不够的,它不只是80年代产生轰动效应的文学事件,更是自现代文学产生以来就贯穿整个文学史而无法抗拒的历史思想潮流。广义而言,"重写文学史"一直是文学建设者们或隐或显的文学思想诉求,或被动或自觉的文学参与姿态。它在80年代被正式赋予了学术的内涵,但却上可追溯至现代文学的源头,下可延伸至不断发展的当今文坛,既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学的孕育下新生,也从世界文学,尤其是西方文学中汲取力量而发展。只有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认识"重写文学史"这一问题,才能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文学发展的挑战,以更客观的立场审视文学发展的调整,也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这一学科发生发展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子夏是孔门私学中"文学"科的杰出弟子。孔子对子夏的教育体现了高超精湛的教育艺术:一是孔门问对,孔子对子夏的个别化教学艺术;二是孔子对子夏的数度告诫与发展预测;三是孔子以《诗》《书》《礼》《乐》《易》《春秋》全面培养子夏的文学才能。此外,子夏与同门弟子之间的相互切磋也富有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5.
文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只有立足文学本体,秉承"文本性""文学性""学科性"三原则.才能使其呈现出极强的学科特征,才能更好地为文学教学服务,推动文学教学改革全面深入地进行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总体上看,"寻根文学"的研究可以分为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两个方面,外部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寻根文学"兴起的社会文化背景研究,二是关于"寻根文学"与拉美、台湾、二十年代中国乡土文学的比较研究。"寻根文学"的内部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从道德伦理的角度研究"寻根文学";二是从"寻根文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来研究"寻根文学";三是"寻根文学"的物质层面研究即艺术性研究;四是"寻根文学"的文化保守主义研究;五是"寻根文学"的现代性研究。  相似文献   

7.
从文化哲学角度说,命名其实是一种文化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整个文化构建的关键引领部分。落实到文学活动中,一种新的"命名"过程,其实往往也就是那一种新的文学得以生成的过程。"崇左文学"这样的一个称谓,其实是文学之外获得的——崇左建市的直接结果。一开始,这样的"一种文学",其文学价值含量自然微乎其微;但,既然有了"命名",就已摆明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希望、期待。紧随着"命名"策略,"崇左文学"已经展开了初步的构建。新兴的崇左市文化建设的需要,本地作家、批评家的努力,"崇左文学"必将获得"名副其实"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学与文化批评家爱德华·萨义德曾论述:只有文化,才是"记忆"抵抗"遗忘"的一种方式。因此,我们必须在音乐教学中关注音乐中的文化,才能让音乐在儿童心灵生根;才能让音乐在儿童心灵开出绚烂之花。但音乐课毕竟是音乐课,儿童对它充满固有的期待,轻松、愉悦、活泼、自然,不能因为"文化",我们的课堂就失去了音乐的味道,因此我们必须把握文化与音乐教学之"度",探寻文化与音乐教学之"法",才能生成充满灵性的、儿童喜爱的音乐课堂。  相似文献   

9.
曹丕的"文气"说,源于中国哲学中的"气".以"气"说"文",既是指文学家天赋的气质、个性、才能;又是指建安文学"慷慨以任气"、"梗概而多气"的"气".只有这两个方面统一起来,文学作品才能达到个性化,才具有充沛激越的感情,获得壮美的美学效应.  相似文献   

10.
南朝莒人刘勰所著<文心雕龙>的思想源头是<周易>哲学从"三才之道"到文学本体论,从"变易不易"到文学通变论,从"易尚中和"到艺术和谐论,从"现物取象、立象尽意、尚象制器"到创作认识论,形成易学与文学合流的"龙学"活水,说明刘勰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理论家,而且是一位善于推理、辨析的哲学家和易学家.  相似文献   

11.
受当前社会上"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文学课程的设置持否定和排斥态度.针对这一现象,文章强调了文学教育的重要意义,指出文学教学只有与学生人文素质拓展、创新能力培养、健全人格铸造、情趣品位提高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文学教育的目的,最终实现对学生素质的拓展与提升.  相似文献   

12.
纵观古今中外音乐家,为什么有人能登上顶峰、俯视群杰,有的能开辟新径、独树一帜,有的能以尽善尽美的创造永垂青史,苏格拉底说得好:"音乐包括文学在内。"显然,文学才能、文学修养是一个重要因素。无数事实表明:音乐家热爱文学,具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对他们的音乐创作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上不仅需要学习知识,训练一般的听说读写能力,还需要进行文学作品的审美感知、情感体验、语言品味,当然更需要传"道"。做到了对作品的"感受"和"品味",才是还原了阅读作为文学审美活动的基本特征,语文课才有语文味;做到了传道,才能让学生的情感得以美化、思想得以升华,才能获得强烈而持久的文化自信力,才能具有献身伟大事业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4.
在被引入文学批评领域后,德里达的解构思想快速衍变成为炙手可热的解构主义流派,但在被广泛应用在文本分析的同时,解构也因被过度挪用而失去了它应有的独特性和吊诡性。只有回顾并细致分析德里达自身的文学批评实践,我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他在解构范式下对文学的独特见解,即文学不具有文学性本质,而是一种淹没建制的建制。这一文学观体现在文学所蕴含的诸多相互矛盾的特性中:文学与"法"之间的相互僭越与束缚;文学文本的民主性与秘密性,独特性与重复性;以及读者对文本的签名与反签名。然而,文学所具有的悖论属性非但没使文学陷入绝境,反而拓宽了文学的疆界,拉大了文学的张力,给予文学以希望和未来。  相似文献   

15.
西方现代派文学,可以称之为"异化文学".因为"异化"现象是现代派文学的主要描写对象,"异化"论是现代派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支柱,而现代派文学本身,也是资本主义晚期"异化社会"所产生的一种文学的"异化"现象.一现代派文学的主要描写对象是西方社会的"异化"现象.美国作家诺曼·梅勒在1959年就说过,过去八十年的美国文学是一种描写"异化"的文学.法国批评家多门纳施说:"异化几乎把全部现代文学吞没了."匈牙利文艺理论家卢卡契也说,西方现代  相似文献   

16.
将文学经典置于思想史的场域中考察,或利用思想史的角度理解文学经典,不同于运用单一理论方法讨论文学文本的阐释策略。思想史语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1)传统的文学价值观念,如何凸显在我们现在的精神生活中;2)我们思考这些价值观念的基本方式;3)反思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中,人们对文学经典所作出的一系列选择。从思想史视野切入文学经典阐释,便于:1)揭示经典产生及传播过程中的精神价值,2)反思文学史上某些作品的"被经典化"问题及其意识形态功能,3)对照现有文学经典史,找寻文学思想史上的失踪者,4)感知文学交流进程中那些思想史文本的独到价值。一句话,文学文本只有在思想史语境中才能更好地确认其价值与意义。拓展经典阐释的学术思想空间,以思想史语境式的解读与分析,得出有益于当下社会及人生的启示价值,才能称得上是有生命力的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7.
文学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现象.然而文学的本质是什么,却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古希腊早期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德漠克利特把文学看作是人对自然的摹仿,柏拉图则认为文学是神的诏语,而亚里士多德基本上把文学看作是人生经验知识的表达.在我国古代则有"诗言志"、"诗缘情"和"诗出于道"等说法.到近代和现代说法就更趋复杂,康德认为文学是"基于理性的自由创造",黑格尔则把文学看作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浪漫主义强调文学是心灵情感的表现,现实主义认为文学是现实生活本质的典型再现;自然主义把文学看作是科学实验记录,象征主义则把文学看作苦闷心灵的神秘象征;精神分析学认为文学是性欲的升华,分析心理学把文学看作集体无意识的成型;新批评派认为文学是某种独立的语言结  相似文献   

18.
文章提出一个总的观点:"文学间性"是比较文学学科存在的前提,并以"文学间性"这样一个新的概念来界定从前各国学者所从事的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不外乎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民族文学与民族文学(国家文学与国家文学、语种文学与语种文学)之间的关系;二是文学与其他自然学科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三是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四是文学与文化、文明之间的关系。在这个基础上,文章提出"文学间性"是比较文学的学科特性的观点,是因为:首先,文学间性要求比较文学研究者在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之间要有距离与空间;其次,文学间性要求我们所选定的研究对象不能只是同一个来源,而是要有两个以上的来源;再次,"文学间性"要求要以文学或者文学性为中心,不能离开文学或文学性来从事所谓的比较文学研究。同时,笔者也认为:比较文学研究不能离开文学与文学性,离开了文学与文学性的比较文学研究,对于比较文学学者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歌德所提出的"世界文学"这一概念历来有多种解释.它要么与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作品联系在一起;要么与以一种自恃的主流文学来一统天下的中心主义联系在一起;要么与人类文学演变的历史上所必然出现的结果联系在一起.本文结合<歌德谈话录>的具体语境,指出歌德的"世界文学"这一概念所具有的三种所指内涵,进而说明歌德的"世界文学"这一概念所张扬的既是一种理想,更是歌德本人践行的一种"生活样态".  相似文献   

20.
文学、影视作品中的刘基(刘伯温)是"神一样的存在",俨然姜太公、诸葛亮(当然也是被神化了的)再世,神机妙算,甚至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历史上真实的刘基除政治、军事方面的才能之外,文学才华也非常出众,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而《郁离子》一书,集中体现了他在寓言文学方面的成就。在《蜀贾》一则中,刘基先讲了一段三个卖药人的故事:一个专卖便宜的烂药,门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