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湖》开头的一首小诗“微雨欲来,轻烟满湖,登楼远眺,苍茫迷蒙。”我认为写的是南湖的雾景。这里的“微雨欲来”单从字面上的解释是小雨快要来了,也可以理解为弥漫着的烟雾使诗人感到将要下雨了,是诗人对雾景的动态感觉。“轻烟满湖”,是讲白茫茫的雾象轻烟一样笼罩湖面。“登楼远眺,苍茫迷蒙”是说登上烟雨楼向远处看望,迷迷蒙蒙看不清边沿。而部编教参上却写着:“先用一首小诗描述微雨中南湖的远景。‘微雨’,指小雨。‘欲’  相似文献   

2.
部编小学语文十册《南湖》这篇课文开头是四句诗:“微雨欲来,轻烟满湖,登楼远眺,苍茫迷濛。”对这首诗,部编教学参考书解释说:“第一段写南湖的景色,先用一首诗描述微雨中南湖的远景。‘微雨’,指小雨。‘欲’,将要。‘轻烟’,指细雨成雾状,好象腾起的白烟。‘登楼’,指登烟雨楼。‘远眺’,远望。‘苍茫’,空阔辽远,无边无际。‘迷濛’,看不清楚。这是从烟雨楼上观赏到的南湖景色。”这段文字有不妥之处,提出辨意,就教专家。编者把“欲”解释为“将要”,这是对的。《辞海》、  相似文献   

3.
陈毅同志写的《冬夜杂咏》共二十七首,小学语文教材选用了三首。《冬夜杂咏》组诗寄给《诗刊》时,作者写了一个“小记”说:“一九六○年冬夜大雪,长夜不寐。起坐写小诗若干首,寄兴无端,几于零乱……”“杂咏”,“杂”的意思是五彩相合,就是说这一组诗的题材广泛,揭示的主题多。  相似文献   

4.
《珍贵的动物》是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这篇课文的特点是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这不仅表现在全篇文章的结构上,也表现在每段的结构上。特别是重点的段落,层次分明,段式又很典型,正是用来教学生读懂读好一段话的好教材。如“凶猛的犀牛”的第二节,有两层意思。第一层写犀牛的外形特点,第二层写犀牛战斗力最强。第一层又分为三小层,分别写了三个外形特点,是并列关系;第二  相似文献   

5.
教学文摘     
我对《南湖》开头一小诗的理解 《南湖》(小语第十开册)开头的一首小诗“微雨欲来,轻烟满湖,登楼远眺,苍茫迷蒙。”我认为写的是南湖的雾景。 这里的“微雨欲来”单从字面上的解释是小雨快要来了,也可以理解为弥漫着的烟雾使诗人感到将要下雨了,是诗人对雾景的动态感觉。“轻烟满湖”,是讲白茫茫的雾象轻烟一样笼罩湖面。“登楼远眺,苍茫迷蒙”是  相似文献   

6.
<正>最近,一首300年前的小诗火了,让亿万中国人记住了。这首小诗就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20字的小诗被乡村教师梁俊和山里孩子小梁在《经典咏流传》栏目重新唤醒,孩子们用最质朴无华的声音唱哭了主持人,也让亿万中国人在这一刻被感动。这首小诗为何会感动亿万国人?道德与法治课能否借助古典诗词的力量变得生动有趣、精彩纷呈?一、巧用古典诗词导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有人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  相似文献   

7.
《一棵苹果树的来历》是用拟人手法写的常识性课文。课文写得很有情趣,文字浅显易懂,很适合学生独立阅读。教学时,要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从“个别”苹果树的来历中了解“一般”果树成长的规律,使学生从小树立探索自然、改造自然的兴趣。教学时,可先要求学生按照课后问题独立阅读课文内容,再要求学生按课文划出的三个部分,抓住其中的主要问题进行讨论,重点理解果树移载、嫁接、生长的全过程。一、了解野生苹果树种子长成小树后是怎样进行移栽的。让学生齐读1~4自然段。提问:  相似文献   

8.
粤教版语文教材必修3第四篇课文《说数》后有一道练习题:“课文中引用了作者咏数字的两首小诗,饶有兴趣地揭示了简单数字的神奇与奥妙。请你学习这样的笔法,选择其他的数字或符号写一首小诗。”显然,这样的练习对小品文的趣味性的深入探索是极有帮助的。是以课堂教学时,  相似文献   

9.
2009年的暑假备课.我们刊发了一组文章.对常识性课文的教学进行了探讨。常识性课文教学,是科普常识的教育目标更重要,还是语文教育目标更重要?学生获得科普常识的主要方式是“看”还是“读”呢?常识性课文的教学是教给学生常识重要.还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重要?这一系列问题.读者朋友只要细读暑假备课的14篇教学经验、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就能找到答案。寒假备课.我们再次将目光聚焦于常识性课文有两个目的。其一,保证专辑内单双册课文的系统性;其二,继承暑假备课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探索、归纳将常识性课文上出“语文味”的新方法。可以说,寒假备课是对署假备课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好的板书是一篇微型教案,下面谈谈我对《狐狸和乌鸦》这课的板书设计。课文导入,板书课题时,我有意将狐狸写在左下方,乌鸦写在右上方,一改通常板书课题形式,为的是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疑惑,立即有人发问:“老师,为什么将狐狸写在左下方,而把乌鸦写在右上方呢?”我正要回答,有学生说:“我知道,因为狐狸在地面上,而乌鸦是停在树上的。”于是,我便在狐狸和乌鸦之间加上一个“和”字,说述:“狐狸和乌鸦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就知道了。”这样的导入也为下文的学习作了铺垫。《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  相似文献   

11.
我在进行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第二课《师恩难忘》这一课的教学时,学生在“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这个问题上发生了争执,有的说是10个自然段,有的说是9个自然段,问题的焦点是“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首小诗该不该独立为一个自然段。认为独立成一个自然段的理由是:这首小诗另起了一行,前面空了两格,在形式上明显是独立的一段。认为不能独立成自然段的理由是:前面一段的最后一句是“描红纸上是一首小诗”,紧紧跟着的是那首小诗,不能把它们分开。我当时很明确地肯定了后面一种意见,并着重提醒学生注意前一段最后一句是用的…  相似文献   

12.
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写好一段内容具体的话,这是小学中年级“段”的写作训练重点。这一训练的内容,教材作了由浅入深的安排。一、根据课文提示的问题,把一段话写具体。教材中的一些习作练习,通过相互联系的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有次序地观察事物,然后写一段具体、连贯的话。这是写好一段话的初步训练。如第五册“基训2”中的习作题,要求学生“观察一种植物,说说它叫什么;它的茎和叶子是什么样子的;如果开花,花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说后用一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教材中常识性课文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介绍自然常识的,如《太阳》、《海底世界》等;一类是介绍科学知识的,如《会说话的灯》、《航天飞机》等。常识性课文语言平实。写法上多以说明为主。教学中,很多教师容易把这类课文上成常识课。以语言文字教学为核心,进行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训练,培养学生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学科的特性与任务,常识性课文也应体现这一学科要求。下面根据教学实践,谈谈常识性课文如何根据语文课的特性抓训练点。  相似文献   

14.
[教例]苏教版第三册《夕阳真美》师:学了课文,谁知道“夕阳真美”是什么意思?生:是说夕阳的色彩美。生:是说傍晚的太阳下山时的景色确实美。师:对。说明你已读懂了课文。爷爷说“夕阳真美啊!”表达了爷爷对夕阳有怎样的感情呢?生:爷爷热爱美丽的夕阳。生:爷爷热爱夕阳映照下的壮丽景色。师:再想一想,谁知道“爷爷满面红光,望着奶奶说,‘夕阳真美啊!’”这句还有什么意思?生:……师:课文中写日落时的变化过程用了“它那圆圆的脸变红了”,“脸变得更红了”,“轻轻地走向西山的背后”等句子,这是把太阳当着什么来写的?生:是把太阳当着人来写的…  相似文献   

15.
记得教《公仪休拒收礼物》一文时,我让学生默读课文,自由提问。一学生站起来说:“课文最后一句说‘老师,我一定照你的样子去做!’为什么不说照您的意思去做呢?‘样子’与‘意思’有什么分别吗?”这个问题备课时我确实没有考虑到,现在想想,似乎有点区别。我没有否定这个问题,也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顺口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是啊,这里为什么不说照你的意思办呢?‘样子’与‘意思’有什么区别吗?”同学们沉思片刻,有人说:“照您的意思去做就是照您的话去做,照您的样子去做就是学习你的做法,把您当作榜样。”“照着话去做的效果好,还是…  相似文献   

16.
严伯春 《师道》2006,(7):28-28
上课了,我直接点名学生读题《观书有感》。“知道作者吗?”“朱熹。”“还记得‘熹’的意思吗?”“早晨的阳光。”“用‘熹’组词。”“晨光熹微。”———这是刚在前面《游天然动物园》里出现的词。我说:“今天我们所读的朱熹的这首诗是否也如早晨的一缕阳光,把我们心里照得亮堂堂呢,现在我们来读诗。”学生一个个或沉静或略带夸张地朗读起来,在学生们把诗读通顺之后,我和学生交流起对诗歌意思的理解。我问学生:“知道诗写了什么吗?”“池塘。”“什么样的池塘?”“是很清澈很可爱的池塘。”“你说得没错。再读读诗歌,你能把作者笔下的可爱…  相似文献   

17.
一是找依据。如在《将相和》一课中,写着“有人推荐说有个蔺相如,机智勇敢,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读到这里,我们就可以让学生思考:课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呢?  相似文献   

18.
在教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一场雪》一课时,学生在自学生词“簌簌”时发生了争论。课文中的句子是这样的:“冬天的山村,到了夜里就万籁俱寂,只听得雪花簌簌地不断往下落……”有的同学说簌簌的意思是雪花纷纷落下的样子;有的说是象声词,课文里形容风吹雪花落下来的声音。两种意见争得很激烈。再查字典,字典中也只有这两条意思。到底应选哪种意思呢?有的同学干脆来个折中,认为两种解释都讲得通。学生争论不下,眼巴巴地看着老师来下结论了。但我没有给他们下判断。只是说:“理解词语的意思应放在具体句子中。你们再仔细读读这句话,里面有几个词语告诉了我们应选哪条意思。”经老师提醒,一些反应快的同学马上单手起来回答:“簌簌的意思应该是象声词,形容雪花被风吹得纷纷落下的声音,因为这句话说是‘只听得’雪花簌簌地往下落,不是看到的,而雪花纷纷落下的样子只能是看到的。”另一个同学站起来说:“这句话都是写听到的声音,下面树木的枯枝被积雪压断了,偶尔咯吱一声响也是写夜晚听到的声音”“这句话是写夜里的,根本看不清。”通过争论,同学们学会了联系句子理解词语,反  相似文献   

19.
把准课文固有的中心思想,是加强小语思想教育的基础一环。这似乎是不成问题的,其实不然。第一,抓偏了的情况是常见的。反映在学生的理解上:有一篇课文《骆驼和羊》,联系实际时,有的学生说,“有一次我在地上发现一个东西,我说是种子,妹妹说不是,我就和她争起来。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有的学生说,“有一次爸爸说我作业做错了,我不承认,跟爸爸争……”有的学生说,“有一次,某某问我一个字怎么写,我没告诉他……”如此之类的“联系”都得到了执教者的肯定,让大家鼓掌,甚至给他一朵小红花。其实这些理解与课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本意是根本不同的。再如《平平在家里》这篇课文中的平平,往往被说成是“说到做不到,言行不一”,甚至是“口是心非”。其实,这太冤枉了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因为,一、课文在写他  相似文献   

20.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学生的一项重要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低年级要“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中年级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高年级要“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怎样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呢?一、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理解词是语言的最小单位,它具有概括性。一些词语的意义往往在课文中已表达出来了。因此,理解这些词语,可以用书中的语言文字去理解。如《说勤奋》一文中,有一段描写生物学家童第周刻苦学习的文字:“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