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个最为闪耀的瑰宝就是中华民族。我们的中华民族饱含五千年历史岁月的磨砺,其艺术,文化底蕴更是毋庸置疑的。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园林景观的融合,它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表现了传统文化的概念,成为了园林艺术的点睛之笔。本篇文章就着重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园林景观的融合,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当今,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把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运用到现代建筑设计当中,中国传统的建筑元素也成为一种常用的设计语言和设计符号体现在现代建筑设计当中。基于中国古典建筑发展的历史,笔者浅谈一下古典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财富发扬光大,逐步形成一种适合现代中华民族的新中式建筑设计体系,是现代建筑设计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她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也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礼是天地之序,乐是天地之和"。礼仪教育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几千年来最受重视的一条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4.
吴凡 《中国科技纵横》2014,(14):267-267
羌族是中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羌族传统文化是我国珍贵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建筑文化与聚落文明。作者分析了羌族传统聚落的形成原因,对羌族建筑元素形态进行了分析总结,从而寻找总结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技术的价值,并要求当代应当及时从“道”和“器”两个方面来保护羌族传统聚落建筑。  相似文献   

5.
张鹏 《金秋科苑》2010,(20):139-139,141
中华文明延续至今没有中断过,至少有五千年之久,近年来,中华文化自身发生了许多变化,一些人就说中国传统文化将会断裂或者说中国自觉不自觉地以西方为中心。本文从中西文化形成背景、内在价值系统比较来阐述两种文化的根本不同,以期得出中华文化的长盛不衰的缘由。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汉语言文学是其传承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汉语言文学也成为了人们了解中华文化的最关键的途径。同时汉语言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成分,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其中最令世人所敬佩的就是中国的文化积淀。汉语言文学是由汉字和汉语共同组成的一种传统文化表达形式。由于我国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所以这也就为我国文化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从种种方面表明,汉语言文学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这么重要的汉语言文学到底对中华文化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本文就探索汉语言文学对我国文化传承及发展的意义这一观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成熟与文明进步的表征,一般而言,城市聚焦了一个历史阶段该区域内最优质的资源,往往是一个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一个城市的历史愈久远,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积淀越深厚,构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城市文化,而一个城市的建筑也正是一个城市特色文化的集中体现.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具有历史文化积淀的城市都面临着建设和保护的矛盾.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大前提下,将建筑历史文化拆除,还是谨慎对待予以保护,成为一个严峻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为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曾经魅力四射的中华文化倾倒了无数邻邦国家,成为世界各国争相模仿的对象,至今很多国家的优秀文化中都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记。中国传统文化是前人对人生思考的总结,是对自然观察的总结,是对道德情操的总结,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生观、价值观、自然观、情操观,闪烁着古人璀璨的智慧,是我们宝贵的历史财富。随着社会的发展,智能信息技术在各种行业得到普遍的发展,要大力倡导智能信息技术在传统文化行业的运用,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9.
伦敦印象     
田羽 《科学与文化》2004,(11):42-44
我们去伦敦考察那几天,正是伦敦一年中最热的天气,当然它最热也不超过31℃,到了傍晚就凉风习习,故伦敦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之称,是个气候条件很理想的旅游城市。在伦敦几天,除了感受到其适宜的气候外,更领略了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大都市的风采,尤其是其美丽的市容、中世纪的建筑以及健全的科教设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0.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精神源远流长。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过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推动和思想家们的升华提炼,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古今传承的优秀文化传统。这些丰厚的精神财富影响着中国人民基本的人生理想和价值取向,成为维系民族生存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1.
休宁万安老街,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之一,它所在的万安镇,地处徽州之域世称"中国第一状元县"的休宁县海阳城东,是古徽州四大名镇之一。万安镇位处黄山南麓、齐云山北边、横江之畔。万安老街是徽州一条最古老的街、最长的街、最有特色的街、至今保存原貌最完整的街。由于这条街的特别,乡间一直流传着"小小休宁县,大大万安街"的民谚,以此赞誉万安街当年比休  相似文献   

12.
一直以来,关于中国建筑文化的争论不绝于耳,欧陆风狂吹、洋设计进军、大多标志性建筑与中国建筑师无缘,因此有很多人担忧:我们正在失落自己的城市文化、建筑文化。最近,在一次“关注中国建筑现状”研讨会上,来自建筑、艺术高等学府的专家学者,以及具有实践经验的建筑师就“中国建筑现状”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空间,是人类一切文化活动的最基本要素之一。不同民族的空间观念,反映了各民族的文化差异,即哲学本源的不同。中国寺庙与西方教堂建筑空间的重要区别,在于两者各自空间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文化内涵不同,因而造成了不同的空间形成和造型特征。同时,在建筑空间士进行了布局、尺度和“神韵”的探究比较,试图探寻到中西方建筑空间存在的差异,并揭示中国建筑艺术深层的哲学及美学根源,以期对当代中国建筑实践起到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产生并不断发展,最终形成我国古代特有的建筑文化。如何探索传统建筑逻辑与现代建筑逻辑,传统审美意识与现代审美意识相结合,把人类优秀的传统文化融汇进现代建筑文化之中,在当今我国进行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历史时期,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现存的古建筑中,主要是以佛教建筑为主.佛教建筑中最有价值、保存数量最多的又以佛塔为主.佛塔从印度传入后,她参与了中国的历史,记载了中国的历史,也在中国的历史中不断地改变着自身适应历史与中国本土的建筑形式、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建筑形式.  相似文献   

16.
如果说中华民族的文明起源是因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不断繁衍和推进而形成的,那么,在还没有出现文字的五千多年前,我们已经有了造型各异的土陶饰品和丰富多彩的器物,以及在器物上刻画出的象形“文字”符号:我们可以从古老陶瓷艺术文化中领悟到华夏民族独有的母体文化,以及它蕴涵的东  相似文献   

17.
读建筑     
刘静 《中国科技信息》2007,(11):210-211
建筑是文化的沉淀,建筑默默地承载着历史的沧桑;每座建筑都有一个或几个故事,也蕴涵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感;每座建筑都是一段凝固了的历史,体现了城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足迹和生活的履历。人们通过城市的历史建筑可确切地认知历史,回顾历史,从中认知这座城市、国家乃至世界。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冲击着我们的中国文化。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热衷于外来文化,她们吃快餐,过圣诞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看韩剧和日本动漫。越来越熟悉外国的文化,却对我们中国本土文化和节日不闻不问。这种现象应该得到我们的重视。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中华子民人人都应该了解学习的。只有我们深深了解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和悠长历史我们才能增加我们的归属感和爱国之心。所以传统文化的传承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而古诗词和文言文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和精髓。而小学语文教育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一大重要阵地,所以我们有必要研究一下小学语文教育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传承。  相似文献   

19.
《科教文汇》2005,(1):19-27
从本质上讲,中国文化是一种内敛的种植文化,勤俭和质朴是它最基本的品质.所以除了极少数的几个例外,根难在历史上看见我们的先民耽于享乐。这幺说起来。饮酒也许要算中国文化最飘选轻松的一个部分了。很久以来,这片古老的土地很可能一直都背负着世界上最大数量的人口.粮食总是显得弥足珍贵。“仓廪实而后知礼节”。人们同样也只有在衣食无优之后.才会想列享乐.包括铁酒。由此可想而知.饮酒在最开始的时候,只是极少数人的特权。但历史上各种纷繁复杂的风云际会,使酒和我们的民族,尤其是跟中国文人结下了说深不深说浅不浅的因缘,并进而渗透进了我们的文化。  相似文献   

20.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建筑是人类文化发展的见证,如何对待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