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岳 《报刊之友》2011,(12):145-14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人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始于20世纪末的住房制度改革,使新一代的年轻人遇到了十分棘手的住房问题,因此而催生出了“房奴”这一新的群体。房奴群体的不断扩大,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广泛关注。新闻媒体对这一群体也进行了分析报道。本文以2010年《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大公报》《中国时报》中的74篇文章为样本,分析这四家主流大报对于房奴媒介形象的建构,并分析这几家媒体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构建房奴的媒介形象的。并在文章的最后提出我的一些看法和感想。  相似文献   

2.
最近,人们发现新版《新华字典》收录了不少“怪古稀奇”的新兴网络热词,如“房奴”“学历门”等。市民对新版字典感到好玩、新奇的同时,也产生了些许质疑。  相似文献   

3.
王晓明 《视听界》2010,(1):120-120
两年前的“手记”里,我提到了全国观众津津乐道的电视剧《士兵突击》里的那个“呆子”士兵许三多,“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情”。经过一场全球金融危机和一轮国内房价飙升,人们不敢拿“呆子”当榜样了。一部《蜗居》,慢热,由“房奴”一族到全民关注,仅仅是其中的“色相”么?是它表现了现代都市人生存的困境,触动了百姓的切肤之痛。  相似文献   

4.
南岳 《今传媒》2011,(12):145-14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人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始于20世纪末的住房制度改革,使新一代的年轻人遇到了十分棘手的住房问题,因此而催生出了"房奴"这一新的群体。房奴群体的不断扩大,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广泛关注。新闻媒体对这一群体也进行了分析报道。本文以2010年《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大公报》《中国时报》中的74篇文章为样本,分析这四家主流大报对于房奴媒介形象的建构,并分析这几家媒体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构建房奴的媒介形象的。并在文章的最后提出我的一些看法和感想。  相似文献   

5.
房价一路飙升,贷款利息一涨再涨,“房奴”——一个闪现着智慧光芒,也透着辛酸的新词汇开始在坊间流传。不管是购房者自嘲,还是别人的调侃,都体现了一种对购房行为的态度。买了房子是“房奴”。 不买房子是“流浪族”。平衡两者之间的鸿沟,也许只能靠房价下跌。但是,寄希望于开发商降价是与虎谋皮,单纯的房市调控又有沦为“空调”的嫌疑。“我们养房,谁养父母?”又有谁能给出答案呢?“每天早上一睁眼就欠银行100元钱”是对“房奴”生活的典型写照。有调查最示,近四成的房贷一族已成“房奴”,月供占其收入的40%甚至50%以上.  相似文献   

6.
《蜗居》这部以房奴话题为主线的电视剧的热播,不仅收获了7%的高收视率,更引发了网民对房奴、小三、爱情与反腐的热议,这种现象在近年来是很罕见的。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解读《蜗居》热播的原因及其传播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1000年的按揭     
现在流行“房奴”说法,首付给了地产商之后,银行就成了奴隶主,我就是被银行“包”了的奴隶之一。  相似文献   

8.
读者来信     
“房奴”的出路何在;治商业贿赂从细处入手;谁允许拆迁建筑写“拆”字;应为商账追收师松绑;[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通过房贷、信用卡等多种方式套现,成为许多普通股民炒股的重要资金来源。而随之而来的风险,也让许多人的身份除“房奴”“卡奴”外,再增添了一个“股奴”  相似文献   

10.
“房奴、梨花体、熊猫烧香、学术超男、奔奔族、独二代、晒客、丁宠家庭……”日前,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2006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就近年来流行的各种新生词汇,列出了171条汉语新词语选目。该报告一发布,迅速引起广泛关注,新词是否有普及性等成为议论焦点。在日前北京语言大学举办的2007国家语言资源与应用语言学高峰论坛上,“171条”再次成为国内外语言学专家争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购房改变生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一项针对购房人群的调查中,购房后幸福感增强的人不到三成,更多的人感觉“压力倍增”;另有30%的人对购房行为“感到后悔”。他们因买房而被迫改变了生活,从而拥有了一个新名字——“房奴”  相似文献   

12.
电视剧《蜗居》在将房奴的一系列问题呈现在受众面前的同时,也引发了受众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剧中,住宅不单单是一种物质实体,还是一种媒介。本文以《蜗居》中关于住房的典型对话和场景为文本,分析电视的叙事模式,探讨住宅作为一种媒介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一项针对购房人群的调查中,购房后幸福感增强的人不到三成,更多的人感觉“压力倍增”:另有30%的人对购房行为“感到后悔”。他们因买房而被迫改变了生活,从而拥有了一个新名字——“房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新闻世界》2007,(12):9
“房奴”、“车奴”、“证奴”等新词汇不断在人们的面前闪现,让人怀想起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书奴们”来。当此之时,只要识得几个字,勒紧腰带也要把古今中外一个个恩师(书)请回家,然后正襟危坐,聆听“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做“书奴”是当时的时尚。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一段时间,随着房价的疯狂上涨,各利益相关方的声音听上去有一点乱:“不买房运动”的发起者,深圳市民邹涛:“为了不做‘房奴’,为了一辈子不要再背负沉重的债务,请大家一起参与到我们的‘不买房行动’中来。”这是弱者的声音,也是忍无可忍的声音;北京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成为‘房奴’那是活该啊。”这是强者的声音,其中的霸气和对弱者的鄙视,溢于言表;北京市建委:“不排除有开发商在大量房子未售出的情况下,故意制造出房子卖空的假象,骗取消费者购买。”这是政府的声音,似乎让人们看到抑制房价恶性上涨的一线希望。……这么多不同的声…  相似文献   

16.
袁小毅 《大观周刊》2011,(34):75-75
对于很多在大城市生活的人来说,拥有一套房子是自己的梦想。房价像坐上云霄飞车一样飙升,贷款利息一涨再涨,“房奴”——一个闪现着智慧光芒,也透着辛酸的新词汇开始在坊问流传。很多按揭买房的人生活质量却大为下降,不敢轻易换工作,不敢娱乐、害怕银行涨息,担心生病、失业,更没时间好好享受生活。本文通过对造成房奴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7.
《大观周刊》2010,(29):48-49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正如歌中所唱那般,每个人心中都期待有一个家,都希望可以安家,然后乐业。然面房价一路的“高歌猛进”。使正处于刚迈入独立生活阶段的“80后”望而生畏。“蜗居”、“蚁族”、“房奴”、“裸婚”……这些热词的流行.成了“80后”的代名词,高房价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不可承受之重”。  相似文献   

18.
穷人什么时候才能买得起房? 《蜗居)是作家六六继小说《双面胶〉之后,又一部直面现实、极具畅销潜质的都市题材小说。故事发生在上海房价飙升时期,描摹了以上海为代表的白领一族生存状态,是一部“高保真”的都市房奴心态写照。由本书改编的电视剧,引起了各电视台的新一轮热播,也吸引了许多的人去看,并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相似文献   

19.
现象的忧思     
目前“奴”与“被奴”两词广为流传。其实早在2003年“房奴”已作为汉语新词汇风行一时。现在又有“孩奴”、“车奴”、“蚁奴”、“卡奴”、“节奴”等热议,口风极盛。这些热词是反映人们对社会不满的极端概括,还是反映改革开放30多年后社会转型期不可避免的现象?不论怎么说,当今社会的“奴”与“被奴”现实的确从深层说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20.
第11版《新华字典》(商务印书馆2011年6月出版)在第10版的基础上,以贯彻执行国家语言文字规范为重点,同时根据时代发展变化和读者需求,对全书进行了谨慎而系统的修订,如吸收的一些新词房奴、晒工资、学历门等,引起大家热议。在笔者看来,新版《新华字典》仍处处遵循着老一辈语言学家的编纂理念:展呈语言生活之新,恪守语言规范之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