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启蒙运动所兴起的科学与理性精神是现代性的重要特征,在理性精神的引导下,促生了主体性意识,产生了现代资本主义的自由、平等、博爱等价值观念,体现了社会进步。但对理性的过分强调,使理性走向了它的反面。后现代针对现代性所存在的弊病进行了批判,反对现代性的本质主义和基础主义,强调社会的多元性和异质性。对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争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在当前既要强调现代性的积极方面,又要警惕后现代所揭示的现代性的消极方面,同时要防止后现代性本身的颓废因素对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损害。  相似文献   

2.
本文梳理了现代性思想的历史沿革,探讨了现代性思想的历史进步意义及其负面性质,分析了其与人类社会现代化过程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赋予现代化过程的双重性质.文章基于现代性与现代化的关系及其多重性质,阐述了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与过程,解释了高等教育现代化过程面临的危机及其原因.最后分析了消解高等教育现代化危机的设想:应当吸收哈贝马斯交往理性的思想和观点,重新确认高等教育价值观念,改革高等教育的相关体制,使高等教育现代化实践更为顺利,面向人类奉献更加丰富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3.
现代化进程中,受工具、技术理性主义的强势渗透,无限崇尚理性、迷信数字和追求效率的现代教育管理走上了麦当劳化的管理模式,出现了人文的失落和自由的压抑,个性的丧失和创造的消解,人格的扭曲和道德的失范,陷入了现代性危机的漩涡。以人学理论为分析框架,教育管理的现代性危机其实质上是现实的教育管理问题在理论层次、思想观念和实践活动中的具体表现,究其根源,就是现代性以绝对理性去定义人——"单向度"的理性人假设,使人的存在失去了根基而出现的"人"的观念的危机。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进程自其发端就从未止步。人们普遍认为现代性与全球化一起,构成了一股强大的离心力将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就此断裂开。人们对此种历史意义上的断裂机制的后果——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巨大差异的探讨也从未停止。本文以前不久发生的“家乐福事件”为例,通过与传统的爱国主义行动相比较,分析了现代性语境下爱国主义行动的特征及其实质。对于新时期弘扬和创新爱国主义传统,更加理性有力地爱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现代化进程自其发端就从未止步。人们普遍认为现代性与全球化一起,构成了一股强大的离心力将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就此断裂开。人们对此种历史意义上的断裂机制的后果——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巨大差异的探讨也从未停止。本文以前不久发生的“家乐福事件”为例,通过与传统的爱国主义行动相比较,分析了现代性语境下爱国主义行动的特征及其实质,对于新时期弘扬和创新爱国主义传统,更加理性有力地爱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现代化进程自其发端就从未止步。人们普遍认为现代性与全球化一起,构成了一股强大的离心力将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就此断裂开。人们对此种历史意义上的断裂机制的后果——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巨大差异的探讨也从未停止。本文以前不久发生的“家乐福事件”为例,通过与传统的爱国主义行动相比较,分析了现代性语境下爱国主义行动的特征及其实质。对于新时期弘扬和创新爱国主义传统,更加理性有力地爱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阿兰·布鲁姆认为,现代性下实证主义、历史相对主义致使现代社会出于精神和道德的退化的困境,阻碍了人们对自我的反思,失去了对善好的判断准则以及对实现整全的追求。基于对现代文明危机的反思,布鲁姆指出唯有站在现代哲学之外的视域来看待现代性问题,借助古典理性的力量,才能全面清醒地审视、反思现代性,并且为克服现代性危机指出一条可能性出路。通过对现代性以及现代性困境的来源与局限的梳理与批评,布鲁姆试图借助古典哲学的力量,以摆脱现代性困境,实现人的整全和良善的生活。布鲁姆的这条借古拯今之路,是以自身的不完整性和事物的可能性为根基爱追寻善的生活、真理、存在以及整全,揭露了哲学或科学的本性和源初意义,并藉此诊“我们时代的危机”,最终在回归古典理性的途中,为我们时代走出“现代性危机”指出了可能性出。  相似文献   

8.
现代西方理性危机的文化批判,是整个20世纪以来西方社会全面危机的思想文化呈现。其批判的视界是:悲剧意识体验、文化形态史论、"新马克思主义"路径和后现代主义思潮;而其批判的视点却是:意识形态批判、技术理性批判、大众文化批判、性格结构与心理机制批判、社会功能批判、政治权力批判等。面对"现代化"和传统文化"整体性转型"双重境遇,中国"文化现代化"在超越现代西方理性危机的智识性努力中,自当具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现代化进程自其发端就从未止步.现代化与全球化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现代性语境.它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离心力将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断裂开,导致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巨大差异.现代性语境下爱国主义行动呈现了新倾向,爱国主义行动的实施有了新主体、新形式、新实质.以抵制家乐福为形式的爱国主义行动,只讲意图不看责任和后果,不是一种理性的爱国主义行动.  相似文献   

10.
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区别总的来说只有两个字。即“反叛”。在艺术范畴内部的“现代性”是自觉地与古典艺术理性知识主义、社会道德主义与和谐秩序主义的传统范式相对抗.企图超越既有的艺术传统,转向感性、非理性、非秩序与艺术独立自律,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艺术价值观念;同时,在西方社会现代化的“现代性”实现过程中,现代艺术也是对其中暴露出来的危机一面的反映。艺术家们不满于社会现代性带来的诗意丧失、人性失衡与价值失落,渴望用审美的维度来拯救现代人.从而转向感性个体的审美。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期,同时也是一个现代性建构的新时期,前现代价值体系、现代价值体系和后现代价值体系互相杂陈,如何建构现代性?人文奥运与现代性契合,现代性发展过程中伴随着一种人文精神,它们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内涵。我国传统道德缺乏个人主体精神和公平、公正的理念致使现代性建构出现困惑。我们应以"北京奥运"为契机,建构现代性的公平、公正理念,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现代性与公民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社会的特征决定了它必然是一个公民社会,在其中,公民是独立、自由而又主动的社会参与者。但是,现代社会又必然产生现代性问题,因为现代性使人们远离公共领域而活在自我的空间内,使现代社会失去公民社会的真义。因此,现代性本身又是颠覆现代社会的,这就需要通过公民教育来保卫公共性、捍卫公共价值并引导人体认自身的公民身份,以弥合现代性问题给现代社会造成的断裂。中国公民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在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两方面的影响下产生权利与义务的分离。为了抵制这种分离给公民社会所带来的现代性断裂,亟需通过公民教育引导学生从社会层面来理解权利与义务,以培养拥有健全而统一的权利和义务观的现代公民。  相似文献   

13.
中国和西方由于各自文明形态和文明进程的差异,导致了它们的审美现代性存在着两种根本的区别;一是在审美独立性追求上存在着差异,二是在审美对待现代文明的态度上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4.
现代性是哈贝马斯包罗万象的思想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在哈贝马斯看来,现代性根源于现时代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理解,在形式上由文化现代性构想及其自我确证构成,其实质内涵规定并塑造现代社会和生活世界的现实状况。对现代性的不同理解是哈贝马斯和后现代主义者思想分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性意识中的社会范畴及其公理意识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观念的确立是现代性意识的重要一环 ,在现代中国 ,社会范畴是在民族国家话语之后知识界的又一个偶像寄托 ,而它的世界观依据则是现代的公理观。以公众意见的面目出现的公理是社会自身的意识形态 ,它将集体性的欲望合法化 ,并将个人的自我确证引向对社会中的他者的依赖中。由此 ,现代中国的社会范畴及其公理观念是在与个人的紧张中显示其性格的 ,因而对它的批判 ,构成了中国现代性意识的又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追溯了现代性的源起和历史进程;分析了现代性的双重内涵;阐明了现代性问题的实质是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如何重建人的精神家园与意义世界。  相似文献   

17.
韦伯与福柯都是研究现代性的集大成者,韦伯将现代性的负面效应比作"理性的铁笼",而福柯将现代性对人们的监控看做是"全景监狱"。他们的思想的差异性建立在其亲和性和继承性的基础上。他们各自的理论有其显著的特点。从韦伯与福柯的著作中发掘二者在现代性思想方面的差别,其主要集中在方法论、分析视角、对待现代性的态度和关注焦点这四个方面。然而殊途同归,二者都关注现代性社会的权力与身体议题,同时又都对现代性进行了有逻辑、有价值、有深度的批判。然而二者虽都剑指现代性的症结却都没有提出超越的方案和设想。  相似文献   

18.
康德和黑格尔在现代性哲学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康德从认识论问题进入现代性问题,认为哲学的任务是寻找社会精神生活统一性的力量。黑格尔意识到作为伦理学关系调节力量的公共理性同康德建立在个体意识基础的理性概念的矛盾,认为康德的理性概念不能支撑现代性的大厦,并实现理论上的超越。但黑格尔对现代性的理解也存在着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与现代性的关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邢荣 《教学与研究》2005,1(10):50-56
市民社会是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重要基础。通过对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探讨,马克思阐明现代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离是现代性确立的重要标志;通过对市民社会经济领域的考察,马克思指出市民社会是现代性发展的真正的实践领地。在对市民社会进行全面探究后,马克思看到市民社会的局限与矛盾,从而提出超越市民社会,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的共产主义理想。这里,市民社会又成为马克思的现代性自我批判与超越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