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芳官是元春省亲时贾府从苏州买来的十二个专门唱戏的女孩子之一,后来她们被遣散,她被贾母分到宝玉房里做丫头,最终和晴雯一同被撵出,拼死出家做了尼姑。芳官的人生高开低走,令人扼腕。风正一帆悬芳官演的是正旦,俗称青衣,在元杂剧中多担任主角。可见,芳官才艺出众,是梨园里的优等生。贾母元宵夜宴,点名芳官就着琴和管箫清唱《牡丹亭》里的《寻梦》,足见其入了富有艺术品味的贾母法眼。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的前五回是全书的序幕。《林黛玉进贾府》(以下简称《林》)节选自小说的第三回,以林黛玉进贾府这一事件为中心,以她进贾府第一天的行踪为线索,在《红楼梦》中第一次展现了贾府这一全书的典型环境,第一次让贾府大批主要人物出场亮相,第一次让两位主人公贾宝玉和林黛玉相会。这些内容无论是在序幕阶段还是在全书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元宵节作为《红楼梦》中重要的岁时节日,不仅是书中人物活动的背景,也是作者刻意观照的对象。元宵佳节庆贺场面及娱乐活动的描写不仅展现了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封建大家族豪华奢侈生活的情景,而且真实、生动地再现了满清时期的灯节民俗风貌。元宵佳节的对比描写以及节间发生的众多事件预示了书中人物的悲剧命运和贾府盛极而衰的总体走势。  相似文献   

4.
<正>《林黛玉进贾府》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中的一篇课文,选自长篇小说《红楼梦》的第三回。课文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中心事件,以她当天的行踪为线索,第一次介绍了贾府的一批主要人物,第一次展现了全书的典型环境贾府的大致情况。课文中主要人物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等的性格特征被刻画得栩栩如生,尤其是对王熙凤的塑造我认为更是技高一筹、最为成功。王熙凤的性格历来被人们视为是一个精明能干,专权显胜,惯于玩弄权术的人。为人刁钻狡黠、阴险毒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中有两个贾府:入书前的昔日贾府与书中的今日贾府。作者没有正面描述过昔日贾府,但是书中人以评说、回忆、想象等方式勾勒出昔日贾府的面貌。昔日贾府是曹雪芹的精心创设,在《红楼梦》中承担着对比、互文、隐喻等文学功能,表达了丰厚而深沉的意蕴。昔日贾府与今日贾府彼此交织,对《红楼梦》的叙事风格及文体特征产生了重要影响。昔日贾府是《红楼梦》成为记忆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6.
中学语文教材,有两篇节选自《红楼梦》。一篇是初三的《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第四回),一篇是《林黛玉进贾府》(第三回)。在讲《林黛玉进贾府》时,可联系第四回所提及的那张“护官符”。这不仅是因为“护官符”中的史,贾、王三家中的某些人物将在课文中次第出现,而且,还因为作品通过林黛玉进贾府后的所见所闻,从封建剥削、阶级对立、派系倾轧、思想分歧等方面对贾府作了形象的说明。  相似文献   

7.
抄检大观园是贾府衰亡过程中的重要事件,是贾府主子间内部矛盾的一次爆发,是一次有预谋、有组织地镇压大观园女奴的可耻行为,抄检过程中表现出贾府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在艺术上,运用对比方法塑造人物、情节的波澜起伏和场面描写的戏剧性,都表现出作高超的艺术修养和才能。  相似文献   

8.
元宵是我国民间年节习俗中一个充满喜庆的节日,《开元天宝遗事》、《东京梦华录》及唐诗宋词中记载了大量的元宵热闹场面。《全元散曲》收录了10首元宵散曲,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继承了前代习俗,“九陌连灯影,千门共月华”。另一种元宵散曲真实地反映了元代知识分子的忧患心理,团圆忧离别。这与元代士人地位之低贱有密切的关系;此类元宵散曲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高中语文第三册《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涉及到的“忙”达14处之多,几乎囊括了本文所介绍的贾府的主要人物。出现频率之高,内蕴之丰富,确非一般文章所及。其中又以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贾母等人的“忙”最为出色,因为透过这些“忙”,可以窥见隐藏在其背后的人物的不同心态。谨小慎微,唯恐失礼——林黛玉之“忙”文章中涉及到林黛玉的“忙”有以下三处情节中的四次描写:1.见迎探惜三春时:①黛玉忙·起身迎上来见礼,互相厮认过,大家归了坐。2.见王熙凤时:②黛玉连··忙起身接见。③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3.听大舅贾赦传话时:④黛…  相似文献   

10.
秦可卿与贾瑞死因破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可卿与贾瑞是《红楼梦》中一组有特殊美学意义的人物。这两个人物一贵一贱,但都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贾府的荒淫。作者以秦可卿之“淫”来揭示贾府衰败的根本原因;以贾瑞的贪欲丧身预示贾府的必然衰落命运。  相似文献   

11.
李香珠 《丽水学院学报》2006,28(4):44-46,56
贾环是《红楼梦》众多人物中的一个,他形象猥琐,品德低下,又善于兴风作浪。通过分析,不难看出:庶出的身份以及由此带来的爱的缺失,是其顽劣性格形成的重要原因。曹雪芹通过与宝玉的对比完成其形象的塑造,从而使贾环这一文学形象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2.
元妃省亲时,点了出戏是《一捧雪》中的《豪宴》,脂砚斋因此批道,"《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一捧雪》是如何伏"贾家之败"的?《一捧雪》讲述的是件冤案故事,莫非贾家的败落也有冤情?《红楼梦》中的贾家又是如何影射江宁织造曹家的?本文想就此问题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贾珠是荣国府玉字辈的嫡长子,无论从身份,人品抑或肩负的使命来看都是个无法绕过的重要人物.然而,《红楼梦》没让他露面就夭亡了,且死于贾宝玉出生之后,对其丧事竟然只字不提,同稍后的晚辈媳妇秦可卿之死的张扬无法比拟,其间大有深意存焉.一是为乃弟让位;二是为李纨母子的存活作名份:三是为展现社会人生而标示的梦幻特征.整部宏著都是一场社会人生之大梦,它是由无数小梦联缀而成的。贾珠之死当是无数小梦中的一个短梦.这正是作者将斯人写得徒具虚名的梦幻性创意。  相似文献   

14.
贾宝玉、林黛玉及薛宝钗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是《红楼梦》一书中最重要的悲剧。本文从文本的角度分析了在爱情婚姻悲剧背后“拥林派”和“拥薛派”双方实力背景,同时指出在双方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宝玉的贴身丫鬟花袭人,有可能成为这出爱情悲剧天平的最后一块砝码。  相似文献   

15.
王坤 《滨州学院学报》2011,27(2):100-103
秦可卿是《红楼梦》中一个重要人物,她的身份扑朔迷离,有很多疑点。根据《红楼梦》中的一些描写可以大胆推测,秦可卿可能出身高贵,可能和某个关系到贾府兴衰的人物有关,她的命运直接关系到贾府的兴衰。  相似文献   

16.
王熙凤本来是“木石前盟”的支持者,兹因林黛玉心事过重,身体每况愈下,终遭贾母的遗弃。王熙凤秉承贾母的旨意,见风使舵,转而赞成“金玉良姻”。在贾母李代桃僵的授意下,竟生出偷梁换柱的“掉包计”,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最终成为宝黛婚姻悲剧的制造者之一,给历代读者造成了无限的喟叹。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以王熙凤生日和贾宝玉庆生两个事件为中心,叙述生和死之对照转换,构成反差,在情节方面安排紧密,从而形成巨大的冲击力。《红楼梦》的生死对照描写及其背后所蕴藏的价值意蕴主要体现在生死对照描写中构成反差,在主仆矛盾冲突中贯穿欲望,在小说叙述中穿插正反张力,其中预示着盛筵不再的衰颓之势,也暗示了贾府的命运走向。  相似文献   

18.
贾政是《红楼梦》系列人物中活得最辛苦、内心最苦闷的人,也是荣宁二府老爷们唯一的“正人君子”。他以孔孟之道修身,谦恭孝顺,“端正方直”,仕途之路却郁郁不得志。对日趋没落的家族,充满失落和危机感,他惶惶不可终日,却无计可施,徙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悲怆。他自命清高,迂腐古板,老大才疏,治家技穷,育子无方,左右支绌,处处碰壁。  相似文献   

19.
贾政是《红楼梦》系列人物中活得最辛苦、内心最苦闷的人,也是荣宁二府老爷们唯一的“正人君子”。他以孔孟之道修身,谦恭孝顺,“端正方直”,仕途之路却郁郁不得志。对日趋没落的家族,充满失落和危机感,惶惶不可终日,却无计可施,徙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悲怆。他自命清高,迂腐古板,老大才疏,治家技穷,育子无方,左右支绌,处处碰壁。  相似文献   

20.
“呆霸王”薛蟠为买妾纵豪奴将冯渊暴打致死后阖家主仆数十人离家出走,至一年后贾雨村乱判糊涂案时尚未走进贾府。大队人马长期在社会上飘浮无定之举与薛蟠所述进京是为送妹待选、望亲、入部销算旧账的理由相悖。这种与事体情理悖谬的荒诞不经非是作者的失误抑或败笔,而是梦幻性特征的真实显现。它是整部《红楼梦》社会人生巨梦的分梦小梦和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