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移民时代的新加坡华人社会中,自中国南来的华南移民往往聚合为不同的华人社群以便更好地维持自身生存与发展.由于处于与华南民间社会不同的社会环境,新加坡华人社群并非中国祖籍地社会结构形态的简单移植,而是在新加坡本土社会变迁场景中重新建构的产物.在这个过程中,传承自华南祖籍地的宗乡观念、神明信仰等中华传统民同文化资源经过自我调适后仍然能够以新的方式继续发挥社群整合的作用,经济实力发展状况成为推动新加坡华人社群建构的进度与程度的重要基础,而血缘、祖籍地缘、神缘、业缘等多种纽带的并存作用则表明新加坡华人社群整合的认同纽带不仅是多元的而且是多重的.  相似文献   

2.
十九世纪末期,随着大量中国女性移居南洋各地,新加坡华侨女性人口开始大幅度增长,达到了相当规模。但是,华侨妇女社会地位低下,一直是男人和家庭的附庸。辛亥革命前夕,流亡到新加坡的中国革命党人及华侨中的先进分子决心改变华侨妇女的生活状况,大力发展华侨妇女教育,拟从根本上解决或遏止歧视华侨妇女等多种社会问题。新加坡女子教育由是而起,到1911年后,新加坡华侨女子教育日渐繁荣,为提高新加坡乃至整个南洋地区华侨妇女的生活水准、社会地位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社群边界内的“神明”:移民时代的新加坡妈祖信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移民时代新加坡华人的宗教活动中,妈祖信仰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移民时代新加坡华人帮群社会结构的历史脉络切入,运用金石与特刊等文献资料,具体地考察伴随华南移民而跨境分香到新加坡的“妈祖”的信仰形态,如何在当地社会的脉络下经历再建构的历史过程。本文的研究显示,受移民时代新加坡华人帮群社会结构特征的制约,源自闽粤的妈祖信仰发展出“社群化”的崇拜形态,并承担起凝聚与整合华人移民社群之功能。  相似文献   

4.
女子教育,尤其是女子高等教育,是文化变迁的寒暑表。清朝末期,女子教育和女子高等教育在争议中萌芽;教会女学首开中国女子受学校教育之风,更是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肇基者。民国初期,女子教育和女子高等教育经历了从两性双轨制到混合双轨制的演变;"五四运动"前,中国政府一直无视女子高等教育;"五四运动"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才真正起步。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教会女子大学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成为我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先驱。  相似文献   

5.
清末女子留学虽是清末留学热潮中的一小部分,但也是清末留学热潮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清末女子留学的人数虽然少、时间也较短,然而其对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并有力地推动了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孟凡明 《广西教育》2012,(30):5+32-5,32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应该拓宽视野,关注国际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积极吸取各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经验为我所用。新加坡南洋女子中学(Nanyang Girls’ High Sch001)是1917年在孙中山先生倡导下成立的一所历史悠久的女子学校,其办学特色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以来以来,我国的一些仁人志士一直在为争取女子接受教育的权利而不断努力,美国的女子教育也进行了不断改革。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西方兴起的女性主义思潮极大推动了各国对女性教育的重视,中国和美国等许多国家纷纷重新审视女性教育的社会角色地位,本文试图从教育内容、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对中美近代的女子教育改革进行比较,以期找到更适合当代我国女子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新加坡的人口政策演变一直与本国的地缘环境、移民情况以及历史发展息息相关。在过去30年间,新加坡经历的最为深刻的社会转变之一就是从一个年轻的、快速成长的高生育率人口国家过渡成为一个生育率长期低下且国内人口增长较低的快速老龄化国家。如何应对已经来临的老龄社会是新加坡政府必须面对的课题。随着新移民的持续涌入,新加坡的人口政策进行了适时的调整,在生育问题方面,政府对国民采取了积极鼓励的政策,以应对日渐老龄化的社会所带来的人口压力。但是政府的政策即使出发点是好的,也往往会引起民意反弹,比如政府针对2030年人口数量及新加坡未来发展所推出的人口白皮书,就在新加坡民众中反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近代新加坡华人基督教的发展与新加坡华人社会的独特性息息相关.新加坡华人社会严重的烟、赌恶习是影响华人教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教会立场坚定地反对烟、赌恶习,反使原已信誉受损的基督教逐渐树立起良好的形象.移民的流动性是影响新加坡华人教会发展的另一独特因素.在华人传统礼俗方面,新加坡华人社会与华人教会均能作出相应的调整,从而缓和了双方的矛盾.而新加坡华人私会党对华人的控制与威慑,则是20世纪以前阻碍华人教会拓展的又一要因.  相似文献   

10.
近代安庆的社会变革与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相同步。影响安庆社会变革和城市转型的主要因素是传统素质、西方影响和政治领导。安庆女子教育产生于清末,既是近代安庆社会变革的必然产物,又是推动安庆社会转型的重要力量。安庆女子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教会女校与自办女学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安庆女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与普及。  相似文献   

11.
赵静 《华章》2011,(36)
本文试探析从清末到民初十年间,国人自办女学的历史进程.清末民初时期女子教育的发展,对近代中国教育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对近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也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2.
《女子世界》是晚清革命派所创办的以女子为读者对象的极具影响力的刊物,女子教育方面的思想可概括为:"兴女学",对女子进行德智体教育;"倡女权",对女子进行男女平权教育;"反缠足",对女子进行身体解放教育;"铸新魂",对女子进行革命教育。该杂志所倡导的一系列教育主张,对于女子增进智识、恢复权利、身体解放和承担民族国家责任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1998年,我去新加坡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学习考察,对该国小学教育的总体面貌、基本特征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并抓住机会,与新加坡孺廊小学结为"姐妹学校",双方约定通过互访互学达到互惠互利.  相似文献   

14.
《女子世界》是晚清革命派所创办的以女子为读者对象的极具影响力的刊物,女子教育方面的思想可概括为:"兴女学",对女子进行德智体教育;"倡女权",对女子进行男女平权教育;"反缠足",对女子进行身体解放教育;"铸新魂",对女子进行革命教育。该杂志所倡导的一系列教育主张,对于女子增进智识、恢复权利、身体解放和承担民族国家责任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柏拉图与卢梭的教育理论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尔》这两部著作里面,他们都分别关注到了女子教育,并论述了各自的独到见解。二者关于女子教育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各有不同的观点,本文分析了二者观点的差异,并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二者的女子教育观中的一些观点,对我们现在反思"女子教育:平等还是依附"这一问题很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双语教育是新加坡国民教育的一大特色,双语教育政策的实施,加强了新加坡各民族间的团结与融合,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本文拟从新加坡的国情入手,分析在其独特的种族、历史等社会背景下,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钟佑洁在《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撰文指出,清末女子留学虽是清末留学热潮中的一小部分,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对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清政府在施行“新政”的过程中,为了培养“新政”所需要的人才,实行了鼓励留学的政策,其中包括女子留学,  相似文献   

18.
新加坡作为亚洲地区重要的现代化国家之一。在短短的二十年里从一个经济落后的小国成为举世公认的亚洲"四小龙"之一,并于1996年步入发达国家的行列,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政府非常重视发展教育。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东南亚华人人口所占比例最高的国家,新加坡的华文教育是整个东南亚华文教育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新加坡从殖民地时代到建国以来的社会发展历程中,新加坡华文教育的变迁深受中国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20.
双语教学是目前我国教学改革的一大热点,但处于探索、实验阶段,而新加坡的双语教育历史久,并取得了成功。我国的双语教学与新加坡的双语教育在目的、环境、师资以及对象等方面的不同决定了我国双语教学的开展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不能完全照搬照抄新加坡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