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感悟采访     
采访是前提和基础,报道是采访的结果。1986年,国际纪录片大师伊文思最后一次访问中国,曾在北京广播学院和电视系老师进行座谈,当回答“在电视的冲击下,新闻电影纪录片和电视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时,他幽默地说: “采访讲话是电视的专利。”在制作电视节目的过程中,我们也深刻地体会到节目的思想、情感、内涵取决于记者深入生活、深入采访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我不在乎钱     
有一道测试题,说是如果你爱上的一个有钱人原来真实身份是穷小子,问你会怎样。A:依然选择和他在一起,因为你不在乎钱;B:离开他,因为他骗你。身边几乎所有女孩都毫不犹豫地选了B,头也不回地离开那个伪装成多金男的穷小子。可是,接下来,第二道题,如果你爱上的那个穷小于其实真实身份是个富家子,你是选A还是选B呢?女友们正面回答的很少,她们全都讳莫如深地笑了。  相似文献   

3.
因为中国没有颁布《新闻法》,所以,法律上没有规定新闻记者到底有多大的采访权限。而对采访对象来说,他的权限却大得要命。他要想将你拒之门外,可以找到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西方记者中流行一句话:“他把你从门口推出去,你要想办法从窗户再爬进来。”这里,笔者根据中外记者在采访实践中的成功范例,总结归纳了几种接近采访对象,敲开拒绝之门的方法,以资新  相似文献   

4.
于舰 《记者摇篮》2004,(1):52-52
一次,同电视台的朋友聊天,谈到拍纪录片的话题,他说的那句电视人的行话,对我触动很大: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你离生活不够近。同理,作为平面媒体记者,时时有稿子不好写、写不出好稿来的困惑,觉得自己报道领域内的好多事情多年来按部就班,倒亏了我这新闻记者。枉自怨天尤人, 却没有在皱着眉头时好好地反问自己:你离生活够近吗?  相似文献   

5.
跟主持人聊天是件轻松的事,不用你费尽心思,他就会很善解人意地讲出你想要问的内容。任鲁豫就是这样一个令人愉快的采访对象,他在接受采访时说:“因为我父亲是语老师,他从小就培养我的表达和朗诵能力。”  相似文献   

6.
马红斌 《新闻界》2000,(3):63-64
一、问题的提出动机 ,是指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 ,并将活动导向某一目标 ,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①记者与采访对象的交往是一种人际传播活动 ,在心理学关于人际吸引的研究中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 ,人在与他人的交往活动中固守的原则是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奖赏。这种奖赏包括6种基本的收益 :爱、金钱、地位、物品、服务、信息等。 ②与采访对象的交往离不开对他的了解 ,而对他的了解 ,又离不开对他的动机的分析。他为什么要花时间接受你的采访?他的动机与你的动机能否统一在同一次采访活动中?如果对方不具备接受…  相似文献   

7.
南行 《青年记者》2003,(10):56-56
老练的记者能很容易地回忆起职业生涯中第一次和最艰难的一次采访,因为他们往往感觉他们被采访对象欺骗、操纵或误导了。一些被采访者社会阅历丰富,他们常常利用自己对谈话的操纵能力来达到把记者当作工具的目的。那么对于记者来说,该如何识破这个策略并反击呢? ●当被采访者把你问的问题拿来反问你的时候,比如问你:“你是怎么想的?”或者“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你可以回答,“我确信我们的读者对您的观点更感兴趣。”  相似文献   

8.
采 访是获得新闻的基本手段 ,不论写作技巧多么高超的记者 ,如果他不是一个卓有成效的采访者 ,他也不会写出好的新闻。最有价值最有独创性的新闻作品往往都是来自成功的采访。总结十几年的新闻采访经验 ,对新闻采访技巧作一简单论述。技巧之一 :采访动机要正确新闻报道要客观、公正、真实。要做到这一点 ,必须把握好采访动机。为某一个人去“吹捧”的采访不宜搞 ;带着“敌意”的采访不宜搞 ;拿了人家钱的采访不宜搞。因为你带着这三种动机去采访 ,就不可能采访到真实、有价值的新闻。为吹捧某一个人去采访 ,那你就可能只看成绩不看缺点 ;带…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不能老是坐在办公室内,要多出去走走看看,把自己投入到生活、工作的一线去,了解生活、工作情况,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与农民拉家常,与工人交朋友,与乡村干部交心。这样,他们有什么事才愿意向你说,有什么问题或新闻线索才愿意向你反映。我写的人物通讯《向厄运挑战》,就是在一次下乡中,与一位农民闲聊中“逮”着的一条活“鱼”。该人物连校门都没有进过,却苦心钻研科学技术,自学了从小学到大学的一些课程,研制出红外线多功能汽车自动安全装置,获得国家专利,并在世界科技博览会上获得金奖,但他只是默默无闻地做事,从不张…  相似文献   

10.
采访是新闻记者获取信息的最基本途径。采访者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和思想,还要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采取灵活得体的交际策略。因为采访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如果你不识眼色,只想强按自己的一厢情愿行事,把对方套进你既定的框框,人家就会不买你的账。一、了解对方的背景信息在正式采访之前,最好就尽可能多地搜集到直接和间接涉及到采访对象的背景信息,包括他的经历、事迹、脾性、文化、喜好、忌讳,以及在单位和家庭里与上下、左右、内外的人际关系,还要知道一些周围人们对他的不同评价和他所能提供材料的范围等。对这些都心中有数,适…  相似文献   

11.
陈雪梅 《新闻前哨》2006,(11):25-25
1998年,白岩松为足球义赛来到黄石,有记采访他时间:在你的采访过程中,哪一件事最让你感动。白岩松立马回答:作为中央台的一名记,如果只有一件事被感动,那我就太悲哀了。白岩松的快速反应,既彰显了铁嘴名记的水平,同时也说明一个有责任感的记,其爱憎是分明的,情感是丰富的,在采访过程中会常常被许多事件和人物所感动。在这个被感动的过程中,记的灵魂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在这个被感动的过程中,记也会变得才思敏捷,笔墨酣畅。如果能巧妙地抓住这个感动来做章,你会得到许多意外的收获。  相似文献   

12.
李坚 《新闻记者》2001,(2):33-34
三 星堆似乎与我有点缘分。三星堆激发了我采访的灵感 ,也点燃了我艺术的灵感。90年代初我曾两次采访三星堆 ,世纪之交 ,我第三次踏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有趣的是第一次与第三次都是来去匆匆。有关三星堆的信息最早是画家章涪陵教授告诉我的。他说 :“李坚 ,你知道吗 ,四川出土了一个与人等高的青铜像 ,时间比秦兵马俑早1000多年 !”我不信 ,但章老师说是确实的 ,只是具体地点他说不清。后来在一次社交场合 ,与文汇报的郑重老师谈起此事 ,他说确实是有的 ,就在四川广汉的三星堆 ,而且他刚刚从那里回来 ,大饱了眼福。于是 ,我便以最快…  相似文献   

13.
记者曾碰到过这么件事:一次,笔者到某企业去采访他们是如何做好对市民的食品供应工作的。一进经理室,坐定之后,笔者发现经理的态度不是很热情,茶没泡,话不多,脸色也不太好。就这么着,笔者问一句他答一句很别扭地采访着。过了一会儿,经理冷不丁地冒出一句:“你这个采访要不要钱?如果要钱,我就拒绝采访!如果不收钱,我就配合你采访!”  相似文献   

14.
彭燮 《新闻天地》2001,(10):59-59
如果你不是一个很精打细算的人,那你一定会问:采访也有成本吗?当然啦,采访就是一个花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过程,不然哪会有稿费?有失才有得嘛。让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小廖接到任务,要到一个菜农家去采访他的种菜经验。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她的花费情况是: 1.出门打车15元。(天气酷热无比,采访地点又没有公车直达,只好打车) 2.车上打了一个电话给采访对象,计2元。(在办公室忘记了一点事,只好再打电话) 3.购买矿泉水一瓶,计2元。(采访的地点在田间地头,肯  相似文献   

15.
最近笔者到一个镇机关了解情况,几次提出想走访一些群众,陪同的镇干部大惑不解地说道:"你采访群众干啥?我给你讲一讲,让办公室给你准备一些材料就行了。"笔者当时就愣住了,但后来仔细一想,他的不解也带有普遍性。我们常常提倡记者要多深入基层采访,但基层在哪儿,  相似文献   

16.
《兰台世界》2007,(1X):56-56
1945年,当罗斯福第四次连任美国总统时,《先锋论坛》报派出一名记前去采访,请他谈一下四次连任的感想。这时,罗斯福没有立即作答,而是很有礼貌地让这位记吃一块“三明治”,记得此殊荣,很高兴地就把它吃完了。但接着罗斯福又让记吃第二块;当记一再推辞并吃完第三块的时候,罗斯福说:“请你再吃第四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2003年夏天,杭州疗养院新闻干事李晓方告诉我,他要把60年前侵华日军冒天下之大不韪,实施惨无人道的细菌战的史实抢录下来,编、出版一部画册,留给后人。我听了,意识到这是个意义非凡的“忧患工程”,意义很不一般,当即表示:“祝你成功!待你成功后,我要写你!”现在.他成功了,于是,我践约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18.
黄瑞 《新闻记者》2001,(12):9-13
李 希光教授 :今天 (11月7日 ) ,岛津洋一教授应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的邀请 ,专程从阿富汗前线赶到这里。为了寻找他 ,我在过去的一个多星期中 ,通过电子邮件与他联系。岛津先生的前线报道队 ,随身配备了微型数码摄像机、照相机、卫星电话 ,在阿富汗边境上对前方进行报道。他每天在距离阿富汗3公里的一个网吧里给我发电子邮件。在刚刚收到我的第一封电子邮件时 ,他说 :“如果我能买到飞往北京的机票 ,我一定到清华大学来给同学讲课。我最迟明天晚上发给你电子邮件 ,告诉你是否能来。”第二天下午 ,果真收到他的电子邮件 ,他告诉我…  相似文献   

19.
“请报道一下李光华吧,他可是把满腔热血倾注于新闻事业的人啊!”岳阳市委宣传部的领导每次来长沙,都一再恳求我们,可是采写李光华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次和他交谈不到5分钟,电话来了,接着便是他抱歉地笑:“我又不能给你时间了。”为了“咬”住他,我坐上了李光华的采访车,一看,  相似文献   

20.
王正明 《新闻前哨》2003,(12):24-25
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中的一个细节,至今在我脑中萦绕:焦裕禄顶着风雪走进一个低矮的柴门,向一双膝下没有儿女的老人问寒问饥,老人问他是谁?他说:“我是你的儿子。” “我是人民的儿子”这也是本文作者穆青从事新闻工作半个多世纪从心灵深处发出的声音,是我党新闻战线上这位德高望重的老领导与人民群众血肉关系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