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研究与评价》2015,(1):73-77,72
该课题采用了点面结合、纵横比较、学科交叉法等研究方法,研究线路是:纵横考察——定点实验——理论探讨——归纳总结,从而研究出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与服务区域经济形成互动的基本规律。研究认为,地方院校与区域经济建设互动是学科建设的长久之策,必须将学科专业体系的构建与地方经济建设对接,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地方高校需要加强学科建设专业一体化建设与服务区域社会发展的互动研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因地制宜,全面探索地方院校学科专业建设与地方区域经济的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2.
地方本科高校不仅在行政关系上隶属于地方政府,而且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其学科建设与区域经济的贴近度越大,获得政府的认可度就越高,也越能显示其生存价值.因此,地方本科高校必须建立能够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学科布局.文章通过对地方本科高校生存特征、学科发展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的分析,提出了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五种取向.  相似文献   

3.
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与区域经济转型适配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建设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能力,但学科建设本身的多维性、滞后性决定了二者并不成绝对的正相关.本文认为学科建设适配性的关键是它对区域经济转型的“合适性”和“有效性”.在学科建设适配性的概念及其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本文通过解析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思路,对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调整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地方高校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的重要场所,其培养出的人才是否符合行业企业的需要,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地方高校必须抓住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积极探索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学科专业产业一体化进程,构建校企合作新模式,努力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满足区域经济增长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三大职能.对地方高校而言,服务社会这个职能主要体现在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地方高校如何与区域经济发展建立起多赢、互补、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已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新乡区域经济发展的分析与研究,并结合区域产业结构布局特点,来探讨新乡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运行模式,从而实现地方高校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能够与新乡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相匹配.  相似文献   

6.
该课题以思辨的研究方法为主,结合高校领导访谈以及院校个案研究,对区域经济发展视野下的新建本科院校转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认为,区域经济视野下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的目标是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转型的主要内容包括:人才培养规格转型、办学功能转型、组织结构转型和资源配置转型等。转型的模式有三种,即"自然催变模式、脱胎跨越模式、中间跳变模式"。转型的路径主要包括: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优化人才培养体系与模式,调整科研服务方向等。  相似文献   

7.
服务地方是地市高校的核心办学理念,学科建设的内容决定了其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属性。地市高校的学科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是服务新农村建设与学校自身发展的结合点和互动平台。从建设新农村与地市高校发展的互动关系,提出地市高校服务地方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构建适合地方发展需要的模式与机制。  相似文献   

8.
江西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应从解放思想观念、吸收高素质人才、提高高校自身实力、争取多方资金支持、推进产学研相结合、谋求责权利的共识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文化逐步成为经济新增长点的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文化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优选择。地方高校文化具有应用型、地方性和开放式等特征,它与区域经济密切关联、相互促进、共生共荣。当前地方高校文化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还存在着互动机制不健全、互动理念滞后、互动内涵单薄等问题。必须要坚持多元互动、互利共赢和特色发展的价值取向,以机制创新为保障提升互动目标,以文化传承创新为导向更新互动理念,以文化产品为载体深化互动内涵,构建地方高校文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参与的全方位互动发展模式,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学科建设的水平直接决定了高校的办学层次和质量。本文针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问题,分析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地方高校的必然选择;并从调整学科布局、强化特色学科、进行学科创新、引进学科人才、增进校企交流等方面探讨了地方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时学科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培养应用型的区域经济学专业人才目标的实现必须有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来保证。在分析区域经济学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人才培养模式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构建了研究型、导师制、订单式、嫁接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在社会当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各个高校正在朝着"社会服务站"的方向发展。切实融入所属区域、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不仅是地方高校有序发展的迫切需求,同时也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于地方高校所提出的殷切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地方合并高校要谋求与区域互动发展,必须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创建:一是着力打造核心竞争力,为区域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二是致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区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三是有力参与社会改造,为区域发展提供思想支持。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重点讨论地方高校图书馆如何培养学科馆员及其发挥他们的作用、并提出学科馆员为学科建设服务的个性化模式.  相似文献   

15.
吉林西部主要包括在吉林西部、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部的三省交界的科尔沁草原与松辽平原相汇处的区域。吉林西部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人才,而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开发又有赖于地方高校,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相关性、互动性。因此,地方高校的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智力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趋明显的今天,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体现。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已经是大学不能回避的历史使命。大学作为知识创新的主阵地,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智力支持、技术动力、决策参考和共同文化基础。在此形势下,各大学如何发挥各自优势,服务各自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并最终与其区域经济形成互动性发展,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这将是国内外许多大学面临的课题。2010年10月15日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了全球环境下的大学区域经济服务和高质量人才培养为主题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论坛旨在汇聚国内外大学的管理者、学者、专家,共享大学在全球环境下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服务区域经济方面的优秀成果和成功经验,探讨现代大学的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服务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本刊刊发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三篇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途径与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是高校的立足之本,是一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高校只有抓住了学科建设这个中心,才能找准学校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本文从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角度在以下五个方面探讨了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途径与方法:一是转变思想观念是实现学科建设的两个改变的必要前提;二是从学科的特点出发是学科建设正确定位的首要保证;三是区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是学科链、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的根本渠道;四是高校学科管理机制的改革是学科链、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的根本保证;五是学科建设发展规划的制定是实现学科建设有效性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国外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过程中,形成了各不相同的互动发展模式,主要有以“威斯康星”为代表的教师与顾问式高校主导模式;以“硅谷”为代表的产学研三结合模式和以“相互作用大学”为代表的地方大学与地方经济共生模式.我国高校在与地方经济的互动过程中借鉴国外经验的运行模式并结合其自身特点形成了自己的互动模式,主要表现为三位一体模式、协同式学习模式和职教合作模式,这三种模式分别适合于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高校,将对高校与地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促进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为我国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受自身独立研发能力的限制,提高地方经济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企业需要高校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文章从区域高校科研工作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的角度出发,时区域高校科研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对任何一所高校而言,学科建设都是非常重要的.学科建设应坚持发展观,提高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密切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的联系,促进产学研结合;形成政府,社会,大学三位一体.尤其吉林地区的经济以化工为主,所以目前高校化学学科建设应以为吉林三大化提供技术和相应的人才为首要目标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