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摘     
人才素质测评的类型人才素质测评是以现代心理科学、管理科学为基础,通过心理测量、情景模拟等客观化方法对人员进行测量和评价,发掘人员心理状况、发展潜力等其它方法难以获得的信息,为企业用人、选人、育人等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工作提供富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人才素质测评的类型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按目的与用途可划分为五种类型:1.选拔性测评。这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经常进行的一种人才测评,以选拔优秀人才为目的。2.配置性测评。这是以人事合理配置为目的人才测评。实践表明,每种工作职位对其任职者都有一种基本要求,当任职者现有的素质合乎职位要求时,人  相似文献   

2.
许多高校在研究生复试中已经开始重视对学生的创新素质考查,但是目前的考查工作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不利于优秀人才选拔.因此,把心理测评、人格理论和企业面试技术引进研究生复试中,建立科学的研究生创新素质测评体系对考生在学术领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进行考查,结合学科(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使选拔标准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相一致,使研究生招生选拔与培养过程成为有机整体,这对科学遴选创新人才,提升我国的创新实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LGD又称无领导小组讨论,作为当今国内外人力资源素质测评的重要方法,不仅用于企业选拔高层管理人才,在面向应届大学毕业生的一般人才招聘录用中,也被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所采用。因此,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锻炼和培养大学生的相关能力素质,帮助大学生了解LGD测评的具体程序和内涵,把握测评目的和测评维度,进而掌握一些应对的方法和技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教学实践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领导小组讨论(LGD)已成为众多外企和大公司招聘,选拔人才的常用测评方式之一.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中,通过LGD的教学实践,学生能全方位掌握并能独立实施LGD测评流程,即从岗位胜任素质出发设计测评题目、围绕岗位构建测评维度.确立各测评维度的测评内容、现场实施测评及评价结果分析等.同时,为了提高LGD的效度和信度,文章对在该环节的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常见问题也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根据企业实际岗位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性人才能力需求开发<人才选拔与测评>课程,从企业实际岗位工作分析出发,依照人才选拔与测评的具体工作过程,将该课程设计为7个学习项目,即工作任务分析与评价、胜任特征评估、履历分析、心理测量、面试实施与评价、评价中心操作和绩效考评,每一项目又依据工作步骤拆分为若干子任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工作技能和养成良好的工作态度.  相似文献   

6.
肖卫 《职业技术》2005,(1):36-39
九、人才素质测试专家 随着人才求职竞争的日益激烈,人才素质测评服务开始走俏,但是目前我国专业的人才测评专家的人数远远不够市场的需求,在未来几年,这种人才将越来越吃香.  相似文献   

7.
董先 《现代企业教育》2014,(10):253-254
本文通过讨论满意度测评的意义、满意度测评的原则、满意度测评的内容、满意度测评的指标体系、满意度测评的方法、满意度测评的应用等六个方面,深入探讨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满意度测评工作,以期对企业选拔人才,学校培养人才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人才测评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最早应用于战争中对军官和士兵的选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大多数国家在选拨飞行员时都要对其进行心理测试。一般而言.培养一名飞行员的费用相当于和一个人的体重差不多的黄金。未经测评的飞行员合格率不足1/3.有的甚至不足1/5.而在测评选拔之后的合格率能达1/2或更高。如此算来,每培养45名合格的飞行员就可节省一吨的黄金。 2005年,北京开通的一家人才测评网站运行7天即有8万人点击该站,80家企事业单位及国家机关成为单位会员,另有200人成为个人会员。 2005年,在辽沈地区高级职员招聘大会上.首次增设了人才素质测评区.由外教,人力资源方面专家等10余名资深人士担任测评咨询师进行现场测评.帮助应聘者找出自己的优势、不足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受到众多应聘者和媒体的关注。 2005年.北京市公开选拔副局级领导干部和市属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选拔就是重点借助了高级管理人才综合素质测评系统。[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高校越来越注重创新型人才的选拔,但在选拔的过程中由于人才测评相对滞后、技术应用不足等原因,造成高校创新人才的测评与选拔出现问题.文章通过建立科学的测评模型,计算出创新人才的选拔权重,以期为创新人才的选拔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一、调研目的 中职教育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的大众教育.为彰显职业教育的特点,通过本次调研收集和分析汽车维修类专业学生的社会人才需求状况信息,了解江苏地区汽车行业以及企业对汽修类专业人才知识、技能、素质要求的变化和趋势,分析出本专业学生应具有的专业能力与素质结构,为中职汽修的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学生就业指导提供信息,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的修订、教学改革提供依据和帮助,提高中职汽修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