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科举制度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应当重新正确认识我国的科举制度,并从科举制度是具有相对先进性的人才选拔方法、科举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教育与政治兴衰起了巨大作用、科举制度对西方建立现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徐梓 《中国教师》2008,(1):28-29
<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官制度。这一制度起于何时,始于何代,学术界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其中主要有起始于汉朝、隋朝和唐朝三种不同的观点。之所以会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几乎贯穿整个封建社会的始终,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诸多方面都有产生过极大影响。其得到的评价也褒贬不一,在选官制度的视野里,我们应全面、客观的审视这项制度,综合其利弊得失,为今所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选官制度史上的一次创举。在屡经更迭的中国封建社会中,科举制度以其"选士公平"的特点得以发展和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成为历代统治者选拔官员的重要手段,并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洋务运动时期科举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洋务运动使科举制度受到冲击,因而不得不有一些变化。这些变化即是西学东渐、社会需求的反映,又是传统思维时新式考试制度的抗拒。尽管这些变化不大。但也为日后废科举立学校的变革作了有限的准备,而且,这个过程也是十分艰难的。  相似文献   

6.
隋朝时,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为历朝所沿用,影响深远。为了帮助同学们加深对科举制度的作用和影响的理解,本文试作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7.
近代西方人士基于西方视角或自身经历,对中国科举制度的考试功能、考试体系、传统教育等进行独特分析。他们肯定科举制度的选拔功能,却对其阻碍教育、耽误人才发展的消极方面深为叹息。他们欣赏科举制度设计的周密,但同时以西方人的身份指责科举考试内容的落后。这些论断和认识对于今天人们研究科举、反思教育,意义尤其深远。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举制度自隋发端,终止于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实行的重要选官制度。这个制度实施一千多年来,对中国的政治走向、社会格局乃至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科举制度产生后的一千多年中不断有变化,隋唐和明清就是我国科举制度产生、发展变化的两个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9.
试论科举制度对传统教育价值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曹正洪 《考试周刊》2010,(41):35-36
科举制度是封建社会重要的选官制度。主要内容是:人们通过自愿报名,参加不同级别和科目的考试,由主管机构根据各人的考试成绩,选取人才,委以不同的官职。自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建立到清光绪三十一年废除(公元598—1905年),沿行一千三百余年,几乎不曾断绝,为历代王朝选取了大量官吏。因此。了解它的发展简史。对于了解封建社会中后期的官吏构成、社会时尚、思想和行为方式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言语过滤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说话人识别方法——言语过滤识别。有别于传统的说话人识剐方法的是,言语过滤识别方法分为四步:(1)提问式问答;(2)语义校验;(3)语料过滤;(4)声纹比对。言语过滤识剐方法通过语音识别方法部分过滤了复杂背景的影响,提高了说话人识别的性能。此外,言语过滤识别在辩认“活体声纹”方面有先天性的优势.通过合理设计提问问题和时问题答案的校验,可有效防止冒用者:  相似文献   

12.
《左传》选篇《郑伯克段于鄢》(见隐公元年)中的"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一句。历来对"聚"的解释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认为"聚"是聚集粮食或粮草;一种认为"聚"是聚集民众。本文从各种文献角度考察,得到"聚"为聚集粮食或粮草的意思。  相似文献   

13.
在大陆法系各国民法中,赠与都是重要的有名合同。由于赠与作为合同及无偿性的特点,使得各国在法律制度的设计上以优遇赠与人为基础,形成有关赠与合同分类、性质确立、权利义务分配紧密联系的制度体系。尽管立法目的一致,但在制度上却体现了多样性。明确赠与合同制度体系中的逻辑联系,明辨我国《合同法》中赠与合同的制度设计,以利运用。  相似文献   

14.
如何认识企业新闻策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企业新闻策划在媒体和企业中非常活跃.但对其进行理论层面的研究还相对薄弱。本文试图从企业新闻策划的内涵、企业新闻策划的优势以及企业新闻策划的运作原则几方面稍作阐释,以期使企业新闻策划能更规范、更有效地为我国新闻事业和企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人类的解放和自由是有条件的,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技术实践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具有根本性的意义,技术上的每一次进步,都是人类迈向解放与自由的一步。现代技术正在为人类开拓着多种可能的解放之路,主要表现为:摆脱种种危机的技术,筑牢自然解放的根基;改变生活方式的技术,探求社会解放的新路;开拓生存空间的技术,踏上空间解放的旅途;改变发展方向的技术,感受基因解放的自由。  相似文献   

16.
“中国崛起”是21世纪初世界最显著的地缘政治变化之一。西方国家对中国崛起的可能、困难、影响等的认知和反应,将直接塑造中国崛起的战略环境,从而影响中国能否最终顺利崛起。  相似文献   

17.
柯灵先生继承了深厚的古典文学传统,他的散文《巷》风格典雅清丽,婉约细腻,自成一格。张培基教授凭借自己对中西两种文化、英汉两种语言的透彻的理解和娴熟的驾驭,让人以另一种语言欣赏到小巷的美。通过文化信息处理、抽象名词应用、淡化手法、得体选词等技巧再现了《巷》的英译文的审美体验,展示了散文翻译的艺术。  相似文献   

18.
Lakoff理想化认知模型与Goldberg构式语法论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语法分析大多是从词汇的语义、语法功能和形式等出发来研究的,对语法现象的分析常常是从主要组成成分入手。在这一点上,分别由Lakoff和Goldberg提出的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与构式语法理论跟当前的主流理论一生成语法理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后者忽略不同形式之间的语义差异,认为语言形式是独立于语义或话语功能而独立存在的自足系统,对“核心语法”中那一部分简单、规则、普遍的语言形式的研究就可以揭示语言本质。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与构式语法理论则特别强调语言的认知语用理据,非常重视所谓语言功能与形式的整体性理解,是语用研究领域中的两大创新。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多元智能观的教学设计要素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元智能理论(Multi-Intelligences)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全世界盛行的教育理念。本文依据多元智能理论的观点来重新审视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并提出了对学生发展与教师角色、课程内容与资源运用、学习过程与教学模式以及学习结果与教学评价等要素的再认识及整合设计问题,以便能使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