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音和推理是影响学生英语听力理解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听力材料中的一些具体例子来说明语音和推理对学生听力理解的影响。同时指出:通过选择适当的听力材料和了解英语国家背景知识的方法,来增强语言加工能力,提高语音和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实验选取了"圣诞罐"(访谈)和"萨满文化"(新闻报道)两个学生最不熟悉的话题来作为听力材料。结果表明:先前知识对两种话语类型听力理解均有显著促进作用,实验组和控制组听访谈的成绩均好于新闻报道。这些发现对英语听力教学具有启示意义,教师在听力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先前知识来提高听力能力。  相似文献   

3.
听力理解作为最基本的语言技能之一,一直是我国英语学习者的弱项.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学习者遇到的听力障碍,有时并非语言知识的问题,而是忽略了与听力材料密切相关的背景知识,即图式知识.本文介绍了图式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对听力理解的再认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图式理论在听力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以期扫除听力理解过程中的障碍,加速听力理解过程.  相似文献   

4.
英语教学中,有人总认为,听力教学不难,简单的说就是听力测试:“放音——做题——对答案”三部曲。这种听力课,老师的角色就是测试监考员。然而,听力考试时学生解题程序是,先看要回答的问题及备选答案,然后再听录音材料。这个程序不符合实际生活的交流情景。这样做只是应试的需要,不利于真正交流能力的培养。科学地讲,听力课作为一门基本技能训练课,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级、训练阶段、深化阶段。(一)准备阶段:预设语言环境精心选择听力材料,给学生提供上、下文背景知识和说话人的语言特征,激活学生的词汇和相关知识,以此来扫清语言文化…  相似文献   

5.
听力教学,从宏观的确定目标到具体的选择内容,教具和练习方案的实施都必须经过充分的酝酿和准备。特别是在听力教学活动的设计上,要合理安排,选择听力材料,要体现由易到难,练习形式多样的特点。对于有些听力材料,教师要准备介绍必要的背景知识,提供必要的辅助材料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那么该怎样进行听力教学和听力活动的设计,本文就针对这两个问题将整个听力教学设计为三部分即听前,听时和听后活动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本论文研究了中国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听力焦虑与听力成绩的关系。本研究对来自上海大学的114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进行调查,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得出非英语专业本科生普遍存在英语听力焦虑问题,并且听力焦虑与听力成绩呈负相关。本研究还分析了焦虑产生的原因是来自于听力材料、听力材料的背景知识、听力环境、听力语速、学生听力技巧。  相似文献   

7.
当前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着听力材料单一、教学方法机械、听力教材难度偏大、学生语言知识基础薄弱等问题。教师在听力教学中要联系教材,精心选择听力材料,设计多样化的听力活动,运用多样化的测试手段,从而提高学生的听力。  相似文献   

8.
杨玲 《考试周刊》2010,(21):115-116
在听力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听力水平适当调整听力材料的难易度。教师既可通过增加相关信息,设计练习或采取抓要点、舍细节等方法降低听力难度;也可采用精听或听说.甚至与表演相结合的方法增大听力难度,通过多种手段来巩固所听的知识。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行为,听力教学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一个理解上的误区:以为在听力课堂上,教师就是听力材料的翻译者、录音设备的操作者、个别词汇的解释者;学生只是听力材料的被动接受者。听力教学也因此无法实现师生之间应有的信息交流和情感交流。本文从理论上叙述了听力理解过程.认为听力课不是传统意义上对学生进行的单纯听觉刺激及简单的反馈.而是学生情感的输入、背景知识的提取、目标语在大脑中的储存和预演以及积极输出的过程。因此,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也应该是多重的。  相似文献   

10.
听力过程是一个语言学因素和心理学因素交织在一起的、主动积极的心理语言过程。大学生的听力学习受到听力方法和技巧、听力课程的学时、英语基础、听时状态、文化背景知识以及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在听力练习过程中,大学生应选择难度适中的听力材料,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摒弃边看边听的习惯,注重学习方法的提升,如精听与泛听相结合、听与说相结合、做听力笔记、抓住关键词等,以提高大学生的听力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