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提取的分析,认为准则制定部门应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出台做进一步的规定或相关解释,以规范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相似文献   

2.
固定资产是企业资产的主体,固定资产减值对企业的利润有着重要影响。2001年11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以及2001企业会计制度,都对固定资产减值做出规范。2006年2月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在现行准则基础上,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并结合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实践,对固定资产减值做出了更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3.
准确理解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累计折旧的涵义,是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累计折旧会计核算的基础。应熟练掌握固定资产折旧的新规定,及时调整核算方法,充分披露与之相关的信息,不断规范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核算。正确界定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累计折旧的核算范围,对减值准备与会计实务核算具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固定资产减值会计符合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有利于企业规避经营风险。企业要合理使用固定资产减值会计必须拥有优秀的会计师、建立成熟的资本市场。固定资产减值会计的账务处理包括固定资产减值的处理、已减值固定资产价值回升的处理等。  相似文献   

5.
浅谈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会计核算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军  昝波 《华章》2009,(21)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共同作为固定资产的减值存在,成为固定资产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财政部新颁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按照谨慎性原则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不高计资产、不低估费用,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利益.本文拟从其两者的性质、核算范围、核算时间、计提方法、计提基数、纳税影响和帐务处理等七个方面阐述其间虽有不同,但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以求正确反映固定资产的现实价值,按照谨慎性原则规范操作.  相似文献   

6.
沈平 《中国科教博览》2004,(9):82-83,71
固定资产减值是固定资产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固定资产折旧共同反映着固定资产的现时价值,但两者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固定资产是否减值是根据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与其帐面价值孰低来判断的,因此关键是确定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如果计提固定资产减值的各种因素发生变化,那么固定资产减值就需要转回了。  相似文献   

7.
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要求计提有关的减值准备,大部分资产的减值准备是其所对应资产的唯一减项,只有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与累计折旧共同作为固定资产的减项存在的。而在实践中人们往往认为计提折旧就是为了避免固定资产发生减值而采取的一种办法,因而再对固定资产提取减值准备会发生重复。  相似文献   

8.
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企业应当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大于其账面价值时,则以前已计提的减值损失应当转回,但转回的金额不应超过原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且转回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不应超过不考虑计提减值因素情况下计算确定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本将探讨在不同情形下固定资产可转回金额的确定及账务处理。  相似文献   

9.
该文通过对会计制度中资产减值必要性的分析,提出资产减值存在的问题,并以固定资产为例,分析说明资产减值问题的原因所在,从中提出了几点思考,希望通过会计制度操作上的改进、会计人员技术上和思想上的提高,法律制度的健全,进一步规范企业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0.
新的《企业会计制度》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要求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大部分的减值准备是其对应资产的惟一减项,只有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与累计折旧共同作为固定资产的减项。为了在实务中能正确核算和反映固定资产项目,有必要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以求协调好这两个科目的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