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位在人们心中从来就不是单纯的空间概念,它跟人们的思想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日常生活等息息相关,在后世文明中方位词有丰富的文化意蕴,这种渗透、隐舍在汉语词汇中的文化现象,不仅表现了汉民族生存发展的地理环境特点,而且也表现了汉民族社会人际关系和习俗等特点。本文试从考释方位词“东”字来追寻其发展的文化脉络,深层认知民族的传统文化、心理特征、思维特点、认知特点、生活方式、生产活动。  相似文献   

2.
"喻人词语"在本文中指现代汉语中通过隐喻或转喻方式而具有表"人"语义指向的词语。审美意识指在审美中意识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种表现形态。本文引入了认知语言学的隐喻与转喻理论,采用广义的文化定义,通过对汉民族审美意识的分析,探讨了现代汉语喻人词语所折射的汉民族的社会心理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3.
汉字是汉民族文化的结晶和载体,是民族文化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它构成人生存的重要文化环境,直接塑造了文的文化心理.汉字“天”本指人的头部和天空,又引申为自然界和人类的主宰,最后虚化为人类情感的寄托方式.本文通过分析汉字“天”的词义演变过程,揭示汉字的文化意蕴,反映汉民族的文化心理趋向.  相似文献   

4.
数字文化在汉民族文化中具有很强的独特性,本文从汉语语音特点、汉民族文化特点、汉民族的心理特点三方面分析了双数在汉民族文化中所蕴含的祝福吉祥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汉语是汉民族的重要标志,它承载着汉民族悠久而丰富的文化信息。但汉语方言众多,分歧很大,加之长期以来形成的重视“书同文”而轻视“语同音”的传统,使得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和统一(主要指口语)在近代中国以前的进程十分缓慢,而且是处于一种不自觉的状态中。  相似文献   

6.
“十八”作为数词具有表数功能,用于确指时表示具体的数目,用于概指时则夸饰数量多、大;除此之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八”与宗教、哲学、汉民族思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中蕴含着文化,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也得益于语言。汉语习语作为汉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汉民族文化主要从汉民族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个层面对汉语习语进行渗透。  相似文献   

8.
汉语是汉民族的重要标志,它承载着汉民族悠久而丰富的文化信息。但汉语方言众多,分歧很大,加之长期以来形成的重视“书同文”而轻视“语同音”的传统,使得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和统一(主要指口语)在近代中国以前的进程十分缓慢,而且是处于一种不自觉的状态中。  相似文献   

9.
广告语言必须与文化环境相适应,汉语广告语言根植于汉民族文化环境中,因此必须适应于汉民族的文化传统。当今地产广告在文化世界中的偏离,一方面表现在对汉民族传统历史文化与古典文化的偏离,另一方面表现在对汉民族传统哲学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偏离。  相似文献   

10.
物色词是指以物体本身为命名依据来反映色彩的词。它们命名理据的具象性、结构方式的和谐性和体系关联的系统性,能够真实反映汉民族深层次的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11.
英汉民族在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等内隐文化上的不同深刻影响着各自的语言结构。从整体上看,汉民族注重综合性、直观性、辨证性等思维习惯,客观上形成了汉字的形音会意表征特性,属表意文字;而且由于汉字具有更突出的概括性,就使其造词功能极强。英语民族注重个体性、分析性的理性思维习惯,客观上形成了英语单词的拼音文字发展方向,其形只写音不写意,是线性文字;同时英语单词具有表意的具体性,造词能力不强,因此英语词汇的需求量很大。  相似文献   

12.
词汇是语言的最小单元,语言是在一定的文化土壤中产生发展的,词汇自然也深受文化背景的影响.在古代汉语词汇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汉民族文化的深刻印记.要了解汉民族文化,古代汉语词汇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正确认识汉民族文化与古代汉语词汇之间的关系,可以挖掘汉民族的文化心理.基于此,从汉民族文化的核心思想说起,探讨古代汉语词汇与汉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以期在了解汉民族文化的背景下更好地掌握古汉语词汇.  相似文献   

13.
廖贞 《现代语文》2007,(9):65-67
方言是因地域之间的隔阂而形成的语言变体,一般所谓的方言,指的是地域方言.汉民族有悠久的历史,众多的人口,分布在广阔的地域,汉语在历史上形成了多样、复杂的方言.与此相应地,汉民族文化也包含着许多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战争、割据所引起的社会分裂,动乱和灾荒所引起的人民的迁徙,是形成方言的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14.
言语修辞活动中,浸染着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汉语修辞活动中折射出汉民族具象、整体、联想比附的汉民族思维方式,含蓄、谦让、以和为贵的汉民族文化心理,复杂、多样、异彩纷呈的汉民族地域风俗.  相似文献   

15.
闫德胜 《现代语文》2014,(10):46-48
一、小引 汉语是汉民族文化的载体,透过汉语可以窥探汉民族的文化特征和心理特征。反之,通过探究汉民族的文化特征和心理特征,便可揭示汉语词句段篇的语法特点。汉民族是重和谐的民族,自古以来人们恪守着“和为贵”“和衷共济”“天时地利人和”“中庸之道”等行为准则。“汉民族这种和谐心理素质表现在政治生活、民情风俗、日常生活以及语言结构等方面……这种和谐心理素质对汉语的词句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体现出汉语的和谐性、词句结构排列的匀称性……而且只有匀称才能和谐。”可见,我们汉民族语言,实质上是和谐汉语。  相似文献   

16.
王凤姿 《考试周刊》2011,(25):28-28
本文从汉字的角度,对汉字与汉民族文化心理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汉字的创造及其构形特点,反映出汉民族文化心理对汉字的规范和制约作用;汉民族思维方式、认知模式特点及汉字的大一统文化功能,折射出汉字对汉文化心理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从色彩词“白”看蒙汉民族文化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族尚白,把白色视为圣洁、吉祥和善良、美好等的象征;汉民族厌白,在汉民族传统文化里,白色是不吉利的象征。这主要是由于蒙汉民族的生活环境、文化类型、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语言与文化关系十分密切,本文主要以蒙汉民族语言中色彩词“白”作为视角,来透视隐藏在两种语言背后的蒙汉民族文化的异同。  相似文献   

18.
李成 《教书育人》2008,(2):65-66
中西文化是一个笼统的概念。中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本文所说的中国文化暂指汉民族文化。西方文化更是个模糊的概念,即使我们把西方仅理解为西半球的欧洲、北美,也仍然包括很多特色各异的民族文化。为便于与中国文化作比较研究,本文中的西方文化限指北美、西欧文化中带共性的核心部分。  相似文献   

19.
汉语是汉民族共同创造和使用的一种语言,在其产生、发展和变革的过程中深深地带上了汉民族文化心理的烙印,汉民族传统的思维心理、文化心理已不自觉地渗透到汉语中。今天,我们分析这种语言,无论是在语音、文字上,还是在词汇、语法上,无不充满着鲜明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20.
研究汉民族文化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可以通过研究语言来实现。汉语词汇的丰富多彩反映了汉民族文化的发展轨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谦恭有礼的文化传统;2.汉语词义与文化的演变关系;3.汉语构词的变化与汉民族文化的变迁;4.汉语中的外来词与汉民族的对外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