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动员在激烈的竞赛中不仅是技战术的较量,也是心理能量的较量。击剑运动员怯场心理的产生是多因素的,有比赛经验、动机、个性特征等方面。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手段进行心理训练。  相似文献   

2.
审美心理定势、创作动机看似两个独立概念,但是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它们是互动的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文学创作之中.创作主体的心理定势对创作动机有制导的作用,与此同时,创作动机还能激活心理定势.  相似文献   

3.
教师是新一轮课改的实施主体,教师在课改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但教师作为一个有目的、有理性的能动主体,对课改能否积极参与、参与的程度如何、参与是否持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动机所决定的。影响教师参与课改内动机的因素有教师文化、个体心理特质、教师的价值追求等。提升教师参与课改动机,必须要采取赋权策略、增能策略,要让教师成为评价的主体。  相似文献   

4.
辛弃疾人生阶段、人生阅历、所经历时事不同,词作表现的思想和情感也颇不相同。本文从创作心态、创作动机着眼,从其三首词作来看其不同人生阶段的不同感受、志向和心路历程;也是以辛弃疾为个案,探讨不同阶段词人的创作个性、创作心理,使我们对其词其人的认识有个飞跃和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5.
心理能量是指机体发动和维持活动的心理能力、驱力及其强度,高技术战争条件下部队机动训练要求作战主体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而心理能量的发动和维持就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本课题以测试研究法对某学院参加“千里野营拉练”机动训练的军体专业学生进行研究,发现被试的心理能量水平普遍偏高,同时心理能量耗竭水平随机动训练负荷的加大而呈起伏性变化,不同机动训练状态中,徒步强行军心理能量耗竭水平最高,因此,作战主体必须掌握调节心理能量水平心理技术,以形成适宜的心理能量水平。  相似文献   

6.
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刘勰指出了神思与虚静的关系——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第一次把创作主体心灵的虚静引入文学创作构思中。虚静状态,是创作主体进行构思的心理条件,也是创作主体的一种境界。这一观点启发了后来的意境说,对后世文学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植根于传统文化的中国古代绘画艺术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对情理和谐、情物相应的追求,在创作中自然而然地学会注重心理的和谐、注重“美”与“善”之间的相似,强调主观表现和抒情等偏于创作主体的因素,从抒发主观意志开始,凭借“意会”和“直觉”这些精神和心理的感悟力去创造形象,最终实现个体意志与客观规范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自我决定理论从三大基本心理需求出发,探索外在动机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强调外在动机向内在动机的转化,形成自主定向,促进个体发展。本文将自我决定理论引入高校就业教育,探究自我决定理论视域下的高校就业教育传导机理,分析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就业教育存在的主体协同教育作用低下、就业教育缺乏长期性和延续性、教育内容和形式单一等问题,提出突出大学生主体地位、激发自主动机、加强外部环境建设、引导动机内化等高校就业教育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现实经验告诉我们:只有道德认识、道德思维是不够的,道德教育只有激发主体的内在动机、内在生命体验,让学生在各种关系中产生、积累、孕育情感体验,才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道德能力。道德情感则是达成道德能力的基本要素之中最强的粘合力、催化剂。有了道德情感的参与,等于增加了一个新的心理动力和中介环节。有了道德情感的动力性中介,道德认知和道德意志之间的结合才最紧密,道德意志才能变成学  相似文献   

10.
动机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机一直是心理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可以说自从有人类以来就有动机的存在。笔者论述了西方 4种传统的动机观点、有关人类动机研究的两种隐喻———人是机器的比喻和人是神的比喻、5种有关的动机论题 ,并对有关的动机理论前景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11.
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教师的体育课堂教学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当前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开展要以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为参考依据。体育动机和体育态度是构成体育教学的重要心理基础,对体育教学效果会产生重大影响。据此,本文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通过对所抽样的贵州省6所高校在读大学生体育动机和体育态度的调查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12.
意符即意象符号,它是形象思维的媒介。文本前的意象功能表现为“译码”,是把客观的物象内觉化为主体的心理意象。文本中的语象功能表现为编码,是把心理意象转化为语言符号。文本后的意象功能体现为译码,是把客观的语象译解为主体可以接受的意象。相对于这三个阶段的思维机制是发散式思维、倾向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  相似文献   

13.
文学艺术作为人类审美意识的物化形态,是审美客体(社会生活)和审美主体(作家)相互交融的产物。它不仅再现对象的本质,同时又表现“人的本质力量”。现实生活只有当它进入作家的视线,为作家深切感受、体验和理解,并有独特的发现,才能成为创作的起点。否则,现实生活对于他来说,只是游离于文学艺术之外的客观存在。因此,在考察文学艺术创作时,不但应当视客体的研究,而且更应注意创作主体的研究。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文学艺术创作活动,是创作主体的多种心理机制协调运动的过程。其中情感和想象两种心理因素在创作中表现得最为活跃…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人们力求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原因。而动机是导致人产生具体行为的内部驱动力。在体育活动方面,动机则是促进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观动因。兴趣和动机引导着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必须首先激发其兴趣,引导其动机,因势而利导,才能使体育教学真正有所成效。  相似文献   

15.
鲁迅与茅盾在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时,在其价值取向、审美取向、理论与创作的侧重点、艺术视野诸方面均显示出鲜明的个体差异性。这是主体自身文化心理结构与客观社会——文化语境双向互动的结果。正是这种个体差异性,使得鲁迅与茅盾的文学创作分别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风格殊异的现代现实主义与革命现实主义的传统。  相似文献   

16.
刘泽如教授认为,主客观矛盾法则是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根本法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人的心理、意识的唯一正确的说明。因此,它应当是科学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他根据这一理论,提出改造心理学的问题,为建立科学的心理学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一、主客观矛盾法则与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主观,指人的心理、意识,是客观的反映。客观,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的东西,即客观存在,是心理、意识所反映的对象。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对这两个概念的科学规定。传统心理学把产生心理、意识的大脑神经活动叫做“客观”,是错误的。大脑神经活动是心理、意识的生理基础,是心理、意识赖以产生和存在的物质,不是心理、意识反映的对象,所以不能把它叫做“客观”。否则便会取消了主观与客观的反映和被反  相似文献   

17.
分量重的考试 ,既对教师、行政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产生正面的影响 ,也产生负面的影响。消除考试负面影响的有效途径 ,在于提高考试的信度 ,而作弊是影响考试信度的最重要因素。导致作弊的心理动机是多方面的。我们应根据不同的动机采取不同的对策 ,并以此来改进我国的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动机和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探讨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本能动机和社会动机 ,指出社会动机包括自我同一性、亲和动机、成就动机和权力动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是高校教育忽略了大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心理需要 ,从而激发了网络成瘾的心理动机和行为。建议从加强自我管理和学校管理两个方面来关注大学生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9.
孙犁小说创作理论中自然观的核心是与“真”这一范畴相联系的。孙犁小说创作继承了传统美学的审美心理 ,开拓了多样的审美空间 ;打破了传统小说“无巧不成书”的观念 ;强调作者个人的主体性。孙犁创作的自然观对当今作者严肃认真对待创作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学好一门学科的关键,是引发内因动机的重要手段.有了兴趣,才能有力地调动学生深入学习的动机.那么什么是兴趣呢?所谓兴趣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探索自然的心理倾向.他就像一块巨型磁石,吸引着人们努力奋斗.对学生来说,兴趣尤其重要,有了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牢固地掌握知识,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是这个道理.反之学生就会产生厌学心理和消极情绪,这样老师讲得再多,也不会有满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