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鹏 《科教文汇》2007,(4S):130-130,134
需要是人类一切行为活动的源泉,犯罪行为也不例外,需要在犯罪行为的产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具有无限性和受限制性,需要结构的不合理发展,满足需要的方式的反社会性必然导致犯罪。  相似文献   

2.
目的犯是指以某种特定犯罪目的作为犯罪构成特殊要件的犯罪.犯罪动机是指刺激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某种犯罪目的之内心起因.犯罪目的是指犯罪人通过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某种危害结果的希望和追求.动机的作用是发动犯罪行为,回答的是犯罪人为什么实施某种犯罪行为.虽然目的也可以推动人实施某种犯罪行为,但是动机是更为内在的、更直接的因素.日的犯的目的应是特定犯罪目而不是一般犯罪目的.  相似文献   

3.
在犯罪心理学中,累犯行为是指已经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人继续重复进行的犯罪行为.近年来,重新犯罪率逐步上升,基层法院审理的刑事案件中累犯的数量及累犯占刑事被告人的比例都在不断上升.本文主要就是分析累犯犯罪的心理原因,然后提出几点预防建议.  相似文献   

4.
关于何种行为能成为先行行为引起其后的作为义务的问题刑法理论学界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做为先行行为引起作为义务尚且不是很突出,但是对于犯罪行为就存在一个两难的选择,一方面连违法行为都能引起作为的义务,难道犯罪行为却不能?另一方面如果肯定全部的犯罪行为都能引起作为义务的话那么就会出现故意伤害的犯罪人难道负有把被害人送进医院抢救的义务?否则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因此本文着重讨论的是犯罪行为能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的先行行为以及在何种条件下能成立.  相似文献   

5.
杨宪林 《内江科技》2004,25(4):78-78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任何一个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都要经历一个由个性、道德败坏到犯罪心理形成的过程。犯罪心理支配犯罪行为,而犯罪行为则是犯罪心理的外部表现形式。尽管孩子可以一时掩盖自己的某些心理,甚至作出一些与内心活动不相符合的外部假象,但总不会长久,只要留心观察,总是会发现一些蛛丝马迹,进行早期预防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需要家庭与学校密切  相似文献   

6.
对如何解决暗中故意帮助他人犯罪行为的获罪依据的各学术观点进行了商榷.  相似文献   

7.
由于刑法谦抑性和犯罪社会危害性评价的共性,判断某一民事违法行为是否为犯罪行为除了社会危害性程度判断标准外,立法者还要衡量多种因素,如国家需要、法制文明、刑法成本、社会效益等因素。民事违法的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的社会危害性在量不完全是一个递进的关系,而带有一定交叉关系,也就是刑民分界关系并非非此即彼。对于一个民事违法行为在刑法上被评价为犯罪行为后,并不能因此在逻辑上推断其丧失了民法上的评价必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犯是指以某种特定犯罪目的作为犯罪构成特殊要件的犯罪。犯罪动机是指刺激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某种犯罪目的之内心起因。犯罪目的是指犯罪人通过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某种危害结果的希望和追求。动机的作用是发动犯罪行为。回答的是犯罪人为什么实施某种犯罪行为。虽然目的也可以推动人实施某种犯罪行为,但是动机是更为内在的、更直接的因素。目的犯的目的应是特定犯罪日而不是一般犯罪目的。  相似文献   

9.
为什么一些案件要由检方代表国家向犯罪嫌疑人提起诉讼,而另一些案件则要当事人自己起诉?如果发现盗窃、杀人、放火等犯罪行为,不需要被害人或者家属起诉,检察机关会主动代表国家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即公  相似文献   

10.
如今的互联网中充斥着隐藏巧妙的骗子和层出不穷的犯罪行为,网络世界已经濒临失控。惟一的拯救办法就是重建互联网秩序——而且,这一次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能免疫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系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关于何种行为能成为先行行为引起其后的作为义务的问题刑法理论学界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做为先行行为引起作为义务尚且不是很突出,但是对于犯罪行为就存在一个两难的选择,一方面连违法行为都能引起作为的义务,难道犯罪行为却不能?另一方面如果肯定全部的犯罪行为都能引起作为义务的话那么就会出现故意伤害的犯罪人难道负有把被害人送进医院抢救的义务?否则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因此本文着重讨论的是犯罪行为能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的先行行为以及在何种条件下能成立。  相似文献   

12.
人的犯罪意识来源于社会,社会环境塑造了人的犯罪意识,使人成为潜在的犯罪人,从而完成一个犯罪行为的形成过程。犯罪行为是行为人主观意识对客观环境的反致行为。  相似文献   

13.
邹贺  李梦佳 《百科知识》2021,(24):33-34
合适成年人在场制度是我国刑事司法制度对未成年犯罪者进行特殊保护的具体体现之一,具有宝贵伦理价值,但当前运作存在形式化问题.本文总结该制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结合社会工作专业伦理价值,探讨社会工作者担任合适成年人角色的优势和意义.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行为.作为社会中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未成年人正经历着身体与心理的剧烈成长变化,心智未臻成熟,易产生初级越轨、犯罪行为.由于未成年犯罪者的特殊性,各国均出台相关法律,对其合法权益进行保障,合适成年人在场是其中得到广泛认可和运用的一项制度.  相似文献   

14.
拐卖儿童是一种践踏人性、蔑视人伦、危害个人、家庭、社会的严重犯罪行为。拐卖儿童犯罪行为的产生有众多因素;从制度到高科技进行系统性的预防打击、救助建设。当下大数据互联网时代为严厉打击和防控拐卖儿童犯罪行为提供了科技保障。论述指纹、DNA、身份证等大数据采集在交通运输、人口流动中的预防儿童拐卖机制的社会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主观恶性是体现犯罪人行为恶劣程度的指向标之一。本文主要试图从主观恶性方面切入,讨论法官量刑的技术途径之一——主观恶性对量刑的影响。包括犯罪行为之前、犯罪行为实施过程中和行为结束后三个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6.
犯罪是一种社会现象。司法实践中,大多数犯罪是由个人单独实施的。然而犯罪行为中也存在多人犯罪的案例,即为共同犯罪。共同犯罪是一种复杂的犯罪行为,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近年来,随着国际局势的波动,有组织有预谋的犯罪行为日益增多,对社会的稳定和公众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恶性程度极高。因此,明确共同犯罪的基本条件、身份认定和量刑标准对于分析共同犯罪的行为起到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选择性故意,是指犯罪行为实施者本身具有多个犯罪故意,而具体何种故意符合犯罪构成中的构成要素条件,要看行为者在实施犯罪行为时的选择。本文将从传统的犯罪故意理论入手,结合诸家学说,最后得出选择性故意,这一理论概念。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民航事业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民航运输为国内的人民出行以及货物运输带来了较大的便利,进一步的促进了我国航空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在民用航空运输行业不断进步与发展的道路上常常会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例如一些不法分析对民航的正常运输进行破坏等犯罪行为。这些犯罪行为对民航乘客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同时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本文通过对当前民航运输中防空事业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介绍,同时对如何保障民航空防安全的有效措施与对策进行了分析,对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促进航空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犯罪行为是在具备犯罪心理和我和机遇两大要素时才可能发生,而且犯罪心理的形成是有一定规律和过程的,犯罪机遇也受社会及自然因素的制约,因此,对犯罪行为的发生的犯罪心理的形成进行科学的心理预测就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的犯罪行为也滋生蔓延,利用计算机系统作为犯罪的工具或目标的案件在司法实践中己经越来越多。而要想解决计算机犯罪问题不能仅仅依靠单纯的技术手段,更加需要依靠包括刑法等法律法规的法律控制。从分析我国计算机犯罪立法中的缺陷入手,并就计算机犯罪立法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