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优秀男子竞走运动员个性特征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Cattell-16PF量表对优秀男子竞走运动员的个性特征进行了测量与评价。通过分析及与大学生、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的比较,揭示优秀男子竞走运动员的个性特征,为竞走的选材和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个性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我国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16项个性因素进行测试,对他们的个性状态作出诊断,并与优秀男篮运动员和男大学生16项个性因素的差异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我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16项个性因素具有典型的项目特征和很强的一致性,他们个性特征的总体状态具有乐群聪慧、争强好胜、情绪稳定、勇敢自信、进取创新的特点,同时亦反映其缺乏吃苦耐劳、意志品质较薄弱、有时易冲动的个性特征。我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与男篮运动员相比,在乐群性、幻想性、怀疑性、忧虑性和紧张性等个性因素存在着显性和非常显性差异,说明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更为乐群随和、沉着自信和情绪稳定。与普通大学生相比,男子乒乓球运动员表现出更为乐群开朗、情绪稳定、冒险敢为、精明能干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身体条件对运动员取得成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准确了解我国现阶段优秀游泳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把握其变化规律,为提高我国男子自由泳水平和游泳运动员的选材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男子优秀自由泳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各部分指标进行研究。当前,我国男子自由泳运动员身体形态呈现:身材高,臂展长,手大、脚大,体脂含量少,身体呈明显的“倒三角”,流线型好,身体强壮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我国优秀男子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燕 《体育科学》2004,24(5):22-23,26
对我国9支优秀男子排球运动队共计117名运动员进行了运动损伤的调查及病因分析。发病率列前4位的运动损伤依次为髌骨劳损、腰肌劳损、肩袖损伤、踝关节扭伤。损伤的主要原因为:训练缺乏科学性、身体机能不佳、训练水平不足、心理状况不良等。指出运动损伤重在防治,应从运动训练学方面、组织管理学方面、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综合抓起,最大限度的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采用运动生物力学分析、对比分析、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蹦床运动员陆春龙与董栋813〈起跳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完成813〈时以一定的入网角触网;蹬伸从“最佳登伸”时刻开始达到“人网合一”的最佳效果;到压网最低点时压网要充分;离网时以一定角度离网,带臂要对称,头部要梗直,向前上方挺髋拱膝上体有一定范围的后倒,避免出现起跳网上转体现象。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2009年全国龙舟锦标赛、中华龙舟大赛总决赛、2010年亚运会全国选拔赛中各单项前六名的30支优秀男子龙舟队伍的运动员身体素质指标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分析,确立我国优秀男子龙舟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评价模型。结果表明:1)我国优秀男子龙舟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主要由力量、耐力、柔韧、速度、灵敏5个因子构成,其中力量因子和耐力因子的载荷贡献率较大。2)我国优秀男子龙舟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特征表现为:力量较大,速度快,耐力突出,反应灵敏,柔韧性很好等特点。3)根据各素质指标测得数据统计分析,按其的权重比例构建评价体系模型,为我国优秀男子龙舟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和训练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我国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体能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参加全国散打冠军赛的各省(市)队部分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测试了48项指标,其中,形态指标29项、机能指标4项、素质指标15项。利用t检验和因子分析得出有效反映运动员机能水平的指标:臂展、10 s鞭腿、10 s象限跳、胸围/身高、400 m、9 m in跑、肩宽/骨盆宽、卧推/体重、1 m in踹腿、肺活量/体重、反应时、运动时。  相似文献   

8.
手球比赛属于集体球类对抗性项目,比赛跑动能力体现出技术、战术、体能等诸多因素,是比赛制胜的重要因素。对我国男子手球运动员在男子手球联赛、十一届全运会以及第16届亚运会等大型赛事的备战和系列比赛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位置运动员全场跑动总距离在3 951~4 552m之间,平均为4 249m,跑动距离最多的是边锋,最少的是内锋。2)冲刺跑和高速跑动距离最多的是边锋,最少的是中锋;中速跑动距离最多的是边锋,最少的是中锋;低速跑动距离最多的是中锋,最少的是边锋;慢跑距离最多的是组织,最少的是边锋;走动距离最多的是边锋,最少的是组织。3)手球运动员的全场跑动轨迹是以各位置运动员在两个进攻区域之间以近似直线式的轨迹活动。4)全场进攻和防守的跑动次数分别为70次和78次,平均每25s会有一次跑动,不分速度的情况下平均每次移动的距离为28.71m。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冰壶运动员的擦冰有效性进行研究.结果得出,我国优秀男子冰壶运动员通过大强度的擦冰能够使冰面温度提高1.5℃~2.4℃,产热1031-1821kj,擦冰对冰面升温及产热低于世界高水平男子冰壶运动员;我国优秀男子冰壶运动员营垒前擦冰能力强于营垒内擦冰能力;我国优秀男子冰壶运动员连续擦冰能力弱,连续擦冰有效性下降明显;且从整体情况上来看,长期的冰壶训练对我国优秀男子冰壶运动员迷走神经的影响更为显著.通过以上研究,希望找出我国优秀男子冰壶运动员擦冰的具体特征及提高其擦冰有效性的途径方法,进而提高我国男子冰壶运动员的擦冰能力.  相似文献   

10.
运动生物力学分析、对比分析、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蹦床运动员陆春龙与董栋813〈空中技术进行研究。研究发现813〈,屈体姿势形成是在第一个180°转体后,当翻转360°时身体迅速打开,展体结束时腾空高度接近最高高度,随后翻转和转体同时进行转体的速度比翻转的速度快,第一个180°转体动量距来自双臂急剧摆动产生,后面540°转体动量距来髋关节的屈伸产生。  相似文献   

11.
中、外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技术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我国与世界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和技术特征的比较分析 ,揭示了现代男子三级跳远技术特征 ,找出了我国男子三级跳远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我国男子跳高运动发展的运行态势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朱建华三破世界纪录为起点,针对我国男子跳高运动的发展过程,利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男子跳高运动发展过程的运行特征进行深入剖析,寻找并分析制约我国男子跳高运动发展的“症结”,提出我国男子跳高运动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优秀男子射箭运动员体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专家访谈法、现场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当前现役优秀男子射箭运动员体能现状评价。研究认为,我国优秀男子射箭运动员的体能测试指标为:卧推、转肩、拉弓停时、负重快速连续下蹲、杠铃前平举、背起、引体向上、跳绳、手指俯卧撑、两头起、12min跑;建立了优秀男子射箭运动员体能模型。结论:影响我国优秀男子射箭运动员的体能成绩主要因素及其程度依次为:X3为胸部力量因子,X1为腰背柔韧性与手指力量因子,X2为肩背力量因子,X4为耐力因子;我国优秀男子射箭运动员需要加强的是肩背部力量、肌肉耐力、核心力量、腿部力量以及肩部柔韧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高速摄影等方法对我国部分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水平速度损失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我国运动员在助跑最后阶段有提前准备起跳意识 ,导致后 2步步幅变化过大 ,速度下降 ,进而使单足跳的着板角变小 ,起跳角变大 ,致使第 1跳的向前性差 ,助跑所获取的水平速度不能较好地保持到最后 1跳 ,这是造成水平速度损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男子跳远成绩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外部分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主要运动学特征的对比分析、研究,认为绝对速度低、垂直分速度小、起跳技术不完善是阻碍我国男子跳远成绩进上步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部分优秀跳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省体工队16名现役优秀跳跃运动员进行了运动损伤调查。结果表明,优秀跳跃运动员的受伤多发部位依次为膝、踝、腰和腹。多发伤种与项目有关:跳高易致股后肌群拉伤、膝关节、踝关节扭伤、背部损伤;跳远易致腘肌损伤、半月板损伤;三级跳远易致足跟底部扭伤、踝关节扭伤;撑竿跳高易致腹外斜肌拉伤。局部运动负荷过大、技术动作不正确和身体疲劳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科学安排训练和竞赛,注重对运动员的技术训练和技术诊断,加强对膝踝等受伤多发部位的保护,提高对急性损伤的诊治水平,建立、健全运动员医疗制度和康复制度,对于预防跳跃运动损伤和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借鉴运动训练学原理和系统理论,运用文献、比较、分析与综合等研究方法,建构了现代跳远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并论述了竞技能力模型的主导因素,为跳远运动员竞技能力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三跳技术的运动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郎健  贾谊 《中国体育科技》2006,42(3):108-110
通过现场拍摄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部分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三跳当中着地角、起跳角等相关的数据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三跳中的着地角和起跳角均小于世界优秀运动员,表现出摆动腿摆速偏慢和支撑腿的快速蹬伸能力较差。另外,在三跳过程中,两腿“剪绞”动作不够充分,第1跳的腾起角度也偏大,对后两跳的成绩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运用了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1928年~2008年共17届奥运会男子跳远决赛运动员的各跳成绩、试跳情况与免跳情况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力求揭示世界最高水平跳远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表现特征与规律,为我国跳远比赛、训练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撑。研究表明:(1)奥运会男子跳远比赛最佳成绩跳次分布特征为:前三跳创造最佳成绩的比例高;除第六跳外,后三跳其余跳次创造最佳成绩的比例不高。(2)免跳分布特征为:89.3%的免跳分布于后三跳,10.7%的免跳分布于前三跳;冠军选手的免跳申请占总免跳申请的50.0%,且免跳申请集中分布在后三跳。(3)试跳成功率、犯规率分布特征为:前三跳成功率高于后三跳;犯规率反之。  相似文献   

20.
霍俊哲 《体育科技》2010,31(2):41-44
通过高速摄影和录像解析等方法对湖北省2008高校高水平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三跳各阶段水平速度变化情况进行相关比较与研究,结果显示,高校高水平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各时相水平速度在助跑、踏板、起跳、单足跳、跨步跳、跳跃等由于诸多因素造成水平速度降低,特别是跨步跳造成的损失成为影响总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