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小草饱经风雨.却也因为那冰冷的崖壁。它们的根基才牢牢扎进石缝.生命的历程也因此显现坚强.那时从绝望中进发的对生命的热情是何等的激烈和震撼。在《兄弟》上部中.余华向我们描述了这样一种生存的坚韧。而在《兄弟》下部中,刘镇群众的生活则像钟摆一样晃荡在欲望的满足与不满足之间.生存于精神困境中。找不到生命的基本立足点。  相似文献   

2.
《兄弟》依旧在讲述个体的人在历史和现实中的生存境遇。余华采取的是荒诞的手法,但是作家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与表述止于荒诞,因而《兄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和生存的一面,而非全部。同时,《兄弟》上部和下部表现的生存意识和价值伦理出现了明显的断裂。在《兄弟》上部中作者通过宋凡平建立起来的关于人的尊严和生存意志的价值伦理,被《兄弟》下部中表现出的人性内部的疯狂与现实秩序的疯狂彻底颠覆。  相似文献   

3.
余华《兄弟》的悲剧性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华的长篇小说《兄弟》延续了其现实主义创作风格,不同的是更多地采用夸张、喧闹的语言描绘荒诞的现实。余华所给予的主体的生存困境被描绘成步步皆悲的人格与爱情的悲剧,这一处境也是当代中国人的生存困境的暗喻。  相似文献   

4.
高敏  范钦林 《现代语文》2009,(12):106-107
《兄弟》实际上是一部探讨人类存在境遇与存在价值的作品,其中对于世界荒诞、人生虚无的表现与察视,是它与存在主义的相合之处。但是作者不仅停留于对荒诞的表现,以靡靡之音敲响对世界的警钟。关于存在的价值探究与意义追寻,对人间温暖饱含深情的咏叹与固守,才是作者真正的用意所在,也是这部小说真正的深刻与出彩之处。  相似文献   

5.
小说《兄弟》通过视角转换,展现了众多个性丰满的角色;利用复调手法和小说文本对话多重性,塑造了一部悲剧色彩浓厚的历史小说.以循环的叙事结构、丰富的情节手法和开放自由的时间顺序,呈现出小说丰富艺术价值,小说将历史与回忆进行融合的大图景式重现,对多重时代欲望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余华《兄弟》中的群众是一个集体形象,它具有看客的品质;随着时代的变化,展示着群体不同的性格特征;从叙事者角度进行分析,会发现叙事者与群众是一种对话关系。这打开我们解读《兄弟》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存在主义哲学的角度入手,以余华新作《文城》为中心,探讨了在小说中体现的无法抗争的宿命与灾祸、自我塑造与自我选择、直面人生的勇气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并简单对比余华九十年代的作品,论述存在主义解读下《文城》所体现的新质——从对苦难命运的被动接受到对个体生命的主动选择。  相似文献   

8.
《兄弟》讲述的依旧是生存的悲剧。小说将人物投置在两个极端的年代——文革和改革开放时期。文革的灾难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个体无法选择,但在苦难生存中人们表现出积极的生存态度和顽强的生存意志,然而终究无法摆脱命运的桎梏,以爱救赎是徒劳;改革开放后,人们却是自作自贱,最终仍然生活在悲剧之中。余华创作主题的永恒性,来源于他的一贯的创作信念,即悲天悯人的情怀和直面人生的勇气和力量。  相似文献   

9.
余华以往小说多以冷漠的叙事风格和夸张变形的极端化倾向表现死亡、暴力和苦难。作为一个文学文本,他的《兄弟》无论是题材的选择还是叙事风格的运用,都对他20世纪的创作实现了有效的回归与超越。  相似文献   

10.
"十年磨一剑",余华的<兄弟>自推出后就争议不断.善于通过内容方面的荒诞和形式方面的技巧在文坛上狂飙突进的余华这次抓住了文革和当下两个时代的特点,对人的生存状态和人性进行了鞭辟入里的探究,本文旨在从亲情、爱情、时代和看客四个方面加以阐述说明.  相似文献   

11.
新历史主义小说的衰退与落潮——细读余华《兄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华的长篇小说《兄弟》同样是对于当下历史的书写,实际上是一部反映革政治异化与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异化的小说。小说在技术上相比于前期的先锋实验都是“大退步”,但是依然保持了狂欢化的叙事。小说的上部没有逃出伤痕小说的大范畴,谐谑与苦难叙事中存在着内在的冲突。下部在狂欢化的叙事中写李光头的发迹、林红的蜕变与宋钢的自杀。仿佛专为改编成电视连续剧而作,小说每一节的结语都十分有戏剧性,让人在哑然失笑的同时觉得作与“先锋性”越来越远而通俗性越来越强;对余华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退步,一部“失败之书”。似乎,这也标示着新历史主义小说的衰退与落潮。  相似文献   

12.
黄海 《大学时代》2006,(11):40-41
余华的《兄弟》所叙写的爱情和亲情的故事,自始自终都笼罩着浓郁的悲剧氛围,围绕这对苦难兄弟反复纠葛的爱恨情仇的过程,正是中国社会时代变迁的明证,作家的笔触直指时代社会的动迁本相,折射出最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现实对个体命运的巨大冲击。  相似文献   

13.
余华的小说《兄弟》问世一年多的时间内,遭到了来自思想界、评论界普遍的批评,并渐渐归于湮没。究其原因,对丑恶毫无节制的纵容,以及审美理想的匮乏是其致命缺陷,这也恰恰说明了在作品背后作者本人业已疲软的救赎意识。  相似文献   

14.
余华的小说《在细雨中呼喊》以“我”作为故事的叙述者,展现了个体生存环境中亲情、友情和爱情的绝望。余华借这种生存的困境来拷问人类的精神家园在哪里,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困境中寻求亮光,在绝望里寻求希望的一种信心。  相似文献   

15.
袁媛 《文教资料》2011,(29):15-16
余华在《兄弟》中对李兰、林红两女性形象的造型别具风采.接近自然主义的现实主义描写手法让这两女性形象所负载的批判意义更加沉重.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对余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小说作了一次回顾,认为这些小说从叙述人类暴力血腥的生存状态到反映人类孤独尴尬,苦难深重的生存境况,最后归结到了对人的生存信念的揭示:坦然承受一切血腥,苦难与死亡,无论如何也要活下去。  相似文献   

17.
长篇小说《兄弟》是余华沉寂十年之后推出的作品,与以往作品相比,具有更为广阔的社会学意义。小说延续了其《十八岁出门远行》、《在细雨中呼喊》等作品的成长主题,性意识的觉醒、暴力与死亡的震撼、对成人世界生存法则的熟谙与运用,使主人公在混乱的中国当代背景下懵懵懂懂完成了个体的成长历程。小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仅体现出整整一代中国人的成长,也揭示出这个时代的最大真实。  相似文献   

18.
"文革"是一个混乱动荡的年代,宋凡平用他自己的行动塑造了一个颇具道德之美的父亲、丈夫的形象,他义勇、诚信、坚韧、乐天;而无赖李光头对林红的爱,对兄弟的手足之情等又从另一侧面昭示了仁爱、坚定的道德之美。  相似文献   

19.
陈洁琼 《现代语文》2006,(12):55-56
余华、莫言等人是较早从“先锋派”热衷于本实验、叙事方式探讨中突围的作家,他们90年代后的作品更多的以平实的语言格调和人精神的关注,完成了从现代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转化。其中以余华最具有代表性,早期创作中,余华在杀戮、残暴、鲜血中沉湎不已,《一九八六年》、《四月三日事件》、《世事如烟》、《难逃劫数》、《现实一种》等堪为代表,充斥其中的无不是血淋淋的暴虐场面,令人心惊肉跳。而90年代后,他的作品如《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乃至最近出版的《兄弟》等更注重揭示生存的苦难意识,精神的痛苦裂变,更多的是接近现实与本土化融合,在本实验后走向现实主义的创作转型。  相似文献   

20.
卡尔维诺的微型小说《孤独》最能体现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尤其是在极小的篇幅中通过“黑色幽默”式的轻松描写,透出了现代人的“荒诞”处境。它的“荒诞”是通过混淆彼此的对立、表现行为与情感的无意义,并在最终因“对立”的消失从而“一切均为虚无”的描写当中来展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