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下)第七单元第27课。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巴望、焦急”等词语的意思,会写“焦、费”等4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明白做事不可急于求成,要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的道理。  相似文献   

2.
3.
<正>有个有趣的比喻:鸡蛋从外部打破,充其量只能成为人们口中的美食,而从内部打破,大家都知道,那就会成为新的生命。始终认为,语文老师,就要用语文本质的力量为学生生命的每一次新的进步和发展助力。始终认为,语文的核心价值之于儿童的言语生长就如同一层厚厚的"植被"。于是这堂课,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展开愉悦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一则寓言走进一片语  相似文献   

4.
5.
6.
寓言是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往往通过一个短小的故事揭示一个道理,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寓言因其独特的魅力而占有一席之地。一位教育名人曾说过:"寓言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有儿童特点的哲学教育。"但是,观察我们语文课堂中的寓言教学,包括一些名师的寓言教学,感觉未能将寓言教学提升到这一高度。以下两种现象尤为突出:一是教师把寓言当笑话来教。可能是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寓言大多内容奇特,  相似文献   

7.
从这一期起,本刊将新辟《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专栏,以反映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学。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新”在哪里?这是本栏目所要探讨的全新话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到目前阶段,我们不能只是停留在“理念”的层面,空喊“新”的华章;理念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最佳创新生成点。比如,教学内容的最“新”整合、教学目标的最“新”生成、教学过程的最“新”优化、教学评价的最“新”呈现,等等。总之,是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学在常态背景下的最“新”反映。本期首推《人生寓言》教学案例。以教学案例来诠释“新”的理念、新的教学实践,恐怕最能与一线的教师贴近。这是一种走进新课程的新的策略。教师通过自我的教学设计、自身的教学实践、自己的教学反思,达成与新的教学理念的融合。“应该怎样教、不应该怎样教、还应该怎样教”,每一个人都应有这样的思考。本栏目就是提供这样思考的平台。《人生寓言》的教者和评者,都是宜昌市的年轻的教师。他们的教学案例,是否真正张扬了教学的个性,还请读者评议;同时,也欢迎实验新课程的教师,参与到我们的栏目中来,交往互动,以达成对新课程理念的共识。史绍典  相似文献   

8.
【教学实录】一、审课题,依据文体定目标师:请同学们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注意第一个字右半边的笔顺,最后一笔是竖折。谁来读课题。(生读)师:你一下子就把这个字(揠)念正确了(注音:yà)。那么这个揠字是什么意思呢?生:揠就是拔的意思,揠苗助长就是拔苗助长。师:这是一篇寓言故事,一二年级我们已经学过不少了。那什么叫寓言呢?生:就是通过一个小小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4课。新课程改革对语文课程的定性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学是以人文性为基础来实现工具性的。本课例最大的特点是,教者能紧扣"三句话":知道课文写什么;知道课文为什么写;知道  相似文献   

10.
寓言是一种形象与寓意相结合的文学体裁。拉·封丹说过:"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个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身体,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灵魂。"《揠苗助长》是一则非常经典的寓言。在组织教学时,笔者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在感悟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揭示和"消化"寓言内涵。  相似文献   

11.
<正>寓言是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往往通过一个短小的故事揭示一个道理,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寓言因其独特的魅力而占有一席之地。一位教育名人曾说过:"寓言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有儿童特点的哲学教育。"但是,观察我们语文课堂中的寓言教学,包括一些名师的寓言教学,感觉未能将寓言教学提升到这一高度。以下两种现象尤为突出:一是教师把寓言当笑话来教。可能是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寓言大多内容奇特,主人公往  相似文献   

12.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我们刚才欣赏过了朱自清笔下春天里的大自然的美景。同学们发现了吗,作者详细描绘的是哪些图画?  相似文献   

13.
在上一期的《快乐时光》里,我们刚刚认识了被称为“邪门儿一班”里的黄小小、林贝贝、李想等几个捣蛋鬼,他们上课脱裤子放屁、为了早点下课把学校的挂钟拨快,这些做法让暂时代理班主任的张老师大为恼火,也让我们初步领略了调皮鬼们的闹腾劲儿,接下来这帮淘气的小家伙们又会有怎样的惊人之举呢?就让我们继续欣赏下面的精彩片断吧!主持人:孙 丽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1.认识“信”、“际”、“沿”3个生字,会写“沿”字。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的意思。2.能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发挥想像,感悟寓意。教学重、难点  相似文献   

15.
正《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故事篇幅短小,浅显易懂,即便是孩子,故事内容也能轻松读懂。但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这则故事的道理,必须让学生跟随农夫完整、真实地体验这个"揠苗助长"的过程,在一笑过后,品出其中的滋味,这样道理才会植入学生的心田,才会为学生们以后的人生路指明方向。于是,在教学中,我紧扣字词教学,借助它们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寓意。一、以词悟其神对中年级的阅读教学,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充分关注文中重点字、词"的教学要求。通过对文章中关键字词的感悟,能够使学生对文章的主  相似文献   

16.
刘金杰 《黑河教育》2013,(10):13-13
教材分析:《揠苗助长》选自《孟子·公孙丑上》,讲述了农夫为帮助禾苗长高,将苗拔起,致使禾苗枯死的故事。它告诉我们欲速则不达的深刻道理。  相似文献   

17.
朱凯 《云南教育》2001,(21):35-36
《揠苗助长》是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一则寓言,讲一位农民为使自己的禾苗快速成长,他将一根根禾苗拔高,从而导致了禾苗全部枯死。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事物都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借助外力,强求速成,定会把事情弄糟。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步骤。1.初读课文,明白题意。讲读寓言之前,首先要弄清题意。教师可指导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题的意思。通过查字典及联系内文,使学生独立弄懂“揠”义为“拔”,“揠苗”义为“拔苗”,“揠苗助长”就是“拔高禾苗,帮助它生长”的意思。此外,还要让学生了解“揠苗”是“助长”的方…  相似文献   

18.
犤教学内容犦北师大版新世纪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中的第二课时。犤教学目标犦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会观察搭摆物体,能辨认出搭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2.通过搭摆,学生初步感知搭摆物体的三个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3.通过操作、观察,学生初步感知搭摆物体与观察到的三个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学生经历搭摆观察的过程,体验搭摆物体与观察到的三个面之间的关系。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意见、乐于与他人合作沟通、从不同…  相似文献   

19.
学习目标1.认识“钥、匙”等8个生字,会写“扇、邮”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清凉、留意”等词语。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3.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已有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感受语言文字之美。4.指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5.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秋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学习思路通过阅读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这是教学的重难点。在教学中,努力做到课前让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课堂上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的…  相似文献   

20.
一、学习目标:1.能正确区分汉语拼音中的平翘舌音和鼻韵母、鼻音和边音。2.能比较字的音、形、义,分析字形差异并能把带“氵”、“辶”的字区分出来。3.通过读词巩固认字,增加语言积累。4.引领学生认识句型“什么地方有什么”,并能把句子说完整。5.会正确朗读背诵古诗《画鸡》,激发读古诗的兴趣。二、课前准备:有关苹果树、苹果、小篮子的相关课件。三、教学流程:第一课时第一题:我会连。1.谈话激趣:同学们,在百花盛开的春天,森林里一片绿绿的,多美呀!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呀?(课件展示:森林图)2.你们看,森林里一棵棵参天的大树,一朵朵美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