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正确认识"学生"这个课程资源 课堂中,学生就是一种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它会使你的课堂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作为课堂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种是有声的;另一种是无声的.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对待学生有声的反应经常是立即回应,对无声的体态语等则与我们对待矿泉水瓶子的态度极其相似,要么是视而不见,要么就认为必弃之而后快.  相似文献   

2.
在反函数的学习过程中,反函数"还原性"与"单调性"往往被一些学生所忽视,导致在解决有关反函数问题时要么过程繁杂,要么不得要领、无从下手.反函数"还原性"与"单调性"的结合应用,会使有关反函数问题的解决非常简捷.  相似文献   

3.
<正>在日常教学中,常常有这样一种现象:教师就某类问题教给学生相应的"好方法",感觉这类题学生应该会做,但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学生却依然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解答,而不是用教师教的"好方法"解答,结果是要么学生做不出来,要么做题过程很繁杂."教师的感觉"和"学生的实际"出现脱节,如何避免这样的脱节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案例谈谈对上述问题的看法,希望可以抛砖引玉.案例一道三角函数求值问题的教学  相似文献   

4.
正在各种新思潮的影响下,我们的课堂教学一直在寻求突破与创新,也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可细心的你是否也会经常看到这样一些镜头:镜头一:老师在讲课过程中突然指名回答问题,有的学生要么一个激灵,不知所措;要么支支吾吾,不知所云;镜头二:当老师请一名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时,该生侃侃而谈,其余举手的学生要么垂头丧气,无心聆听;要么拼命地举着手,嘴里不停地说"我来,我来……"  相似文献   

5.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课本所安排的教学内容学生有时会觉得不学也会,有时会觉得学起来特别困难,在这些情况下,低年级的孩子们往往把兴趣写在脸上,他们要么没心思听课,要么产生畏难情绪,对课堂学习不感兴趣。为此,我们应该准确寻找学生学习的起点,分析教学内容提供给学生的可能发展空间,给学生以"产生知识"的愿望、冲动和方法上的启示,吸引他们集中思想,进入到课堂中来,从而引发自主高效的学习思考。  相似文献   

6.
时下,许多学校在学校文化建设上纷纷重拳出击,不惜倾注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力争达到让校园里的每一棵草会说话,每一面墙会育人的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和熏陶作用。但有一种现象不容忽视,那就是很多学校不约而同地把许多"名人"请进自己的校园来凸现校园文化氛围.要么悬挂"名人画像".要么张贴"名人名言",要么建造"名人  相似文献   

7.
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没有问题的课堂才是课堂最大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因为种种原因,学生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始料不及的错误.以往的课堂,教师要么简单对其纠正,要么对其"冷处理",从而使误真正成为制约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拦路虎,学生犯了错误后或难为情的低下头,或对错  相似文献   

8.
听评课活动常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自说自话(各说各的)",一种是"轻描淡写".之所以出现这样两种情况,原因在于听评课活动有时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缺乏统一的观察视角、规范的评价标准和科学的指导思想.由于彼此的视角不同、立场不同、依据不同,就出现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现象,如果彼此坚持己见则又会演变为没有结果的争吵.为了避免尴尬,大家要么选择沉默不语,要么选择轻描淡写.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接受性的教学使我们的学生失去了个性,提不出问题,也不知道从何提问,要么足面面俱到,要么是提书上现存的思考题,导致了学生不想问,更不会问.程颐说:"学者先要会疑."科学家伽利略也说过:"你不能教人什么,你只能帮助他们去发现."这就需要教师教给他们提出问题的方法,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环节.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师们都能注重数学课堂的提问艺术.教师恰当有效的提问能够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然而,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一个问题提出后,半天没有反应,出现一段长时间的沉默;而当教师点名让某同学作答时,该同学也不愿开口,只是支吾以对.尤其这种情况出现在开公开课时,会让教师因担心教学进度完不成,或课堂气氛不活跃而惊惶失措,急得满头大汗,要么自问自答下去,要么责怪学生不配合教师.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正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常常会碰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利用新近所学内容解决问题比较顺手,而拿到一个用以前所学知识或与书本知识关联不太大的问题时便束手无策.究其原因是我们平时解题思路均与本科内容有关——要么所学知识是最近所学,要么所用方法是本节课的内容,再难的问题都会有明显的"暗示",甚至还要加老师的提示,从而失去其思维的价值.甚至在授课时,老师在事先设计好的思路下,想方设法堵住学生"出轨"的想法.  相似文献   

12.
在教完青岛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的"图形的测量"时,经常会碰到学生对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混淆不清的情况,不仅计算方法混淆不清,而且计量单位的选用也错误百出.究其原因,还是在初学"周长和面积概念"时,要么体验得不够深刻、充分,要么在学生大脑里没有区分建构好这两个概念.为了让学生能理清面积与周长的概念、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我引导学生进行了四次对比.  相似文献   

13.
正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环节.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师们都能注重数学课堂的提问艺术.教师恰当有效的提问能够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然而,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一个问题提出后,半天没有反应,出现一段长时间的沉默;而当教师点名让某同学作答时,该同学也不愿开口,只是支吾以对.尤其这种情况出现在开公开课时,会让教师因担心教学进度完不成,或课堂气氛不活跃而惊惶失措,急得满头大汗,要么自问自答下去,要么责怪学生不配合教师.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正>在许多语文课上,我们经常会听到老师对学生说:"请你有感情地把课文读一读。"于是学生便会声情并茂地读起来,读完后往往会博得老师一句"你读得真好!老师从你的朗读声中听出了……"等诸如此类的表扬。如果有学生的朗读并未达到老师的标准,我们又会听到:"如果你把××读得更重或者更轻肯定会更好!"于是,学生要么用提高一个八度的嗓音使劲地读,要么用低得只有自己才能听见的声音轻轻地读。然而,这样的朗读真的有效吗?这可能是盘桓在我们语  相似文献   

15.
"万事开头难",研究性学习也是如此.现在学生不是没有这方面的兴趣,而往往是不知道如何下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注意到:要么没有合适的选题,要么是题目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德国作家黑塞说:"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经典名作,是人类与民族文明的结晶.与大师对话,可以使学生从人生的开始,就站在大师的肩膀上,有一个精神上的高起点.然而,在学习名家名作时,经常会见到这样两种情况,要么是课堂上的嘲笑、揶揄多于同情、反思,要么是在俨然和肃然的气氛中让人感受到惘然、木然和不以为然.于是,我们常常昕到毫无意义的调侃和言不由衷的话语;于是,我们常常觉得学生不对头.  相似文献   

17.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孩子实在是不会说汉语。面对喜讯,他们只会叉开两指,举臂一呼:"耶"!在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时,或者辞不达意,或者莫名其妙;作文和日记要么拖沓冗长,要么干巴无味,不知所云,语言的规范谈不上,更别说运用语言文字的艺术。这些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标点符号是"小问题",但对于小学生,特别是在小学生习作中却是个"老大难".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在习作中不会恰当使用标点符号,要么是通篇只有逗号,最后加一个句号,要么是各种符号乱用一气.面对学生习作中出现的标点疑难杂症,我们该怎样辨证施治呢?  相似文献   

19.
在期末复习中,人们经常看到的情况要么是让学生背课文、写生字,要么是做大量的卷子,每天的复习就是一张张地做卷子、讲卷子.这样的复习缺乏新意.教师乏而无味,学生不感兴趣,复习效果可想而知.等到考试成绩下来后,教师才后悔没有带学生复习到位.因此,如何上好复习课,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张绍铭 《师道》2011,(7):78-79
在英语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中.教师提出问题后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学生要么瞠目结舌,闭口不答,要么轻而易举,众口一词,要么答非所问。不知所云。课堂教学中如何能做到一问百应、言而有物.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已成为许多英语教师关注的话题。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只有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