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这两年中,我校开展生本课堂教学改革.通过两年多的实验、学习与研究,我们不断摸索和探讨生本教育下的高效课堂也让我们深刻体悟到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也是提升生命的教育.它提出的"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育教学理念,意味着教学过程中的"前置作业"必须精心设计.前置性作业,是指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因此,教师在布置前置作业前,先要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  相似文献   

2.
戚秀兰 《学子》2013,(9):82-8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不仅会学习,而且追求学习的有效、高效,形成探究、合作、倾听等良好的习惯。"生本教育"应运而生,它提出的教学原则是: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教少学多,不教而教,以学定教。教师如果把第二天课程的教学目标,变成学生先学的一个前置性作业(即学生先学的一个问题),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先学。那么,实际教学中教师如何处理好前置作业和课堂教学的关系,让前置作业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呢?  相似文献   

3.
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其教学原则是"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教少学多,不教而教,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就是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确定课堂教学的起点,学生先学的内容一般是教师根据新授课的教学目的、要求,以前置性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  相似文献   

4.
教育走向生本已是必然,变"适合教师教的教学"为"适合学生学的教学",关注学生,关注个体,是生本教育教学观的基本理念。生本教学主张"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作业前置,小组讨论;课堂展示,评价激励"。导学案作为生本教学实施过程的重要物质准备,在整个生本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对于以往的教学案,生本教学的导学案更侧重于"导",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习的内容、方法和效果,把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作为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5.
一、树立“生本”理念是解决学习困难生问题的根本 以前,我们的教学论从来研究的都是怎样“教”的问题,而对“学生的学”反而忽略了。由此产生的结果是学生苦学厌学,学习效率低下。针对传统“师本”教育的弊端,郭思乐教授提出新型的“生本”教育模式:在角色关系上,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中心,教师为学生的“学”提供服务;在教学中以学生的主动学习活动为主,教师给以引导,提出“以学定教”“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  相似文献   

6.
戚秀兰 《学子》2013,(11):8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不仅会学习,而且追求学习的有效、高效,形成探究、合作、倾听等良好的习惯。"生本教育"应运而生,它提出的教学原则是: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教少学多,不教而教,以学定教。教师如果把第二天课程的教学目标,变成学生先学的一个前置性作业(即学生先学的一个问题),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先学。那么,实际教学中教师如何处理好前置作业和课堂教学的关系,让前置作业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呢?  相似文献   

7.
<正>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即为"生本课堂",即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主动学习的课堂。以下本人将具体结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生本课堂构成的主要环节。1前置作业"先做后学、先会后教、先学后教、不教而教"是生本教育必须遵守的重要原则,前置作业是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引导  相似文献   

8.
生本教育就是以学生为主,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生本教学的具体方法是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进而不教而教。生本教育理论特别强调学生学习的核心部分是感悟,生本教育的方法主要强调要充分调动和利用学生资源,强调把学生的学习尽早地交付给学生,教师尽快地让学生自己活动起来,去获得知识、去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9.
曹惠明 《甘肃教育》2011,(22):58-58
"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它的教学原则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就是通过学生先学习,确定课堂教学的起点。合作学习就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目前的小组合作学习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有的甚至流于形式,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多数学生不具备合作精神,致使讨论不能展开、探究无法深入,不能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相似文献   

10.
王美霞 《河北教育》2014,(11):42-42
2012年,我校开始了生本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短短两年时间,生本教育便以良好的效果和成绩通过了常态教学检验,收获着学生和教师的双重解放与进步。一、"无为而为"的课堂理念生本教育与师本化、灌输性教学相对立,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保证学生独立的活动空间和学习空间。基于此,我校制定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多学少教、不教而教"的课堂理念,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1.
"生本教育"是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倡导的一种新的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教学主旨的教育理念.他指出"学生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资源",他提倡在教学过程中把思考权交还给学生,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把学习、思考的时间、空间交还给学生,还特别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互动过程.先做后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及实践;先会后学——让学生从实践中总结规律  相似文献   

12.
生本教育指出了要回归教育本体,认为:"教育这件事是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教育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人,因而教育的本体应该是学生发展." 一、生本教育是适合学生的教育 生本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树立"一切相信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办学理念,课堂上做到"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其课堂教学流程是:"前置性学习一小组合作学习—全班交流—教师点拨".课堂上,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让孩子们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向我们展示"开放、民主、和谐、活跃"的现代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刘晓飞 《考试周刊》2013,(8):101-102
生本教育提出了"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而前置性作业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生本理念。前置性作业是生本课堂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设计前置性作业,对于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效率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至关重要。如何增强英语前置性作业的有效性,在实施过程中又要注意哪些方面,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生本教育”提倡“先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多学少教,不教而教”.在生物学习小组中实施“生本教育”,既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乐趣,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了生本教育.  相似文献   

15.
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思乐教授认为,教师的导,应当把精力放在设计"先做后学""先学后教"的过程中,认为这是生本教育课堂操作的重要环节。而课堂教学中的"前置性学习"则是"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前置性作业"的形式,提前让学生先学,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下面我就简单谈谈生本课堂中的前置性作业。一、什么是前置性作业  相似文献   

16.
林伟 《化学教与学》2014,(11):61-63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化学实验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尝试,教师利用"前置作业"设置实验任务,激发学生动手做实验的积极性。"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性质"的课堂教学实践表明化学实验生本课堂是一种以前置作业为导向,学生高度智力投入的而且内容和形式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体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7.
生本教育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其核心理念是:以生为本,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一切相信学生.生本教育的方法论是先做后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生本教育的教育观是从控制生命走向激扬生命. 一、前置学习 前置作业是生本课堂成功的关键要素,更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比较薄弱、运用英语能力差.  相似文献   

18.
陆红亚 《海南教育》2014,(20):17-18
随着郭思乐教授"以生为本"的新型理念的提出及推广,我校大力开展生本教育实验,以生本理念为指导,以活动为载体,以小组合作为主要手段,努力实现"将课堂和学习还给学生"。郭思乐教授在他《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不仅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教育理念,同时也提出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低入高出"、"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实施的法则。  相似文献   

19.
生本教育的方法论强调“先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新课程也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然而,“先学”、“先做”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如何体现、如何操作,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领域。实践证明,在学生学习新知识前引入一个“前置作业”不仅可行,而且对于“以学定教”,提高教学效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生本教育主张改变传统师本教育"先教后学、教多学少"的模式,实行"先做后学、先学后教",教师的角色要从组织教学转向组织学生学习,从设计教学转向设计学习,教师要将以往自己手中的"教案"改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案",探索一条"导学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