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数字音频广播(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DAB)是继AM、FM传统模拟广播之后的第三代广播,除了具备有数字信号传输抗噪声、抗干扰、抗电波传播衰落…等的一切优点外,并可提供数字讯息之服务,且在一定范围内不受多重路径干扰影响,以保证固定、携带及移动接收之高质量。  相似文献   

2.
媒‘体作为交流工具,它一直沿着一条方便人们接受信息的轨迹发展。从手势到语言文字,从印刷媒体发展到广播电视,人们从传媒接受信息只需用耳朵听、用眼睛看,这与日常生活中的情形越来越接近。当人们通过网络听到音乐看到影像的时候,互联网的结合图文影音信息要素的多媒体时代就到来了。  相似文献   

3.
4.
调频广播是发展农村广播的新路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几年,随着有线电视的快速发展,农村广播受到冷落,状况不佳。许多人望洋兴叹,就连有些广播电视界人士也失去信心,感到无回天之力。目前形势下,农村广播真的无路可走任其垮掉吗?本文就此做一些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5.
6.
李姝 《河北广播》2005,(6):33-34
当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传统意义上的广播面临巨大挑战.网络广播、手机小区广播以及DAB数字广播的蓬勃兴起。促使广播必须加快科技进步步伐.打造强势平台。抢占第四媒体资源、创建自己的网站、依靠网络技术拓展发展空间.已成为目前许多广播电台事业建设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7.
8.
2004年中国广播发展论坛暨全球华语广播协作会议于10月25至27日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是在2003年第一次成功举办的基础上.再次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来自亚广联、加拿大、乌克兰及国内广播媒体、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200多人参加会议。国家广电总局局长徐光春,副局长田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杨波出席会议。田进作了《加强交流.精诚协作,共同推进广播的繁荣发展》的演讲.  相似文献   

9.
10.
王战鑫 《大观周刊》2012,(41):59-59,77
一、传统调频广播陷入的困境 调频广播自从1940年诞生之日起,就以其优秀的音质和超强的抗干扰性能而成为城市广播覆盖的主要手段,并受到了广大听众的青睐。在目前数字声音广播的发展形势还不明显的时期,调频广播必将会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依然是广大听众的首选。  相似文献   

11.
12.
广播发展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临着强势传媒电视的竞争以及报纸集团化发展厚报时代的到来,广播面临着生存的尴尬.其出路何在? 一、广播的媒介生态——广播业拓展生存空间 的可能性分析 其实,广播不是没有拓展的空间,也不是没有发展的机会。主要有以下原因:  相似文献   

13.
移动多媒体广播——给广播发展带来巨变的全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学刚 《中国广播》2006,(10):17-18
DAB 移动多媒体广播,是基于数字音频广播(DAB)传输平台.实现音频、视频和数据多媒体传输的数字广播技术。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数字音频广播(DAB)就成为国际标准,被认为是继调幅广播、调频广播之后的第三代广播技术。然而,由于其提供服务的单一性,以及终端设备品种匮乏,价格偏高,导致 DAB 的发展远远没有达到人们的预期,虽然有近四十个国家和地区开始提供 DAB 音频广播服务,但用户发展缓慢,直到2005年,作为 DAB 发展最好的国家英国,才累计发展了300万用户。  相似文献   

14.
谢小平  方锐  汤戎 《视听界》2012,(6):69-70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广播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未来几年中国广播市场将会出现几大发展趋势:网络广播、数字广播、3G广播、广播播客。广播人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来应对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5.
网络广播是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结合的产物,也是传统广播新时期在互联网媒体上的另一种呈现。此文比较了两种不同媒介广播的不同以及两者相结合的优势;针对网络广播表现出来的问题,分析了网络广播发展的必要性;针对必要性提出网络广播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中叶,作为第一媒体的报纸诞生了。到了20世纪20年代,声音广播作为第二媒体诞生,至今已有80多年发展史。  相似文献   

17.
现今,媒介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广播由于主客观的原因,一度处于低迷状态。但是,我们不能对广播的发展前途一口否定,广播厚实的物质基础和广泛的听众群,使广播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只要我们不断探索新的广播传播模式,革新旧的传播观念,以新的面貌向广大听众传播,相信广播一定会重振旗鼓,促成再一次的繁荣。一、走产业化道路,实行专业台战略走产业化道路。以前,中国没有“传媒产业”一说,中国的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社、杂志社等都是党领导下的新闻单位,主要担任“喉舌”功能。1993年湖南广播电视厅提出了“大广播、大电视、大宣传、大产业”的发展思路,经过几年的努力,他们终于取得了可  相似文献   

18.
19.
洪岩 《东南传播》2010,(11):130-131
近年来,具有交通信息资讯优势的各地交通广播在各类城市广播中脱颖而出,在收听率、市场份额、广告创收等方面傲视群雄。在这样的形势下,其他的广播频率该如何“绝处逢生”呢?本文从工作一线的实际经验出发,从树立良好公益形象、强化频率差异性定位、打造品牌栏目和品牌主持人、创新整合、敬重和激情的力量等五个方面论述了厦门音乐广播面对竞争和压力的进取之道。  相似文献   

20.
伍刚 《新闻三昧》2003,(9):18-19
美国的广播电台经历了从一枝独秀到备受电视网络冲击、继而大幅调整而成功转型繁荣发展之路,对我国广播界发展有着丰富的启示。(一)广播在美国人的生活中无所不在,美国的广播听众并不比电视观众少。美国有大大小小的广播电台12932个,其中商业调频电台5000多座、非商业调频电台1800座,调幅电台5000座,广播汛号的覆盖率达100%。在美国,人口与收音机之比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