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春节     
如果说我也有欢乐的时候,那就是童年,而童年最欢乐的时候,则莫过于春节。春节从贴对联开始。我家地处偏僻农村,贴对联的人家很少。父亲在安国县做生意,商家讲究对联,每逢年前写对联时,父亲就请写好字的同事,多写几副,捎回家中。贴对联的任务,是由叔父和我完成。叔父不识字,一切杂活:打浆糊、扫门板、刷贴,都由他做。我只是看看父亲已经在背面注明的“上、下”两个字,告诉叔父,他按照经验,就知道分左右贴好,没有发生过错误。我记得每年都有的一副是:荆树有花兄弟乐,砚田无税子孙耕。这是父亲认为最合乎我家情况的。以后就…  相似文献   

2.
对联又称对子,这一独特而古老的民族、民间文学形式在我国流传甚广。大江南北,城市乡村,新春佳节,红白喜事,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写对联,特别是名胜古迹如果没有对联就像少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而每年春节贴对联则是国泰民安,社会和谐,以及人们对未来生活寄托美好愿  相似文献   

3.
对联     
岑学贵 《广西教育》2006,(1C):19-19
春节到了,很多人家都有贴对联的习惯。那么,你对对联知道多少呢?  相似文献   

4.
说春联     
春节到了,家家户户免不了要贴对联。这种对联,叫春联。大年三十贴上,初一开门一瞧,哈,沿街过去尽是崭新的对联。在农村,老百姓贴对联,除了图个吉利,还有辞旧迎新的意思。  相似文献   

5.
说春联     
春节到了,家家户户免不了要贴对联。这种对联,叫春联。大年三十贴上,初一开门一瞧,哈,沿街过去尽是崭新的对联。在农村,老百姓贴对联,除了图个吉利,还有辞旧迎新的意思。  相似文献   

6.
乾隆做广告     
《老年教育》2008,(4):47-47
传说有年除夕,乾隆雅兴大发,脱掉龙袍,深入基层实地考察。当时家家户户差不多都已贴好对联,乾隆边走边看。当走到一家酒铺前时,见没贴对联,便向主人询问。主人答曰:“生意不好,没心思贴对联。”乾隆略一思忖,要来纸笔,写了一副对联:“东不管西不管酒馆;兴也罢衰也罢喝罢。”横批:东兴酒家。写好后,乾隆让店主人贴出去试试。  相似文献   

7.
今年(2004年)高考语文科的最大亮点是一个对联题型。虽然,对联已是我们生活中的平常话题,但是引入高考题中,这确乎是第一次,是一个创新,是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好题。对联,在我国可以说是相当地普遍。我们中国人,每逢红白喜事,特别是每年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喜欢写对联,贴对联。作为高中生,当然不能是局外人,应该熟悉并掌握,且要能书写出独特、新颖、精彩、生辉的对联,这才是合格的高中生。对联,看起来简单,看别人写出的容易,可是,要真正自己来对,自己来写,并非一件易事,特别是,要书写出精彩、绝伦的联句,更非我们想的那样容易。譬如,1931年…  相似文献   

8.
父亲写字     
赵尚贵 《家庭教育》2007,(4S):45-45
自我记事起,每当年近春节时,父亲就不停地书写对联,因为左邻右舍甚至附近村庄的人家也将红纸送来,请求代写。有的帮着将大红纸裁剪开来;有的小心翼翼地将写好的对联放在合适位置晾干字墨,再有条不紊地收放整齐;有的用虔诚的胃光看着父亲笔走龙蛇,一看就是一整天。[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父亲的春联     
我的父亲是供销合作社的一名普通职工,他幼时读过私塾,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每当春节来临,父亲就忙不迭地写春联。父亲很认真,对每一副春联的内容再三斟酌。我家大门上贴的春联,父亲更是用心良苦,以期通过对联教育子女。正月里来拜年的人多,每送客到门口,父亲就会指着春联讲解一番,赞叹声中,他觉得格外开心。几十年来,父亲写的春联一直是我家过年时最美的风景,也是我最温馨的回忆。  相似文献   

10.
《狱中联欢》一课按照新年联欢的过程 ,写了“唱歌”“交换礼物”“贴对联”“表演节目”等内容 ,其中重点写了“贴对联”和“表演节目”。下面介绍“贴对联”这一部分中的教学片段。师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5—23自然段 ,弄清这个部分主要讲什么?生 :这个部分主要讲了狱中革命者在1909年元旦联欢中贴对联的经过。师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 :从这部分中你发现有几幅对联?(生读文 ,画记号)〔评点 :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 ,教师再次引导学生在读中发现问题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发展学生的求知欲。〕生 :我发现这段课文中有五幅对…  相似文献   

11.
父亲的年     
我记忆中的年,它是雕着俗艳图案的小船,撑篙的是父亲。父亲的年里,对联是重头戏。进到腊月,头一桩神圣的事情是请老姑爹爹来家里写对联。其实,父亲也能写,但他嫌自己的字不好,只敢写些鸡笼与猪圈的对联,人丁出入的门,总要贴上老姑爹爹的字才体面。之前,父亲早已经将红纸裁  相似文献   

12.
趣味堂     
《新作文》2007,(12)
给作家贴对联以下对联,都是纪念古代作家的。每副对联的内容与作家的作品、经历或特点有关。请在每副对联后面  相似文献   

13.
英国著名的剧作家莎士比亚写的《王子复仇记》家喻户晓。它主要讲了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父亲突然去世,接替王位的是毫无德能的叔父。有一天。哈姆雷特王子在守夜时,得知父亲是被叔父所害,便开始了复仇。他最终杀死了叔父,而自己也身染巨毒,告别人世。剧本写得很悲壮,我为哈姆雷特王子不能担负起国王留下的事业而深感遗憾。在惋惜中,我感到做事千万不能鲁莽行事,也不能感情用事。哈  相似文献   

14.
写对联     
今年秋天,我家盖了新房,要上梁,就等着贴对联了。爸爸买了两张大红纸,叫我请邻居李大伯写几幅对联,我高兴地答应了。我气喘吁吁地跑到李大伯家,他却不在家,我只好拿着红纸又气喘吁吁地跑回来。  相似文献   

15.
蒋勇林 《湖南教育》2015,(3):26-27,22
我们的语言文字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孕育了璀璨的中华文明,给我们留下了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它们是智慧的结晶,至今依然熠熠生辉,也必将承载我们民族绚丽的未来。语文课程担负着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弘扬的责任。今天这堂语文课,孟亚琳老师选择对联为授课的主要内容,通过诗歌诵读、读对联、贴对联、用对联等一系列活动,不仅让学生了解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并学到了对联的读法、贴法以及写对联的基本要领,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强  相似文献   

16.
读书与做人     
小时候,家乡过年是很热闹的,贴对联更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事。可不知为什么,家乡有很多人家尤其是我家,年年总喜欢张贴同样一副对联:“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上学后,父亲对我要求极严,挨训是常有的事。可不知为什么,每次父亲板着面孔教训完了我后,总喜欢用“老老实实做人,认认  相似文献   

17.
对联与课文     
对联,俗称对子,是文学作品,是艺苑奇葩,是中华文化的结晶,为中华民族所独有,也是为中国最广大的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短小精悍的文艺形式。对联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可用四句话来概括:始于桃符源对应,兴于北宋盛于明,至清涓流汇江海,民国绵延到如今。(罗维扬《中华对联写作》)对联在我国高度普及,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过春节贴对联,家家如此,年年如此,人们已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但对联的作用却不可低估,一幅好的对联往往能显示出它的艺术魅力和特殊功能,给人以“视之则锦绘,听之则丝簧,味之则甘腴,佩之则芬芳”的多种多样的美感享受,并从中获得教…  相似文献   

18.
家风有韵联中传 文洪德斌 ① 父亲一辈子生活在农村,以种地为生,是个地道的农民.他年轻的时候读过高中,有点文化,再加上毛笔字写得不错,常为左邻右舍写些对联,成了乡邻们眼里的"秀才". ②父亲很重视家风教育,除了言传身教,父亲还喜欢给我写些对联.他写的对联也不装裱,就贴在堂屋两侧的墙上,或者贴在我卧室的门上、书桌对面的墙上,抬头可见,陪伴着我成长的岁月.  相似文献   

19.
春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很多同学都写过有关春节的作文,但由于春节期间的主要活动,如贴对联、吃年夜饭、祭祀祖先等大都大同小异,所以同学们在选用素材写作时很容易撞车。撞车不可怕.可怕的是写的细节、表的情感、选的角度等也都一模一样.写出"概念化"的春节。春节于你我而言都应是不同的风景,有不同的味道。你喜欢吃好穿新,我喜欢亲人相聚,他喜欢喜庆热闹……那如何写好"春节"呢?  相似文献   

20.
有一年春节前,书法家王羲之先后写了几副对联贴在门上,都因为他的字写得好,对联的意思又新颖吉利,被人悄悄地揭走了。到了大年夜,门上仍空空无联。最后,他精心构思了一副对联,将对联拦腰剪断,先贴上半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