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作文》2006,(3)
《左传》中载:春秋时郑国政治家子产,从政时,善“择能而使之”。他手下曾有四位得力助手,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太叔仪表不凡,善于交际;公孙挥熟悉邻国国情;另一位裨谌足智多谋。但必须在一个绝对安静的环境里才能有效思考。于是,当郑国有事需要决策时,子产就先向公孙挥了解有关的来龙  相似文献   

2.
宽容若子产     
与丰卷 有一回,郑国大夫丰卷为了祭祀要求进行狩猎,子产不批准. 丰卷大怒,立刻征调忠于他的势力,意欲有所动作. 子产得知,为了避免国家陷入分裂,马上辞职,并声明要离开郑国,以此表示他并非要通过排挤别人来为自己谋利. 幸亏当时郑国最有实力的罕氏子皮经过考虑,表态支持子产,驱逐丰卷,子产才复职. 复职之后,子产却下令保存丰卷的田产.过了三年,召丰卷回国,又把田产还给丰卷,连这三年的田地收入也交给丰卷. 子产并没有因为丰卷企图造反而没收他的田产. 这是子产的宽容,也是他得到郑国人心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子产是距今两千五百多年前我国春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他在青年时期就以有独到的政治见解介入了郑国的政治,从政四十余年,曾被立为郑国的卿,后出任郑国执政(相当于后代的宰相),直至病终。据《左传》记载,子产在担任郑国执政二十二年中,对郑国的经济、政治进行了一些重要的改革,并取得了一些成功,成为春秋时期社会  相似文献   

4.
宾至如归     
子产,也叫公孙侨、公孙成子,春秋时期的政治家,是郑国贵族子国的儿子。他执政期间,实行一系列改革,给郑国带来新气象。公元前542年,子产奉命出访晋国。晋国国君晋平公以大国自居,以国内有丧事为借口,没有及时会见他。子产就命随行人员,把晋国宾馆的围墙拆掉,让  相似文献   

5.
在春秋时期的历史舞台上 ,郑国地处晋楚相争的缓冲地带。南北两大集团都将争夺郑国作为自己的战略目标 ,致使郑国国策朝晋暮楚不断变化。作为这样一个小国的执政者 ,所处地位十分特殊 ,既要面对各大诸侯国的强取豪夺 ,又要应付国内各大家族的明争暗斗。子产就是这样一位执政者 ,特殊的地位使《左传》作者对其倾注大量笔墨 ,“《左传》前半出色写一管仲 ,后半出色写一子产 ,中间出色写晋文公、悼公、秦穆、楚庄数人而已 ,知其性格、心术、声音笑貌、千载如生。”也使后人对子产有很高的评价 :“子产不诚贤相矣哉 !” ,“如子产者所称古良臣哉…  相似文献   

6.
子产治郑     
子产是春秋后期郑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他在出任郑国卿士、执政期间,镜意改革,择能任贤,广开言路,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使弱小的郑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并走上稳定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在春秋时期的历史舞台上,郑国地处晋楚相争的缓冲地带。南北两大集团都将争夺郑国作为自己的战略目标,致使郑国国策朝晋暮楚不断变化。作为这样一个小国的执政者,所处地位十分特殊,既要面对各大诸侯国的强取豪夺,又要应付国内各大家族的明争暗斗。子产就是这样一位执政者,特殊的地位使《左传》作者对其倾注大量笔墨,  相似文献   

8.
弦高犒军     
《中学生(作文版)》2011,(7):109-109
弦高是郑国的一位行商,经常来往于各国之间做生意。有一年,他去周王室辖地经商,途中遇到秦国军队,当他得知秦军要去袭击他的祖国郑国时.便一面派人急速回国报告敌情,一面伪装成郑国国君的特使,以12头牛作为礼物,犒劳秦军。秦军以为郑国已经知道偷袭之事,只好班师返回。郑国避免了一次灭亡的命运。【适用话题】随机应变、机智、爱国、慷慨等。  相似文献   

9.
人情味十足的孔子世人心目中有两个孔子:一个被人神话了,另一个很"世俗",人情味十足。一天,孔子到了郑国,与弟子走散了,孔子站在东门旁发呆,郑国有人告诉子贡:"东门有一个人,他的额头像尧,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膀像子产,然而自腰以下还不到禹的三寸。憔悴颓废的样子,好像一条有丧事人家的小狗。"子贡把话如实告诉孔子。孔子欣然笑道:"外形上的描写,微不足道。然而  相似文献   

10.
《史记·孔子世家》中有这样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周游列国时来到郑国,有一次和弟子们彼此失散了,只好一个人站在外城的东门口等。郑国有人看见了,就对子贡说:"东门那里站着一个人,他的额头像唐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产,可是从腰以下比禹短了三寸;一副疲惫倒霉的样子,真像是丧家之犬。  相似文献   

11.
汉朝刘向的《说苑》里记有这样一段对话。子贡问孔子: "现在的臣子,谁能算得上贤?"孔子说: "以前齐国有鲍叔牙,郑国有子皮。"子贡又问: "难道现在齐国的管仲,郑国的子产不是吗?"孔子说: "荐贤者方为贤。我听说鲍叔牙举荐了管仲,子皮推荐了子产,但没有听说他们推举了什么人?" 管仲为春秋时期的齐相,他辅佐桓公大事兴革,以"尊王攘夷"之策,使桓公"九会诸  相似文献   

12.
进贤为贤     
子贡问孔子:“现在的臣子,谁能算得上贤能呢?”孔子说:“以前,齐国有个鲍叔,郑国有个子皮,都是贤能之士。”子贡说:“难道齐国没有管仲,郑国没有子产吗?”孔子说:“能够发现并推荐人才的人,才称得上贤能。我听说鲍叔推荐了管仲,子皮推荐了子产,却没有听说管仲、子产推荐了什么人。”  相似文献   

13.
论"子产不毁乡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产是我国春秋时期郑国的执政。“乡校”是古代村社成员公共集会和活动的场所,“国人”在乡校中议论朝政得失,是原始民主制度的遗存。“不毁乡校”反映了子产善于听取人民意见的民主进步思想。这一思想对今天的“政治民主建设”也有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子产的改革及其社会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产,名侨,字子美,郑穆公的孙子,子国的儿子,所以又叫公孙侨或国侨.大约生于公元前五八二年,死于公元前五二二年.他在公元前五五四年开始为卿,到公元前五四三年为正卿执掌国政,在郑国政治舞台上前后有三十二年之久,执政有二十年.执政期间,子产积极开展内政外交活动,推行一系列政治改革,对后世影响颇大.本文拟就子产的改革作些探  相似文献   

15.
一《左传》昭公六年记载:"三月,郑人铸刑书."这是春秋后期郑国在子产主政下一件伟大的创举,有利于打破奴隶主阶级的礼制,限制大贵族的特权,从而提高下层国人的地位,也是春秋时期在上层建筑领域内奴隶制瓦解的重要标志,对春秋各国都有很大的影响.因而遭到晋国旧贵族叔向的反对,他写了一封长信给子产,以"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为理由,认为夏、商、周三代的法律,都是在这些朝代临近灭亡的时候  相似文献   

16.
子产(?——前522年),是我国春秋中叶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左传》以较多笔墨生动地记载了他的政绩,先秦诸子也常常提到他,有的把他看得比孔子还重要。汉以后,孔子声誉大增,而子产的名气却日见衰微。清末梁启超曾打算为子产作传,但终未实现。(见《中国历史研究法》)今天,重新追述和评价子产,研究他的治国方略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族大宠多”语出《左传》襄公三十年,本是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子产对其执政前郑国国内形势的经典概括。其中的“宠”,虽然历代罕有专门注释,但是长期以来,学者是将“宠”理解为“宠幸”的。比如,宋代林尧叟释“族大宠多”为“族盛大而恃宠者多”(《左传杜林合注》卷三十三),今人沈玉成先生亦译之为:“家族庞大而受宠的人众多(《左传译文》第366页,中华书局1981年)。其实,这样的解释有悖史实。众所周知,子产执政前的郑国可谓君弱臣强之典型。至晚在郑穆公去世之后,郑君大权旁落,而源自郑穆公的几大家族,其中主要是“七穆”,控制了郑国的政权,…  相似文献   

18.
“四人帮”的御用班子梁效,发表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七五年第一期的《评孔老二吹捧的子产》一文,把春秋晚期郑国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子产,诬蔑为“顽固维护奴隶制的反动政治家、思想家”。他们的目的极其反动,手段十分卑劣,必须予以揭露和批判。列宁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此外,如果谈到某一国家……那就要估计到在同一历史时代这个国家不同于其他各国的具体特点。”(《列宁选集》第二卷第512页)我们研究子产,当然  相似文献   

19.
李悝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间的有数几个的政治家当中之一.在这个时期间和李悝同样重要的,前于他的有齐国的管仲、郑国的子产和越国的范蠡;和他并时的有吴起在楚国;后于他的有申不害在韩国、商鞅和李斯在秦国.现在把战国初期法家李悝在魏国所施行"尽地力"的内容作分析,加以初步的考察.  相似文献   

20.
春秋时代后半期,霸主迭兴,人才辈出,身处小邦国郑国的子产发挥了异乎寻常的重要作用,在各国间纵横捭阖,让春秋时代风生水起,被后代研究者称为"春秋第一人"。子产具有远见卓识,能够忧患长远;在外交上敢作敢当,有理有利;首倡"苟利国家生死以之"的信念,大胆推进改革;博学多才,任贤使能,创立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智库。成为历代贤相的楷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