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感恩教育是初中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情感交融、道德规范的人性教育,对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当今中学生感恩心理缺失的现状入手,分析感恩教育在当代中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提出感恩教育的对策,呼吁在初中教育中进一步重视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2.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美好的感情,学会感恩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是每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通过对中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论述剖析中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唤醒中学生的感恩意识,激发中学生的感恩行为。  相似文献   

3.
当今中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近年来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感恩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开展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具体内容以及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对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开展感恩教育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感恩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对317名中学生进行感恩问卷和亲社会倾向量表调查,以探讨中学生感恩对亲社会行为这种效能的作用。结果发现:(1)感恩深度与亲社会行为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2)感恩深度对亲社会行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3)城乡中学生在感恩深度、感恩频度、亲社会行为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听障中学生感恩、宽恕,采用感恩问卷及宽恕倾向量表对318名在校听障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与290名普通高中学生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听障中学生感恩及宽恕心理状况处于中等水平,有性别和年龄差异,与普通高中学生有一定差异。这些结果对于研究听障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当今中学生不知感恩,不会感恩,感恩意识的缺乏,这些都让人们深感忧虑。坚持感恩教育,使中学生在增长知识技能的同时,也拥有一份感恩情怀。本文从具体事例入手,对感思缺失的原因和实施感恩教育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探讨中学生感恩对学校归属感的影响,以及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以此为提升中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提供相关建议。采用中学生感戴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中学生学校归属感量表对292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感恩能够正向预测学校归属感;(2)社会支持能够正向预测学校归属感;(3)社会支持在感恩和学校归属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学校要对中学生进行感恩能力的培养,帮助构建社会支持系统并学会领悟家庭支持、教师支持及同伴支持,从而提升对学校的归属感,以便更好地促进学业成绩与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8.
感恩教育作为中学生成长教育中的一门必修课,对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中学生面临的信息资源也更为复杂,尤其是在初中生思想观念还不成熟、做事易冲动的青春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感恩教育势在必行。本文从数学课堂除了教授中学生数学知识外,还可以“教给学生什么”的问题出发,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融入感恩教育进行探究,试图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感恩教育与数学课堂教学融合发展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中学生存在感恩意识淡漠的现象,中学教育中的"重智育轻德育"教学模式,是导致中学生感恩意识淡漠的主要成因之一。因此,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从感恩教育的现状出发,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地渗透感恩教育,以达到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培养学生感恩意识的教学目的。一、感恩教育的现状现在的学生,一般都是家中的"独苗",长辈们对他们  相似文献   

10.
刘雍 《文教资料》2009,(14):125-126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感恩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已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本文针对当代中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从中学政治教学的角度,指出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内容、创设情境、挖掘隐性课程资源等,对中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中学生中广泛存在感恩意识淡薄的现象,虽然原因不一,但在中学教育中存在的“重智育轻德育”的教学模式,是导致中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从感恩教育的现状出发,在教学课堂中灵活地渗透感恩教育,以达到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培养学生感恩意识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中学生德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低效”现状,就实施感恩教育、提升中学生的正能量、推进中学德育工作的创新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通过加强感恩教育,为社会培养出健康和高尚的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13.
感恩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些都是古人对感恩的最好诠释.感恩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当前,对中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传承感恩美德,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以语文教材教学为种子,播种学生感恩的心 第一,培养学生感恩自然的情怀. 语文教材中《春》《济南的冬天》《周庄水韵》《苏州园林》《山峡》《树林和草原》等课文将美丽的景色美伦美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品读感悟中,感恩自然之心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14.
在新修订的上海市<中学生守则>中,"学会感恩"是对全体学生提出的新要求,反映社会对德育的关心,体现了时代新意.鉴于目前中学生感恩意识的淡薄和家庭教育的缺位,有针对性地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就显得十分及时而必要.它不仅填补了德育内容的空白,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知恩、感恩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探究中学生参与社团对其自身积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参与中学生社团对中学生的创造力、好奇心、领导力、感恩以及公正等诸多积极品质有重要影响.同时提出三条建议以帮助社团培养中学生积极品质:构建积极适宜的社团环境;挖掘社员积极特质;培养社员积极体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石璐 《课外阅读》2011,(6):228-229
针对部分中学生存在感恩意识淡漠的倾向,许多学校都开展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感恩意识,本文从感恩教育的现状出发,谈谈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恰当渗透感恩教育,以能达到培养学生感恩意识、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一路向好,物质条件得到了全面的改善,国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得到了不断的提高,这也导致了当前很多中学生产生了攀比心理,并且有不断增强之势,致使他们对社会、学校、家庭的要求日渐提高以至日渐无理,"自我中心"意识几乎埋葬了他们应有的感恩意识,造就了他们对社会、家庭的基础感恩意识正逐步弱化,可以说已经到了一个濒临泯灭的境况了。然而中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与希望,还是祖国新世纪的生力军,因此中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是必不可缺的,如若一个人没有感恩之心,他有多么优秀,也不知道感恩一切,更别谈感恩祖国,回馈祖国了。  相似文献   

18.
自古以来感恩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粹,更是值得现代中国人民学习的优良文化。由于21世纪市场经济已经朝多元化方向发展,感恩的意识也备受关注,但是现在的中学生却正在渐渐淡化感恩的意识,学生不懂得怎样去感恩,更加不会感恩和感激,对于帮助社会回归感恩意识日趋淡薄。在本文中主要结合语文的教学实践向广大的中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并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新修订的上海市《中学生守则》中,“学会感恩”是对全体学生提出的新要求,反映社会对德育的关心,体现了时代新意。鉴于目前中学生感恩意识的淡薄和家庭教育的缺位,有针对性地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就显得十分及时而必要。它不仅填补了德育内容的空白,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知恩、感恩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20.
[活动背景]   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做人的基本修养.而现在的中学生就其心灵的一翼--“情“来看,普遍患有“情感冷漠症“.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诲之恩,有时会熟视无睹、置若罔闻.面对这样一个现状,有必要设计一节以《感恩》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让感恩走进每个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