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成人中专学校的电子电器、电工、机电、微机等专业都开设了电工技术课程。在电工技术中,电磁感应现象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而现有的自感演示仪效果不明显。为提高教学效果,本人作了多次实验,现改进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报刊杂志发表过不少关于自感现象演示实验的改进及教具制作的文章 ,其使用的电感 ,有用电磁振荡演示仪中的线圈 ,或用 2kW的自耦变压器的线圈 ,也有自制的电感线圈。显示自感现象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 ,除了用小灯泡显示以外 ,还有用发光二极管、氛管式电表显示的。在此启发下 ,也对该实验进行了研究 ,我对物理仪器室里可做自感现象实验的器材 ,一件一件地进行探索 ,发现采用仪器室一些现有的实验器材来演示自感现象 ,其实验效果也不差。条件一般的仪器室都配备这些实验器材 ,都可以开出这个演示实验。现在把几种取材及实验方法介绍给…  相似文献   

3.
现行高中物理课本,在研究自感现象时,安排了两个演示实验.即通电时的自感现象,和断电时的自感现象,见图1和图2.这两个实验在说明当导体(线圈)中电流通、断电时,导体(线圈)本身产生感生电  相似文献   

4.
多用途小孔成像演示仪宁波市北仑区顾国和中学陈志辉图3小孔成像是因光作直线传播而产生的一个典型现象。做好这一现象的演示实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小孔成像的规律、原理和实质的认识。但在中学物理仪器配备中至今尚无相应的定型仪器。虽然在某些教参书刊...  相似文献   

5.
1 仪器装置图 (见图 1,图 2 )图 1 轮轴装置图图 2 轮轴应用演示仪装置图2 仪器特点及用途(1)特点 :①轮轴学具的特点。本学具结构简单 ,由一个轴、四个直径不同的轮组成 ,供给一个实验小组的学生分组实验使用。本套学具组装简单 ,便于学生操作。只要将轴 (药瓶 )拧入轮圆心孔 (再盖瓶盖 ) ,轮轴装成。本套学具利用边角废旧材料制作 ,造价低廉 ,形象直观 ,效果明显 ,科学性强。②轮轴应用演示仪特点。本教具供教师演示用。通过将轮轴轮的某些部分的拆取 ,使学生能将外形与轮轴有着天壤之别的轮轴类工具如 :扳手、水笼头、摇把等 ,与轮轴…  相似文献   

6.
据我们所知,在物理教学中,通常在两个电路分开作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实验。这样作实验,不仅不能给人一个通、断电自感的完整印象,而且还往往引起一系列误解:断电后瞬时,误认为电感支路中的电流会突然地比原来还强;断电后瞬时,误以为电阻支路中的电流一定比原来强;……一般认为,在一个电路的同一部分是不可能依次观察到通、断电自感现象的。然而,我们作成了这个实验,称之为“完整的自感实验”。这个实验不仅给人一个通、断电自感的完整印象,还能避免使我们产生各种各样的误解。 一、理论分析 一个具有自感系数L、电阻R_2的线圈与一个电阻R_1的电阻器并连后,通过电键  相似文献   

7.
普通小型幻灯机是一般中小学校必备设备,利用它对几个效果很不理想的中学化学演示实验进行改进,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1.基本装置利用普通幻灯机可设计成如图1所示的演示装置。幻灯机主要起高倍放大和增加光强度的作用,两面反射镜主要起校正图像和调整投影方向的作用,微型演示仪可用平板玻璃和分隔塑料条自制。2.氯水见光分解的实验在氯水见光分解实验中要看到明显的氧气生成,即使在阳光直射下也需数小时。利用图1装置及图2所示微型仪器进行演示,在数分钟后就能观察到一个个无色气泡产些、长大、最后冉冉上升。(课堂…  相似文献   

8.
通过自制实验演示仪,完成了新课标要求通过实验了解色光混合的现象,增强了实验的可视性和趣味性,加强了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实验演示仪器材简单易得,实验操作简单、演示效果明显。将白光作为基础光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拓宽实验演示仪的教学功能,对颜色的探究性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断路自感现象演示实验的改进河南省濮阳市教委仪器站宋新生自感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电磁感应现象。为演示断路自感现象,通常采用如图所示线路。图中L为自感线圈,A为小灯泡。当开关K闭合时,灯A微亮:当开关K断开时,灯A突然亮一下,然后熄灭。此演示虽可说明感生电动...  相似文献   

10.
对高中物理向心力实验发展历程——从手摇式向心力演示仪、圆锥摆向心力演示仪到基于数字传感器的DIS向心力演示仪,再到无线DIS向心力演示仪——进行了总结回顾。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笔者听了一堂机械波的公开课,课间使用的演示仪器是一台老式的手摇式模拟横波演示仪,尽管教师讲得较好,还使用了多媒体对波的产生和传播作了模拟演示,但做课后练习时,老师问,如果波源停止振动,波的传播会停止吗?学生们几乎异口同声的说,不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与会的老师都认为:问题出在那台模拟横波的演示仪上,因为老师的手一停止摇动,所有的质点都停止了运动。课后,与会老师还风趣地对那位上课的老师讲,如果你在学生们不会回答时,就用你引入新课时的发波水槽用棍棒轻击一下水面,再让学生回答,你的课就锦上添花了!这两个实验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区别呢,原因是一个是模拟的波,不是真情实景,一个是真实的波,满足一切机械波传播过程中遵行的所有规律。  相似文献   

12.
通、断电自感现象演示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问题的提出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演示实验是学生认识物理规律的感性基础,是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理解的重要环节。现行高中物理新教材第二册第十六章第五节中研究自感现象是通过图1a,图1b所示的电路来演示的。  相似文献   

13.
1 仪器装置图 (图 1)图 1 物体浮沉演示仪广口瓶 1个、50mL注射器 1个、橡皮塞 1个、有色小玻璃瓶 (或小试管 ) 1个2 特点及用途( 1)特点  自制物体浮沉演示仪比较具体的显示了物体在液体里的上浮、下沉和悬浮 ;取材容易 ,结构简单 ,制作方便。( 2 )用途可以解决初中物理物体浮沉条件的演示实验。3 制作给广口瓶加入适量的水 ,在有色小玻璃瓶内装入适量水后 ,用一手指按住倒放入广口瓶内的水中 ,使之漂浮 ,盖上橡皮塞 ,给瓶塞上插入注射器使针头穿透橡皮塞。4 使用方法①向下推注射器活塞 ,小玻璃瓶会下浮 ;②向上提注射器活塞 ,小…  相似文献   

14.
1 仪器装置图 (见图 1)图 11 放电演示仪  2 导体绝缘体检验器  3 电热演示器  4 电磁演示器  5 电 铃  6 电路元件2 仪器特点及用途(1)特点①能解决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如放电演示仪能使学生直观的看到“雷电现象”、“落雷”的形成等 ,使学生亲身感受到雷电形成原因和避雷方法。②构思新颖 ,造价低廉 ,使用安全 ,便于制作。如放电演示仪 ,导体绝缘体检验器等 ,均用两节干电池为电源。前者采用电子振荡产生高压替代传统教具 ;后者在电路中接入两只三极管 ,就能验证人、大地和不纯净的水是导体。③使用范围大、用途广。本系列教…  相似文献   

15.
气体膨胀做功温度降低演示仪器(下称演示仪)是初中物理中“改变物体热能的方法”所需演示仪器之一,也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内能”中“气体膨胀做功,温度降低”的演示实验之一。现行的初中物理第二册图5—6所示的演示仪器,只用单一的试管组成,它的缺陷是当试管内气体膨胀做功把橡皮塞子  相似文献   

16.
在国家教委新颁布的《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中,增加了声波演示仪。本文将介绍一种声波演示仪的设计与使用。一、设计方案课文中声波的实验计有: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速的测量;声波的干涉;声波的衍射;声波的反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乐音与噪声;音品,共鸣等。本演示仪应能演示除声速的测量外其余十个实验。以往的声学演示实验主要是听声音。本演示仪不仅能听声音,还可以从示波器看图象以及用仪器中装有的二极管电平显示驱动器显示光信号。例如;讲音品时,钢琴、黑管等乐器的振动图象从示波器屏幕上显示出来,同时听到…  相似文献   

17.
本刊曾详细地介绍过集成电路LM3914的内部结构和功能,本文介绍集成电路LM3914在演示物理实验中的具体应用。1演示电容器的充、放电用LM3914制成电容器充放电演示仪,原理图如图1。本实验演示能直观、形象地反映出电容器的充电、放电过程。演示时,将开关K置于1处,电源经R1向C充电  相似文献   

18.
讲授高中物理课本下册自感现象时,在一节课内要做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现象两个演示实验,一般用两个示教板(两个实验电路)来完成。这样就需要在课堂上临时拆线和接线,浪费不少课堂教学的宝贵时间,又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印象。笔者经过认真地研究,把两个演示实验设计成一个电路,装在一个示教板上,演示时,通过开关的“一开一关”即可完成。改进后,既操作方便,节约时间,又能给学生一个深刻完整的印象。现将几种改进方案介绍于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带电粒子是微观粒子,它的运动情况很难用肉眼能观察到的实验来进行直观形象展示。为了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洛伦兹力的真实存在,有的教师设计了模拟演示实验[1],有的教师进行了此类实验装置的研制[2,3]。这些演示仪各有优缺点。如文献[3]介绍的洛伦兹力宏观演示仪,用门型框  相似文献   

20.
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演示仪上海市铁岭中学徐新朱以卓江新定本教具用于初三物理教材。目前课本中安排的演示实验效果不明显,操作困难。用本演示仪进行实验可以清楚地看出,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强度的大小,线圈匝数的多少,有无铁芯插入都有密切关系。全部实验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