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楚文字的构形系统看战国文字在汉字发展史上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个体字符的差别不足以反映字系的变化,汉字发展史的研究应该建立在系统比较的基础之上,战国文字国别之间的差异属于局部书写风格或个体字符的不同,从本质特征和构形系统上来说,战国文字仍然是一个整体,楚国简帛文字的构形系统可以作为这个整体的代表。通过楚文字构形系统跟甲金文字系特别是《说文》小篆字系各项参数的比较,展示出战国文字已是基本成熟的具有严密规律的汉字系统,但仍处在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2.
文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传统的文字教学几乎都是死记硬背模式,在教学中利用汉字构形理论,可以增加学习兴趣,减轻学生负担,还可以渗透文化元素,让学生体会中华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邹小平 《文教资料》2011,(35):41-42
为了了解汉字在日本人文字生活中的作用和现状,本文首先从作为日本社会汉字使用大体基准的《常用汉字表》入手,说明日本政府现行的汉字政策;接着谈一谈与日本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姓名用汉字,作为大众传播媒体的报纸,以及公用文中汉字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汉字在书写和认读两个矛盾统一的过程中发展演进,具有结构属性和书写属性,所以汉字的研究分为字形结构和字体风格两端,二者密不可分,但是在汉字发展演进的过程中,汉字构形的发展和字体的演变之间的关系也是发展变化的。古文字向今文字的过渡主要原因是汉字构形系统的发展成熟。而今文字阶段字体的发展演变破坏了汉字的构形理据,影响了构形系统的平衡,使构形系统不断地进行调整以实现新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秦始皇在建国之初,鉴于当时文字使用混乱的状况,颁布了文字改革的政策,对文字进行了巨大改革。废除了六国古文,在秦文字的基础上整理形成了统一的官方字体,即小篆。在小篆被当作官方字体使用的同时,在民间又出现了由小篆草写形成的另一种字体,即隶书。两种字体的形成和发展是汉字发展史上的巨大进步。秦始皇的文字政策对后世有着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6.
坡芽文字只存在象形、会意、指事这三种结构类型,其中象形字所占的比例最大,达62.96%,会意字占30.86%,指事字仅占6.17%。根据坡芽文字的结构类型,并结合其符号体态及功能与作用,我们可以判断坡芽文字正处于"以形表义"为特征的人类文字发展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7.
根据汉语言文字的特点进行汉字教学,对于学生掌握汉字的音、形、义具有重要作用。深刻地分析每个汉字,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加深记忆,并从美学的角度欣赏、书写汉字,还可以获得更多附加值。  相似文献   

8.
抓住汉语言文字的特点进行汉字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汉语言文字的特点进行汉字教学,对于学生掌握汉字的音、形、义具有重要作用.深刻地分析每个汉字,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加深记忆,并从美学的角度欣赏、书写汉字,还可以获得更多附加值.  相似文献   

9.
反切是一种汉字注音方法,用两个字相拼,切上字取声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两相拼合即是被切字的读音。反切字是为交际需要而产生的特殊文字,它采用反切的方法创造而成,形体上用两个整字、整字与偏旁或偏旁与偏旁拼合而成,字音是组成它的字的音的拼合。拼合造形、反切造音是其基本特点。反切字与合文、合形字、合音字有联系也有区别。反切字存在于汉字型文字中,体现出反切不仅仅只是一种注音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我不赞成梁永国先生《现代汉字体系的科学性、简易性》(《现代语文》2005年第8期)所持的基本观点.其中汉字的"科学性"内涵模糊,暂不予以讨论,而汉字具有不具有"简易性",则是汉字研究的一块基石,必须弄清楚.笔者认为,汉字--无论古汉字,还是现代汉字,不具有"简易性",是繁难的文字体系.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语文》2006,(9):120-120
关于汉字的性质,有雾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意音文字、词——音节文字、语素——音节文字等多种说法。究竟哪种(或几种)。说法是正确的呢?  相似文献   

12.
伊斯特林《文字的产生和发展》既是一部文字史著作 ,又可以看作一部文字理论著作。书中全面论述了世界各主要文字体系的产生和发展历史 ,同时也提出并解决了一些文字理论的原则问题。作者在分析研究各种文字现象时所提出的观点和运用的方法 ,对我们的汉字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根据载体、书写工具、书写方式、对后世字体影响等方面的对比研究,商代简牍软笔书体是商代的通用字体,也是汉字形体体系中的核心字体,是后世汉字的源头。甲骨文仅是依附于简牍软笔书体基础上的,因载体、书写工具、书写方式、用途的不同而形成的一种特殊字体。  相似文献   

14.
引用大量简牍文字材料,论述简牍文字的出现在中国文字学史上的文化价值及重要意义。一则可以改变传统的汉字发展观,启迪我们重新排列汉字演变的历史轨迹,理清汉字发展的脉络;二则可以纠正我们对秦始皇“书同文”的片面看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HSK甲级词汇中的1033个汉语词汇为语料来源,与韩语中相应的汉字词从词义上进行了比较。按照词义系统的分类层级,比较汉字词与汉语词词义的基本义,在基本义这类分为等义同形词、等义部分异形词、等义完全异形词、近义同形词、近义部分异形词、近义完全异形词。通过这一系统定量和定性比较分析,希望能对对外韩汉的教学以及教材编写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古代日本字大体经历了吸收汉字、使用汉、以汉字标写日语特殊词汇,以日语语序书写汉、万叶假名、平片假名、和汉混合语体等诸阶段。日本从最初没有字到自己创造出独有的假名字与“和汉混合”的字体系,这个过程同时是全面引进汉字、学习使用汉字、并根据日本原有语言对它消化和再创造的过程,这一过程从语言层面显示出日本民族自古就有乐于和善于吸收外来化的卓越才能和传统,另一方面,它也印证了古代中国化的价值在异域语言字中的影响和积淀。  相似文献   

17.
姚小平 《中国语文》2015,(2):180-188,192
编纂于十六世纪末叶的《葡汉词典》(Dicionario Portugues-Chines),是已知欧汉双语词典中最早的一部,而其著者究竟为谁,迄今仍是一桩疑案。词典正文的汉语对应词和释义,由某位文字修养不高的中国人书写,含有大量俗字,包括简笔、异体、别字、自造字等,由之可窥明末民间使用汉字的情形。进而考察近代汉字的流变,上溯至敦煌写本,证之以《干禄字书》、《龙龛手镜》、《宋元以来俗字谱》等字书,可知《葡汉词典》中所见的许多字乃是汉字由古及今过渡的形式。  相似文献   

18.
战国东方五国文字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些文字资料的研究,我们发现它们在构形上是成系统的。这种系统与汉字发展其他阶段上的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战国东方五国文字的构形系统可以从三方面来看,第一,它们的基础构件及其构字比例和甲骨文、金文比较起来已经相当完善;第二、从构字模式上看,形声字的比例大幅度上升;第三,从汉字结构层次上看,层次结构占据绝大多数,平面结构很少,这些表明,战国东方五国文字的构形系统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19.
汉瓦当文字装饰纹样内容、分布和作用在考古上是以陕西为代表的,文字装饰纹样对汉字在文字字体、字形、字义演变和在书法审美、书法特征、书法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语言和思维是辨证的统一体。从语言结构看,汉语重意合而不重形合,英语则借助词尾屈折变化、主从复合句、介词短语等语法手段来帮助分析和表现事物间的关系。汉字和以英语为代表的字母文字与各自所服务语言的语法一起分别促成了中西不同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