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篇文章写好后,作者在送审或寄给报刊社时,都爱写上“敬请斧正”几个字。那么,你可知晓“斧正”一词是怎么来的呢? “斧正”的典故出于《庄子徐无鬼篇》文中。大意是说有个楚国人,他的鼻子上粘了一层白泥土,就请旁边的木匠给他擦掉。这位木匠为了显示一下自己的高超本领,竟挥动斧子一下把白泥土砍掉了,丝毫也没有伤着鼻子。后来文人学士就将此引典到修改文章上,称之为“斧正”,一直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2.
曲辰 《湖南档案》2009,(5):24-24
齐白石由木匠成大师,三任妻子是左膀右臂。 齐白石七岁时由父母包办定下了个童养媳,平时玩在一起的小伙伴讥笑他:“哎呀咧!丑!就讨了堂客”。小白石那时不知道“堂客”为何物,曾在父母跟前哭闹过“我不要堂客”。到了12岁。他的小堂客陈春君过门进了齐家,  相似文献   

3.
匠人与大师     
在社会上常听到叫某人为“大师”,有时是尊敬,有时是吹捧。又常不满于某件作品,说有“匠气”。匠人与大师到底有何区别?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一个匠人比如木匠,他总在重复做着一种式样的家具,高下之分只在他的熟练程度和技术精度。比如一般木匠每天做一把椅子,好木匠一天做三把、五把,再加上刨面更光、合缝更严等等。但就算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已召开过十七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其中,民主革命时期,在上海、广州、武汉、莫斯科和延安等地召开过七次党代会,这七次党代会中,就有三次党代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分别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二大”和“四大”。此外,这里还设立过中共三大后、六大后等中央办公机构。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中共中央早期在上海发展壮大,这座城市记录着中共一路走来的身影……  相似文献   

5.
编辑工作做久了,业务熟悉了,动作有了规范,这是大有助于工作的。但倘若就此满足,于是工作中老一套地看稿,老一套地改稿,老一套地编排,老一套地审定付印,久而久之,感觉迟钝了,思维衰退了,编辑手法成了“一定之规”,就会在瓦匠、木匠、铁匠之外出现了一种“编辑匠”。瓦匠、木匠、铁匠之称为匠,对于他们所掌握手艺的熟练程度而言,是尊重的称谓。可是这个“匠”字加到“编辑”这个称号后面,却成了贬意词。究其缘由,与一般工匠相较,大概编辑这一行当,一  相似文献   

6.
匠人与大师     
在社会上常听到叫某人为“大师”,有时是尊敬,有时是吹捧。又常不满于某件作品,说有“匠气”。匠人与大师到底有何样的区别?大致有三点:一、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一个匠人比如木匠,他总在重复做着一种式样的家具,高下之分只在他的熟练程度和技术精度。比如一般木匠每天做一把椅子,好木匠一天做三把、五把,再加上刨面更光,对缝更严等等。但是就算一天做到100把他也还是一个木匠。大师则绝不重复,他设计了一种家具,下一个肯定又是一个新样子。判断他的高下是有没有突破和创新。匠人总在想怎么把手里的玩艺儿做的更多、更快、更绝;大师则早…  相似文献   

7.
旧文新批注     
“北京选美了”,这是近日报上一篇新闻的标题。我觉得它好象是按捺了好久而终于喊出来的,恐怕又要闹猛一阵了。记得好几年前,上海也曾有过“选美”的动议,新闻界宣传努力。后来,大约总是由于“时代的局限”吧,上海的选美之事偃旗息鼓。我当年涂鸦的那篇选美感想也因失却了议论的对象,塞进了抽屉。现在,既然京畿开始选美,当然不乏示范之意。于是我兜底翻抽  相似文献   

8.
[主持人语]尼采已经逝去一百多年,但是他对世界究竟有多大影响,至今也不能盖棺论定。在思想史上,我们甚至可以在公元纪年之外,另外增添一种尼采纪年,把现代思想分为“前尼采时代”和“后尼采时代”。关于尼采的思想旅行,上海三联书店出版过《尼采在中国》和《尼采在西方》两本资料汇编,中国学者也就尼采的接受史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所以,在一篇文章里详述这个过程,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张念简要地纵向复述尼采在中国的接受过程之后,从解放、鬼脸、女人这三个角度出其不意地横向进入,白刀子进、白刀子出,试图另辟蹊径、兵不血刃。她既是在复述尼采的思想旅行,又参与了这次旅行。至于何时在复述,何时参与其中,就需要诸位来鉴别了。王晓渔  相似文献   

9.
在上海采访     
“知名度”很高的上海一提上海,日本人的心理就会产生某种特殊的感慨。由于历史、地理的关系,在上海生活过并熟悉那里一切的日本人是不少的。其证据就是日本国内读者对于记者稿件的意见,越过东海,接连不断地反馈回来。这在国内分社也是罕见的现象,尽管是可以理解的,但有时也会令我感到惶恐。有这样一件事。我在一篇稿件中写道:“有尖塔的和平饭店(原汇中饭店)位于上海繁华的街道南京路的东端。”一下子,读者来信如雪片般飞来,指出:“有尖塔的  相似文献   

10.
袁鹰 《出版史料》2006,(4):79-79
我从1945年底在上海开始断断续续当了两三年报社记者和编辑,1949年5月上海一解放就到《解放日报》工作,1953年初奉调北京入《人民日报》文艺部,直到1986年底离职,至今仍在报社领取退休工资。除了十年动乱中在“牛棚”和“五七干校”先后占去些年月外,大半生都与笔墨剪刀糨糊为伴。20世纪是个伟大时代。我这样一个渺小平凡的人,能生在这个时代,亲历世纪的种种狂风骤雨、烈火严霜、月暗花明、天崩地裂,应该说是一种幸运,一种机缘。吴祖光先生名言“生正逢时”,我深有同感。报纸工作虽然还不能说完全处于风口浪尖,漩涡中心,但也绝不是也不可能…  相似文献   

11.
徐迅 《视听纵横》2010,(1):43-44
民生新闻中的“民生”一词早在《左传》里就出现过。现代《辞海》对“民生”做了解释,就是“人民的生计”。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市民阶层意识到,要争取自身的话语权。这样一来,“民生”与大众传播媒介的结合也就变得势在必行。于是,便出现了“民生新闻”这一新的新闻报道形式。  相似文献   

12.
“匠”是一个会意字,方筐里装一柄斧头,本义指木匠。后泛指在某一方面有专门技艺的人。“工匠”便是这一类人的总称。工匠的舞台在制造行业,但李克强总理提倡的“工匠精神”,却适用于一切行业。何谓“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13.
《报刊之友》2010,(6):20-21
樊云芳(1945年5月-),女,上海人,著名记者。“还在大学时代,我就做着记者梦。这个梦萌生于一篇振聋发聩的报道——《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那时她想,“要是我今后能当一名记者,并写出一篇这样震撼人心的报道来,这一生也就不算虚度了。”  相似文献   

14.
生活很象连环套,它们常常一环一环地互相牵引着。我尝试投稿的历史,始于1925至1926年间,第一个落脚点是故乡绍兴的《越铎日报》副刊。那时我是个小学教师,有些学生长得比我高,农民背后管我叫“小先生”。第一次大革命以后,《越铎日报》改为《民国日报》,我继续投稿。那是我自学写作过程中的“描红”阶段,但对我后来的生活道路,却有深远的影响。我小学时代的一位老师,在乡间属于缙绅阶级一流人物,曾在上海大东书局短期工作过——我估计他不在编辑部门。乡居无聊,1930年春节刚过,他忽发奇想,决定到上海办一种  相似文献   

15.
“新聞業务”編輯室的同志讓我們写一篇文章介绍一下“10年前的今天”的采写經驗,我們觉得采写这篇新聞实在談不上什么經驗,更谈不上介紹,打算不写,于是編輯同志叫我們把采写經过写一下。任何一篇新聞都有采写經过,这总不能說写不出来。只好在这里占上一些篇幅,把我們采写这条新聞前前后后的经过叙述一下。先說这个主題是怎么想起来的。这个主题早在几个月以前就有了,当时是在“上海严寒”报道的啟發下想出来的。今年2月间,新华社上海分社和中国新聞社都發了上海严寒的消息,我們非常高兴能讀到这么漂亮的新聞。特別感到写得好的是:上海分社發的新聞中引用詩人臧克家在1948年以“生命的零度”为题写的詩句:“前天一夜风雪,昨夜八百童尸“;中国新聞社的新聞中引用1948年上海大公报的新聞:“前  相似文献   

16.
上海文化的本性到底是什么?众批评家说了半天,似乎都不得要领。其实它的奥秘倒是被30年代的一部影片给揭穿了。在《马路天使》里,赵丹穿着雪白的衬衫,但脱开外衣一瞧,原来是个假领。这种假领又叫“经济领”或“节约领”,是上海贫民阶层的标记。在“文革”的物资匮乏时代,它被上海人重新捡拾起来,跟军装裤、毛线脖套一起,成为上海人的日用必需品。“文革”后日子逐渐好过起来,假领从日常生活中淡出了,  相似文献   

17.
章太炎,在中国近代政治史、思想史、学术史、文化史上,曾起过至深至广历史诈用的一位巨人,被个人誉为“中华英杰”或“有革命业绩的学问家”。他身为浙江余杭入,但他的大半生是在上海度过的。他离开书斋步入社会革命的第一站就是上海,时年仅三十。以后在上海办报、讲学、著述、革命、坐牢、成婚、生息,凡三十余春秋,几乎参与了他这个时代的所有重大的历史变革,颠沛了大半辈子,直至六十七岁移居苏州。上海成了他真正的第二故乡。三十多春秋的浦江水,哺育了太炎,使他对上海留下了无限眷增,同时也为上海史留下了斑烂的一页。但是,…  相似文献   

18.
1920~1930年代,是上海城市发展史上最引人瞩目的时代。人们把上海比作魔都,用以指称其现代、繁华,“摩登”一词风靡全市,  相似文献   

19.
围棋界元老华以刚是上海人,后来长年生活在北京。他说过一件事:有一次他家水管坏了,请北京的熟人来修。在修理中需要旁人拧个螺帽,那师傅说:“老华,往北拧!”华以刚虽在自己家里,一时却找不着北。为此,华老感叹:北京人有关东南西北的方位感特强,而上海人对前后左右的空间感特别敏感。由此联想到我们的时评家们在议论某一具体社会现象时,通常能分得清“前后左右”,但倘若放到更大的思想语境中,就往往“找不着北”了。这是因为他们“只讲小道理,不讲大道理”,而“不明白大道理,就不可能真正明白小道理”(庄周:《齐人物论》)。不懂大道理者所讲的小道理,大抵是一些无关痛痒的鸡零狗碎、人云亦云的老生常谈、自欺欺人的忸怩作态。这种“道理”,不讲也罢!  相似文献   

20.
木匠娶亲 太湖山区森林资源丰。富,因而木匠甚多,他们娶亲一般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必须出师后方可订婚、娶亲,理由是学艺要专心,若中途讲了亲,就会分散精力,对学艺不利;二是必须有东家,因为山区木匠多,出师后,就必须寻找谋生的地方,没有东家,女方也会认为其没有出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