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在高校建设和发展中发挥重要的基础作用,高校分析测试中心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分析测试中心教师队伍建设普遍存在:结构不合理、队伍不稳定和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结合当前高校的发展现状,特别是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提出了如何加强高校分析测试中心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的措施。高校分析测试中心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探索表明:加强人才引进是前提,稳定现有队伍是关键,完善规章制度是根本。  相似文献   

2.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准确把握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时代要求,建设高质量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是培养中国式现代化高水平人才的基石。本文基于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价值意蕴,剖析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现实困境,提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内涵式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重点,优良的师资队伍是高质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前提。因此本文即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合理模式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教育大计,以教师为本。本文以新建高校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主旨,结合自身在新建高校从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阐述了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几个重要方面:转变教师队伍建设的观念是前提;增强教师的社会责任感是关键;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是主线;建立教师队伍建设的科学机制是保...  相似文献   

5.
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积极做好教师培训,加强师德建设,重视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设科研创新团队,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提高高校教师队伍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工作,高校师德建设状况决定了教师队伍层次的高低。本文在分析高校师德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怎样坚持"知行合一",切实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提出了必要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高校师德建设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队伍是高校的主体,是高校改革、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内容,需要常抓不懈。一、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是教育活动的内在要求(一)加强师德建设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教师是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传递者和创造...  相似文献   

8.
20 0 1年 4月 ,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和武汉中心向全国各省 (区、市 )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发出《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公共课、基础课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的调查工作的通知》 ,对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课、基础课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进行调查 ,其目的是了解目前我国高校公共课、基础课教师队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知要求认真组织好这次调查工作 ,为研究制定高校公共课、基础课教师队伍建设意见提供可靠依据。此次调查主要内容是高校公共课、基础课教师队伍基本情况以及编制和需求情况 ,调查的方式是采取问卷的形式进行。我省有 5 4所高校参加了调查…  相似文献   

9.
马孝民 《河南教育》2018,(12):64-68
加快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是打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和水平攻坚战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厅以深入实施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专项工作为重要抓手,多维发力、多策并举,进一步提升了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板块通过综合报道、专家思考等方式报道我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成果。  相似文献   

10.
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是高校发展的重要支柱,新升本科院校由于学院升本时间较短,如何提升整体的教师队伍水平,是高校建设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主要并非指的是一种时态,而是一种思想态度和意识,以及一种崭新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教育的全部蕴念所在。根据后现代基本精神,本文力图重新审视教育过程中目前已被广泛认可的师生关系,从一种全面的、多元化、多层次的视角反思传统的师生关系,从而对师生关系问题形成新的有益的认识,即师生关系应从二元对立的主客关系转变为相互作用的共生关系,由单向的知识传授关系转变为双向的平等对话关系,从理性保障的师生关系转变为情感保障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aimed to use a learning inventory (the Approaches and Study Skills Inventory for Students, ASSIST) to measure the impact of a curriculum change on students’ approaches to learning in two large courses in a health sciences first year programme. The two new Human Body Systems (HUBS) courses were designed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take a deep approach to learning. ASSIST was completed by 599 students enrolled in a biology class in 2006 that was part of the old curriculum, and by 705 students at the beginning and end of the new HUBS courses in 2007. Changes in students’ approaches to learning over time were examined. The ASSIST scores for both HUBS courses reflected the dominance of a surface approach, followed by a strategic and then a deep approach. However, by the end of the year, students were taking a deep and strategic approach to their studies to a greater extent, and a surface approach to a lesser extent. Moreover, students enrolled in the new course adopted a deep approach to their studies to a significantly greater degree than those studying the old curriculum. Despite the predominance of a surface approach,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it is possible to bring about small but significant positive changes in students’ learning behaviour in a very large class through curriculum change. The proportion of students preferring a surface approach, and results showing that high performance on the final exam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a surface approach, probably reflected contextual factors, including assessment, and is the focus of ongoing curriculum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3.
诠释学作为一门指导文本理解和解释的学科,在以前类似于修辞学、语法学、逻辑学,从属于语文学。到了20世纪,诠释学由一种理解和解释的方法论发展成为一种哲学理论。诠释学的哲学转向与世界意义的多元化转向并行。随着古典诠释学向现代哲学诠释学的转换,诠释学不再仅是对经典文本的诠释而具有多元化的意义,从而为自己找到广阔的诠释空间,因此在诠释学的视野下比较诗学也具有更加开放的被诠释可能。以诠释学为背景,进一步探讨比较诗学在学理意义上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便会发现:比较诗学之“比较”不是工具论意义上的一种手段而是存在论意义上的一种思维方式,从而为比较诗学学科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学习究竟是什么?——多学科视野中的学习研究论纲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学习是当代多学科共同探索的前沿和热门话题,而且成为关心人类命运的企业家和政治家们所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由此推动着全球范围内创建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化社会的时代潮流一本文从中国文化传统和西方心理学对学习概念的两种解读入手,剖析了目前学习理论的成就与局限性,然后将学习研究的视野从微观扩展到宏观,从个体扩展到团队与社会,分别从教育哲学、管理科学、教育技术学、历史哲学和哲学人类学的广阔视野,对人类学习活动进行了理论探索,提出并论证了与生产方式同一层次的“学习方式”范畴,提出“学习是人类自身再生产的社会实践活动”,“学习的本质是人类个体和人类整体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超越”,认为“发展自身的人类学习能力同改造外部世界的人类生产能力(生产力)共同构成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动力和源泉”,并倡导创建一套能够从历史哲学的广阔视野来透视、解读和预测人类复杂学习活动及其矛盾运动的理论,从总体上认识和把握人类学习活动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使我国当前所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具有更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社会与图书馆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社会的构建必然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机遇。本文基于和谐社会的内涵简要论述了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图书馆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图书馆是人们获取知识的枢纽;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使人达到身心和谐;能培养人们的保存意识和宽容精神。最后提出了为适应构建和谐社会,图书馆应该努力做到以人为本,转变图书馆观念;加大投入,加强图书馆建设;创新管理模式,完善图书馆服务功能;保证人才配备,加强图书馆管理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6.
教育研究之生命意识探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研究之生命意识,是对教育研究存在自身的思寻,是对教育研究自身作为一项有生命活动的思寻。教育研究之生命意识为教育研究者自身生命之意识,是教育研究者之个性的自我意识;教育研究之生命意识在于以整个生命的方式进行教育研究,要求以对生命的敏感性和理性关切来进行教育研究,让感官和人心都活跃起来;教育研究之生命意识表现为对生命和教育研究的一种精神担当,是对生命和教育的不断追问和困惑,而非给生命和教育提供技术方案,在于对教育和生命之赤子情怀和真性情;教育研究之生命意识蕴含于对生命和教育的宽恕,在于对教育研究的一种多元追求和关注。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机制的科学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效进行的关键就是要构建科学有序的组织管理机制,构建多方受益、分层推进的活动运行机制,构建三结合的内容创新机制,构建双向受益的基地建设机制,构建多渠道的资金保障机制,构建学习型的思政队伍机制,构建多元化的绩效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8.
孟子的文论思想是先秦儒家文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文学欣赏与文学批评方面孟子的思想更是独树一帜,它涉及到创作主体、创作背景、语言表现,读者修养、阅读态度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除了刘勰、严羽等少数几位文学理论大师以外,还从来没有哪位哲人能像孟子这样把文学批评问题阐述得如此深刻,如此系统。具体来说,孟子的文论思想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一)知人论世;(二)以意逆志:(三)养气知言。  相似文献   

19.
师徒教师教育中的身份改变——以英语初任教师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教学和教师教育领域研究焦点的社会文化转向认为学习过程是个体学习者从外部社会协商到内部调节控制的渐进变化过程,最终导致学习者身份改变。因此,相对于传统认识论观点,师徒教师教育中英语初任教师必须实现由知识学习者向身份投资者,知识灌输者到实践探索者,独立工作者到群体协作者,单学科课程执行者向超学科课程建构者,生活与工作分裂向融合等身份改变,而这些改变的实现依赖于师徒之间合作伙伴关系、学习共同体关系和平等对话关系的身份改变,从而实现双方共同对现有学校文化和教学实践的变革和双方专业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20.
As debate continues around the nature and values of education, it is important to ask the question of what factors motivate a student to engage with the ends of a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In this paper, a broad, holistic view of learner motivation, derived from Aristotelian ethics, is used to provide a model to drive institutional change.
Focussing on the approach of on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 to the particular accommodations required for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the paper identifies three factors which motivate students, a failure to engage with the aims and ends of the educational project, a failure to see that a particular learning aim is worth attaining, and a simple lack of will-power to attain it. To each of these failures a social cause is identified, and a change in both the institutional culture and the individual learner's approach to their education is sugges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