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锦 《中国科技纵横》2009,(12):272-272
李煜的词,在意象构成方面极具个性化,意象内涵与他的性格,生活环境密切相关。随着他人生际遇和思想情感的大起大落,他词中的意象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后期词贯穿着浓郁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2.
茫茫云海 ,思索之舟出没其间。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 ,因为面临的问题层出不穷 ,如暗礁 ,似恶浪。思索之舟 ,使我们从容自如。驾驭它 ,人生便化险为夷。孩子一生下来 ,就充满了好奇心 ,他的嘴巴就是一个问号。思索 ,这是人类天性与乐趣。瓦特烧茶壶 ,爱迪生孵鸡蛋 ,法布尔观蝉影 ,贝多芬听鸟声……思索造就了一个个名人。歌德说得好 :“谁不用脑子去思索 ,到头来他除了感觉之外将一无所有。”古人云 :“俯而读 ,仰而思。”读书离不开思索 ,华罗庚先生称此为“带着问号读书。”他每看一部新书 ,只有开头时翻几页后合书关灯 ,在黑暗中思索书里的…  相似文献   

3.
杜慧 《科教文汇》2009,(34):239-239,251
贺铸作为北宋重要词人,其词作风格特征一直被人们所关注。简单地区分,他的词风可分为清丽婉转和豪迈悲壮两种风格,在这两种风格之中包含的是词人坎坷的人生际遇和复杂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4.
刘琼 《科教文汇》2010,(17):65-66
导演张经纬以音乐琴童黄家正6年的学习成长为主题,拍摄了纪录片《音乐人生》,以故事化的表现手法深入黄家正的内心,表现了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他的思索与挣扎。本文主要从纪录片的三个层面剖析影片的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5.
微语录     
《发明与创新》2014,(5):1-1
人生最艰难的两场考验:等待时机到来的耐心和面对一切际遇的勇气。——保罗·柯艾略;花时间解释,还不如花时间证明——佚名。  相似文献   

6.
宋洁 《科学中国人》2013,(5):23-35,2,1
周又和与力学的渊源已30年有余,在力学的天地里不断地攀缘。追本溯源,他的历程是一条汗水凝聚着收获、前行伴随着思索,创新驱动着发展的奋发有为之路。而今,周又和还在寻找新的人生"异乡",走上更多"桥头",发现更多"踪影",使他新的"梦魂"能成为"中国梦"的一份子。  相似文献   

7.
有一种说法是,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之所以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于他有一个智障的儿子。因为他的获奖作品《个人的体验》就直接来自他与儿子相处的经验和痛苦的思索。如果没有残疾的儿子,自然就没有这部小说,他也就不见得会享有广泛的声誉。对于大江健三郎来说,1963年无疑是他人生中重要的年份。在这一年,他的长子出生了。这原本该是一件喜事,却从此给这位28岁的青年作家心头蒙上了浓重的阴影。婴儿的头盖骨先天异常,头部有一个  相似文献   

8.
海岸 《知识窗》2008,(9):9-9
网络流传讨论“B级人生”的文章,引述了日本经济专家森永卓郎的观点。他把人生分为三级:A级人生是“有钱没闲”;B级人生是“钱少一点点,但是有闲”;C级人生则是“因为缺钱而生活质量很差,有没有时间都已经没有意义。”他所指的“B级人生”,并非“Bad”,而是“Better”,主张降低对物质欲望及社会成就的追求,给自己更多休闲时间,享孽毕活盾暑.  相似文献   

9.
《科学中国人》2023,(4):79-79
所有的旅行都是如此:一趟旅行,出发地与目的地差异越大,越让人觉得恍如隔世。而飞机旅行往往可以让这种情况达到极致,它能带领乘客到地球上很多不同的地方,领略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作为一名满怀想象的现役飞行员,多年的飞行生活丝毫没有令《长空飞渡》的作者马克·凡霍纳克失去对飞行奇迹的惊奇,他借助商业飞行员的亲身经验,将自己对飞行无可遏制的热爱倾注于笔端,细述了自己在时间、地理、天文、物理、航空、气象、社会、文化等方面对飞行的观察与体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驾驶舱中体验这万里长空中的各种美好:飞行中看到的云海、冰山、日落、流星、极光等,这是神奇瑰丽的自然之美;隔绝与联结、古老与现代、陌生与熟悉、解放与回归,这是优雅对立的飞行之美;人生际遇的参差、社会发展的差距,这是深刻敏感的思索之美;制度化的合作、不期然的相遇与别离,这是温暖动人的人情之美……  相似文献   

10.
汪瑜 《科教文汇》2007,(8S):206-206
本文从毕生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一在我国流传已久的俗语。首先介绍了毕生发展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然后利用毕生发展心理学剖析了“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一观点的不足,最后,提出了符合客观实际的人生发展观。  相似文献   

11.
稽康不仅文学、音乐美学思想在美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人格魅力更是流芳千古,主要从两个角度分析他的人格美学思想。一是他对真、善、美理想人格的塑造和追求;二是他将道家崇尚自然天性的思想发展为注重养生,特别是注重人的主观精神修养的观点贯穿于人生始末。关于稽康的人格和命运,也做了一点自己的补充论述。  相似文献   

12.
“听君一席话”之后,会怎么样?——没准它会让你在人生创新立业道路上一下子找到“北斗星”……伊索:从奴隶到寓言大师伊索生来命运多舛,父亲母亲皆为他人的奴隶,这样,就注定了小伊索一生也难逃为奴厄运。更兼小伊索其貌不扬,背佝身残。种种条件,让人对小伊索的未来大摇其头。可小伊索却很爱看书、思索。一次,他看了本《猫狗相骂》的书,颇为诧异:“猫和狗皆是不能说话的动物,怎么能互相谩骂呢?”他百思不解,遂跑去问一位长者。长者告诉他——“这叫寓言,是借用动物来编成哲理故事的一种文学体裁,是智者笔下的作品……”小伊索听后,开始思索…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中国人》2007,(12):23-25
对于宿命论者的人来说.一个人有怎样的人生.往往只是命运中的随波逐流。可对于一个自强者来说.他的人生却在于把握那仅有的选择.一但选择就全心投入无怨无悔。陈创天院士.他的人生铭刻着时代的印迹,交织着历史的变迁.无论政治风波也好,经济浪潮也好.他始终坚守,不改初衷.”为提高我们国家科技在国际上的地位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在共和国成立50周年的前夕,我们走访了老红军宋杰老人。老人虽然已是鲐背之年,但是身体硬朗,思维敏捷。当我们向他提出采访的要求时,他打开记忆的大门,向我们娓娓讲述了他所经历的人生。  相似文献   

15.
古语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时代风向的顺逆与个人成才的关系远非简单的正比例关系,顺境固然有利于成长,逆境却也能造就人才。无法选择社会际遇的个体,只要能勇于探索、自强不息,自然也会有一番作为,挥写出人生的华丽篇章。这是陈宗麒的经历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甘文泉 《今日科苑》2010,(18):67-67
李白的诗无论从其数量上,还是其艺术魅力上,在中国古代诗坛上都是佼佼者,他的诗不仅给人留下了艺术上的享受,而且也留下了他所处年代历史和他人生追求历程的烙印。通过他的诗,使我们进一步认识了李白复杂的人生以及他多元化的思想,认识了李白在坎坷中乐观、豪放的人生态度,以及对人生积极进取追求人生理想的人格魅力,给后世人们在精神上和文学创作上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文学史上具有深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中国人》2008,(6):10-15
人生,可以是一堵墙,固守着自己,也阻住别人的去路;也可以是一座桥,成就了别人的道路,也成就了自己。以旁观者的眼光看来,王炜的人生很顺畅,无论是在他的求学历程还是研究、管理和教学上,或许这同他的专业暗含一种联系吧。他为自己的人生建了一座桥,而他的人生也成为别人的桥。  相似文献   

18.
晓莉 《知识窗》2006,(5):42-43
曾在美国留学读MBA的小楠,2001年回国后,在上海一家以男性形象设计为主的公司担任培训总监。一年后,由于与上司的志向不合再加上公司的经营方向与自己的理念有冲突,便愤而辞职。2002年中旬,他凭借良好的工作经历与教育背景,很快又应聘进入了一家外企培训公司任总裁助理。半年后,他就以出色的业绩在业内小有名气。渐渐地,小楠在做培训工作中慢慢地积累了自己的客户资源,于是他便萌发了自己成立公司的念头。经过一番思索后,小楠再次辞职。  相似文献   

19.
戴志刚 《金秋科苑》2009,(22):146-146,148
《嘉莉妹妹》是美国作家西奥多.德莱塞精心刻画的一个美国梦的追寻者形象。本文结合存在主义观点解读《嘉莉妹妹》,分析主人公嘉莉妹妹在追梦过程中对人生本质的思考与探索,指出在"上流社会"背后隐藏的虚伪性。在美国历史上最动荡不安的时期,西奥多.德莱塞以他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当时的美国社会。  相似文献   

20.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术上也是一样,安于现状、停滞不前,本身就是一种退步。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廖玮,也赞同这种观点,他甚至坦言,自己在学术上是个“不安分的人”。 多年来,无论是思想还是脚步,他都不曾停下来,在物理学世界中,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追求,一路向前。细数过往,廖玮研究的内容包括B介子物理、超对称现象学、中微子、暗物质、额外维理论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