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起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我们似乎还沉醉于《荷塘月色》所给予我们的清醇的美感享受中。现在,让我们再来欣赏一篇与《荷塘月色》格调迥异的《绿》吧!它将使我们进入另一种诗样的意境,它将给予我们新的享受与启迪。如果说《荷塘月色》是一曲民族风格鲜明的“小夜曲”,那么《绿》则是“生命之泉”的欢歌,它们以不同的格调、不同的旋律,谱写了“生命之歌”,表现了相近的主题与贯一的情怀,它们是一部奏曲的两个乐章。  相似文献   

2.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问世以后,震撼过无数读者的心灵,启发人们思考美好的未来,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桃花源记》为何产生这样大的艺术魅力?前人已有纷繁的评述和探讨,或者说是“田家风味”,或者说是“艺术之宫殿”。……它到底给了人们  相似文献   

3.
北斗七星被古人认为具有“司命”的职能,由于原始思维的互渗律,数字“七”也被古人赋予了生命的蕴涵,数字“七”的这种神秘意义经过积淀逐渐融人人们的文化心理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和支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表达习惯,枚乘的大赋作品《七发》便是一个例证。《七发》的主题是宣扬养生理论而并非是政治上的劝谏,“七”的生命蕴涵与《七发》生命主题的一致,是枚乘选择以“七”命篇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4.
陆蠡散文《囚绿记》历来被誉为名篇,并入选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囚绿记》在“囚绿”与“不囚”之中,体现了陆蠡先生不屈的灵魂、卓异的人格,同时表达了作家深沉的人生惆帐。从文章的内涵和结构中,可以细细品味《囚绿记》独特的生命力量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提起朱自清的散文,读者自然会想起《背影》。朱自清是现代著名的散文作家,他的作品总是给人带来阅读上的美感,《绿》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绿》写的是游温州仙岩的所见所闻,朱自清对梅雨潭的评价是:“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而人们读罢本文也会由衷地惊诧于朱自清的《绿》来。朱自清的《绿》何以有如此巨大的艺术魅力呢?不妨探讨一下本文的艺术特色。《绿》在写作上分两个层次:一是写梅雨潭的瀑布;二是写梅雨潭的绿。作者开门见山地写他第二次到仙岩,使他惊诧的是她的“绿”。这是全篇的“眼”,也是全篇的点题。《绿》的第一层次…  相似文献   

6.
抒情散文《绿》是朱自清早期的美文力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坛上情景交炼的范文优品。朱自清创作《绿》时,正值婚后数年喜得爱子,在新为人夫后叉初为人父;在这人牛角色的重要提升转型之际,对生命的关注往往会因此警觉敏锐起来,对生命的感悟也就更其深入与独到了。本着以“人”为本披文人情的原则,笔者拟借《绿》文管窥青年朱自清创作早期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7.
《大学》的名义问题一直以来悬而未决,大大影响了人们封《大学》一篇的内容的正确把握。本文在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对文中“大学之道”一句解释,认为将“大学”一词解释为“学问之大者”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8.
陆蠡在《囚绿记》里表达了他对“绿”的极度喜爱之情,简直爱到了“极点”,爱到了“欲罢不能”的地步;而筱敏的《捕蝶者》中的捕蝶者看上去对“蝶”也是爱到了一种令人无法企及的、达到高度专业精神的境界。陆蠡对“绿”与捕蝶者对“蝶”似乎是“最爱”了,这两者的“爱”有类似之处,都反映了作家对“生命”的深度思考认识,本文就其主题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9.
抒情散文《绿》是朱自清早期的美文力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坛上情景交炼的范文优品。朱自清创作《绿》时,正值婚后数年喜得爱子,在新为人夫后又初为人父;在这人生角色的重要提升转型之际,对生命的关注往往会因此警觉敏锐起来,对生命的感悟也就更其深入与独到了。本着以“人”为本披文入情的原则,笔者拟借《绿》文管窥青年朱自清创作早期的生命意识。首先看朱自清笔下梅雨潭周围的“景”。作者对梅雨潭周围环境的生物进行了动态化的描述:将雄踞潭边巨岩上的梅雨亭譬喻为苍鹰浮天,顿然英姿勃发;天空“微微的云”“流着”,则寓灵动于淡泊之中;“岩…  相似文献   

10.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又更新了,诸多让学生乏味的说教式课文删除了,新添了许多更具人文性的课文。人教版第八册《西湖的“绿”》教后,笔者深刻地领悟了新添此文,对孩子学习和生活所注入的生命活力。《西湖的“绿”》节选自宗璞的《西湖漫笔》。面对这篇课文,我陷入了沉思。古来人们颂西湖的文章就举不胜举,宗璞女士笔下的西湖,“绿”得几乎传神了。这样美妙绝伦的文章安排给四年级孩子学习,他们的小脑瓜子能感悟吗?能感悟多少?我该如何教这篇略读课文呢?猛然  相似文献   

11.
《说文》一书重在说文解字,笔意推求体例是《说文》最重要的体例。前人对《说文》笔意推求体例的研究仅局限于对“同意”的研究,这是很不够的。《说文》的构字分析是笔意推求大例。前人多以为构形分析的作用是区别六书的类型,这种认识是片面的,运用六书分析汉字的构形只是手段,其目的是推阐笔意。《说文》笔意推求体例还包括“同意”、“某与某同”以及在《说文》每个条目构形分析中出现的“某,某也”的说解语。  相似文献   

12.
西湖的“绿”》是人教版大修订本小学语文六年制第八册第一单元新增的阅读课文 ,节选自现代作家宗璞的《西湖漫笔》。课文着重描写了“灵隐寺”、“苏堤”、“花港观鱼”三处景点“绿”的特点。作者被满眼的充满蓬勃生机的绿感动着 ,被这代表生命的颜色的绿感动着。这是本学期的第一篇阅读课文 ,应指导学生复习以前学习过的阅读课文的方法 ,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学习时可分三步走 :读通课文理思路 ,再读课文抓特点 ,感情朗读悟情感。可布置以下自读要求 :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 ,如何描写西湖的“绿”的?反复朗读课文 ,体会作者的情感。一、…  相似文献   

13.
“若日”是《尚书》和西周金文中常见的词组,对于“若”的说解至今无定论,文章对西周金文和《尚书》中的用例进行了穷尽性考察,并参考前人观点,对“若日”作出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散步》是一篇清新优美的抒情性叙事散文,人教版、苏教版都将其入选为初中语文教材. 对于《散步》的主题,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认为“是表现家庭成员间的真挚情感”,苏教版《语文教学参考书》认为是写“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及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二者尽管在语言表达上有所不同,但其精神实质是一样的.这样的解读肯定有道理,也符合作者在该文的写作契机中所谈到的“人伦情怀”,但这种解读近年来已被新的解读所超越.新解读的中心取向于“生命主题”及“善待生命,热爱生命”,作者莫怀戚自己也说过该文是要写“生命感慨”.  相似文献   

15.
“生就意味着死”,生命乃人生旅途的起点,死亡为生命历程的归宿,情欲则是生命的火焰,贯穿社会肌体的血脉、联结生死两端的诺亚方舟。“死生亦大矣”,不独哲学家寤寐求之,也令文学家躁动不安。开拓了古典文学新的审美领域的长篇巨著《金瓶梅》与后来居上的《红楼梦》双峰并峙,通过生命、  相似文献   

16.
江午 《文教资料》2010,(28):4-5
本文以历史唯物论的观点,辩证地分析《史记》存在的“天人感应”观、历史循环论与缺乏个体生命关怀的时代局限,并指出前人所谓《史记》的“实录”,并非据事实录,而是据“史”实录,《史记》是凝聚着前代史家心血的集成之作。  相似文献   

17.
陆蠡是我国三十年代一位有才华的散文作家。他的作品文笔纯朴、清丽,感情细腻而又深沉,虽然内容比较狭窄,然而在思想上和艺术上却都闪烁着他自己特有的光彩。《囚绿记》是他的散文创作趋向成熟阶段的一篇有代表性的作品。《囚绿记》写于一九四○年,“异族的侵凌,祖国蒙受极大的耻辱”(《绿池》)。当时作者蛰居已成“孤岛”的上海,他那对河山沦亡的感叹和人民蒙受凌辱的愤懑与寂寞的情绪,以及对生命的爱恋,追求自由的  相似文献   

18.
庄子《逍遥游》至境探究陈水德《逍遥游》是《庄子》一书的开篇之作。该作奇诡玄虚、斑斓蔓衍、“深闳而肆”,堪称庄学之冠冕。历代探究者甚多,各有同议和殊论。笔者试以前人探究成果为基础,拟撮其要,对文中所述的“大”与“无”的基本概念及其深蕴作出诠释、剖析和理...  相似文献   

19.
在《绿》一文中,朱自清先生独创性地发现了“绿”的美、“绿”的魅力、“绿”的理性。他用准确朴实而充满绿的色彩和芳馨的语言,画出了“绿”的鲜为人见的美与力,使《绿》和“绿”活在千百万读者的心中。应按怎样的审美层次来欣赏《绿》呢? 一、从审美感觉层次来欣赏梅雨潭“绿”的美。美国美学家帕克说过:“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绿》全文四段,首尾略写,即点题和复沓,重在二、三段。而重点中的重点又是第三自然段,是欣赏“绿”的关键段。  相似文献   

20.
《山海经》的生命意识有四种情况:生命本体嗣续中的“生”“化”观念,图腾生命演化中所突现出来的民族融合和理想追求,英雄生命过程中所形成的民族精神,《山海经》中的生命意识,在其演进中,成为后世精神生命的源头,逐渐融进人们的世界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