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原名中国国际书店、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简称国图公司)隶属于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中国国际出版集团),成立于1949年12月,是中国第一家图书进出口机构,也是中国最大的专业性书刊进出口公司之一。国图公司始终以外向型、国际化为发展定位,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扩大书刊和其他文化产品的国际贸易为使命和责任。近年来,我国的文化"走出去"战略仍存在许多困境,国图集团公司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  相似文献   

2.
北京国际书店自1999年4月28日开始筹备,经过了近1年的时间,于2000年4月25日试营业,28日正式开业。北京国际书店的优势和特色北京国际书店是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以下简称国图公司)在国内开办的首家大型综合书店。国图公司是一家从事了50年图书进出口贸易的大型公司,有着丰富的图书进出口贸  相似文献   

3.
2011年9月29日,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图集团公司)和美国亚马逊公司在北京隆重举行亚马逊“中国书店”合作项目启动仪式。出版业界认为,这是中国的出版文化搭乘海外网络快车的一项成功举措。  相似文献   

4.
法兰克福书展是全球最大的图书博览会,被称为全球出版业的“奥林匹克”。《对外大传播》曾以《再谈图书出版向对象国靠岸》为题进行策划, 撰写了一系列关于图书出版的重点稿件,令读者更多地了解中国外宣领域对外出版的现状,这些文章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中国书籍走向世界,法兰克福书展搭建了这个平台,为了使读者更近距离地触摸世界出版业的脉搏,本刊最近采访了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展览部经理季清斌。曾经参加了16届法兰克福书展的季清斌,可以说是出入书展的“沙场老兵”,更深刻地认识中国外宣出版业走向海外的历程。他的一些见解也许会给国内新闻出版行业以更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8月7日,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与中国新闻出版报在京联合主办了中国图书出口战略发展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是中国外文局所属国图公司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的一部分。与会人员深入探讨了在目前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对传统出版发行业产生冲击和影响的情况下,怎样与时俱进、迎接挑战,适应形势发展和产业转型,搞好中国图书对外发行。我们摘录了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国图公司总经理齐平景讲话的部分内容,并选编了一些与会嘉宾的发言,从中可以一窥中国图书出口事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相似文献   

6.
读了《对外大传播》2005年最后一期的“再谈图书出版向对象国靠岸”专栏的几篇系列报道,特别是对“中国图书从这里走向海外”的报道和评论,结合所学的经济学知识,深有感触。目前, 中国图书对外出版发行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出口贸易额逐年增长的同时,中国图书的出口数量却相对增长缓慢,这和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发展状况是不相称的。中国图书要进入国际图书市场就一定要遵循相关的经济规律,因此用经济学原理来分析和指导中国图书对外出版发行工作是必要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又见李约瑟     
吴伟系“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项目实施人之一,一直以来她站在中国对外传播的前沿,积极寻找和把握着与世界名流对话的机会,并写下一些短文,记下一些有关读书和出书方面的随感,本刊予以选栽,希望读者从“读世界”这个小窗口,感受不断变化的世界出版业脉搏的跳动。  相似文献   

8.
外文局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为了更好的利用INTERNET网上信息传播的优势,于1995年9月投资建立了自己的信息平台即国图公司信息平台,主页为“中国之窗”。这在当时我国书刊业系统中还是首家,其目的主要是为国图公司的业务服务。上网的有国图公司所经营的图书、期刊、艺术品等的商务信息。国外同业可以及时收阅,并通过电子邮件完成订单等手续,使  相似文献   

9.
中央外宣工作会议的帷幕刚刚落下,由国图公司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报刊海外发行研讨会”于前日在山东青岛开幕。研讨会围绕如何不断加强和改进我国报刊的对外发行工作,努力使我国的对外宣传与我国的国际地位相适应等主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研讨。来自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全国百  相似文献   

10.
10月15日至19日,法兰克福迎来60周年庆典之时,中国出版人也迎来了作为主宾国参展之前的最后一次亮相。早在两年前,新闻出版总署即与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博览会组委会在北京签署协议,中国将以主宾国身份参加2009年10月14日至18日举行的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博览会。这是中国首次在这个全球规模最大的图书博览会上担任主宾国——这意味着,中国出版业将登上“国际书业奥运会”的中心舞台。  相似文献   

11.
正一国政府在图书出版输出方面的推动作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出版业"走出去"的强度与快慢。那么,中国出版业"走出去"过程中,政府要发挥什么作用?怎样发挥作用?通过研究世界主要国家出版业"走出去"政府扶持因素,对推进中国图书"走出去"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政府推动美国成为图书出口大国一如美国是世界经济军事超级强国,美国图书出口在全球出版行业中地位也是举足轻重。早在20世纪90年代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阅读世界的“狂欢时代”。中国出版业出现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许多世界当代文学被大规模和系统地翻译引进出版,而今天,对世界名著的翻译很难再超越那个时代。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如何让世界通过引进书籍这种最常见、最大众化的文化传播方式,了解中国文化,了解当代中国?中国对外出版人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梦想与追求! 从法兰克福书展到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还有连续两年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简称“中国外文局”,下文同)主办的出版选题策划会,都可以看到中国出版人对外出版的追求与梦想一直像火一样燃烧。 为此,在2007年7月29日-8月5日,本刊一路追踪“国际出版选题策划会”,亲身感受到外国出版商正在怀着渴望“阅读中国”,而中国出版人也带着追求与梦想,积极了解国际出版界的需求。为此,本刊采访了近十位国际出版业专家和学者,以及活动的组织者之一——中国外文局副局长、总编辑黄友义,以其鲜活的互动内容奉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13.
关于加强对外宣传的针对性曾任比利时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冯斯先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近10年来一直在布鲁塞尔经营一家中文书店。他几次对记者说,中国的对外图书发行往往是从“希望外国人知道什么”这一愿望出发的,所以总把一些国内认为是好的、得奖的图书拿出来。实际上,这些图书在国外不一定受欢迎。再好的图书,没人买,没人看,也就达不到宣传的目的。他认为,对外图书发行,广一点说,整个对外宣传工作,应该把基点转化为“回答外国人想知道什么”。所以他认为,对外宣传工作首先要做些调查研究,了解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0月19日,世界上最大的图书博览会——法兰克福书展,在德国中部的这个 位于美丽的莱茵河畔的经济中心城市拉开了序幕。 法兰克福拥有“德国最大的书柜”——德意志图书馆,德国法令规定1945年以后出版的德语印 刷物都有义务提交它保存。大约500个出版公司集中此地,称得上是世界图书业的中心。每年世界 最大、最有名的书展在法兰克福举行,吸引了大约800万参展商以及25万参观者。 为什么出版商都对法兰克福书展趋之若鹜,为何一个国家传播自己文化一定要让图书走出去? 刚刚离我们而去的著名记者爱泼斯坦曾说过,报纸和网络是手枪、机关枪,而图书是高射炮,如果 有没来过中国的外国朋友说起对中国的印象,他们会说,我曾经看过这样一本关于中国的书,里面 是如何说的?或者会说,他看过一部什么样的关于中国的电影,但即使是电影那也基本都是先有小 说,后改编的。图书出版在对外传播与沟通中是如此的重要。 2004年改版之初,《对外大传播》“总编手记”栏目中,我们刊登了题为《外文图书出版向对象 国“靠岸”》一文后,就一直追踪、关注着外宣领域“书刊本土化”的进程,并据此做出了“图书向 对象国靠岸”、“《今日中国》阿文版在埃及落地”等一系列专题。我们力图通过种种探讨,一步步向 中国书刊出版的神经末梢靠近,去帮助大家一起感受图书出版国际市场的脉搏……——编者  相似文献   

15.
如何加快推进我国图书出版业"走出去"步伐,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华文明与中国真实的发展现状,始终是困扰中国出版人、特别是对外出版工作者的一道难题。由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策划并组织编辑的《中国图书"走出去"成功案例选》一书,为破解这道难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该书作为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的"对外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之一,将于年内出版。本文为中国外文局副局长、总编辑黄友义为此书所写的序。  相似文献   

16.
近来,“李子柒”现象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对于这个现象和问题的讨论,也出现了很多争议。那么,其在国内外的成功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文化与受众认知的价值公约数?在当前中国的国际传播实践中,对以非国有产业化姿态客观介入的这些案例我们怎么看待?从国际传播实践主体看,是否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民传播的时代?这一案例形成的良好效果,对于当前中国国际传播实践有何启示?对于有资本介入的品牌传播行为,国家又应该给予何种程度的关注或支持?就这些问题,中国传媒大学“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实践问题与本土化理论创新研究”课题组联合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组织专家进行了讨论。相关讨论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10月15日至19日,法兰克福迎来60周年庆典之时,中国出版人也迎来了作为主宾国参展之前的最后一次亮相。早在两年前,新闻出版总署即与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博览会组委会在北京签署协议,中国将以主宾国身份参加2009年10月14日至18日举行的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博览会。这是中国首次在这个全球规模最大的图书博览会上担任主宾国——这意味着,中国出版业将登上国际书业奥运会的中心舞台。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九大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政治判断,明确"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家软实力,既是新时代对外出版业的神圣使命,也是新时代对外出版业的发展指向。一、新时代对外出版业要坚定文化自信十九大报告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出版作为文化的重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去年11月至12月间,由上海市委外宣办和国图公司合作,在上海外文书店成功地举办了一次“中国版外文图书展销会”。在40多天的展销中,中外购书者络绎不绝,多达5000人次,共销售图书7162册(套),收入13万4千多元。《邓小平文选》、《毛泽东选集》的外文版供不应求。累计销出400多册。英文版的中  相似文献   

20.
在5月22日召开的“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CBI)评估会”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副总编张惠珍拿着厚厚的一叠资料,向在场的专家和同行介绍道:“这些都是海外媒体和读者对《宏构如花——奥运建筑总览》一书的反馈,这就是‘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的实实在在的成果。”她说,正是在推广计划的支持下,建5-社与瑞士、法国、俄罗斯3家合作伙伴在短时间内交叉运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