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红楼梦》钗黛形象的研究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有得也有失。二十世纪俞平伯、李希凡和蓝翎、何其芳的研究具有建立学术研究“范式”的意义。建立新的“范式”,推进《红楼梦》人物形象研究,应注意作者小说美学、人物形象的全面系统分析、精读原著、原著与续作的分别。  相似文献   

2.
晴雯是黛玉的影子,她的模样的娇好,心灵的聪慧,心性的高洁,结局的悲惨,同黛玉相似。袭人是宝钗的影子,她的“似桂如兰”的品性,得不到宝玉的爱的结局都似宝钗。晴雯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社会的悲剧,袭人的悲剧则揭示出封建文化的荒谬和罪恶。  相似文献   

3.
清人对钗黛形象的理解与改造主要存在于有关《红楼梦》的续书、戏曲和子弟书当中,这些作品对原著中的钗黛形象的理解和改造表现出乐观与悲观两种倾向,对《红楼梦》这种的接受状况渊源于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也丰富和发展了清代后期的文化艺术。  相似文献   

4.
本以实事求是精神,重新揭示钗黛婚姻的悲剧意蕴。它不是封建宗法制度肆意扼杀叛逆青年的幸福爱情,以政治婚姻代替感情婚姻。木石前盟属于理想型,金玉良缘属于现实型,由于贾宝玉执意追求理想主义,才酿造现实型婚姻的悲剧。钗黛悲剧体现着曹雪芹微妙的心态:美妙的理想与复杂的现实之间可避免的对抗。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大学生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不佳,有社会、家庭和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大学生如何塑造自身形象,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现实问题.从大学生形象现状分析切入,论述了如何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等问题,并从生活实际出发对大学生审美形象塑造作了初浅探索.  相似文献   

6.
“钗黛合一”中“钗”是“俗人”里典型的贤淑女子,“黛”是下凡还泪的绛珠仙子,二者无论从性格上还是命运上都是互相映衬、互相照应、互为补充的,这是《红楼梦》所特有的写法,表达了曹雪芹所希望的一种既能生活在温暖的尘世中,又能保持一种超然尘世的心境.这是《红楼梦》中人物的完美组合,也是曹雪芹个人的理想.  相似文献   

7.
俞平伯的“钗黛合一”说既包含有道德的、历史的尺度,同时,又溶入了美学的尺度。从道德的、历史的角度看,“钗黛合一”是一种错误主张;但若从美学角度分析,这一观点有着相当的正确性、深刻性。因此说,“钗黛合一”说应当是一种美学评价,尽管,这并非俞平伯的本意。  相似文献   

8.
唐代传奇在女性形象塑造上有两个非常突出的特点:一是大多将歌妓作为描写对象;二是在人物形象的审美角度上有着惊人的划一性,即容貌俊美、才华横溢、勇于追求爱情和幸福。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这一审美取向进而探讨这一取向赖以形成的社会背景和文人的创作心理。  相似文献   

9.
走出"高楼大厦竞自由"的雷同模式,打造"生态、宜居"的有机生成性城市审美形象是柳州城市建设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柳州市的城市审美形象塑造应在坚持"天人合一,自然为道,天地人谐美"的建设理念之下,用"源""汇"相循的建设机制作保障,以"刚柔结合、独具特色"的水、龙文化建设为特色,打造一座充满人性化的审美之城,实现"城市,让人生活得更美好"的理想。  相似文献   

10.
城市广场文化是一种具有构建城市整体审美形象功能的公共空间,对城市审美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广场文化的审美内涵、审美特征、审美构建功能等角度阐述其对城市审美形象塑造的意义,以期全面地认识城市审美形象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是人生的叛逆期,少年哈克的反叛性格是《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这部作品的突出特点,主要表现在对美国的文化礼仪、教育体系、奴隶制度等各个方面的不满与反叛。  相似文献   

12.
马克·吐温的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通过白人孩子哈克帮助黑奴吉姆摆脱被奴役、被出卖的命运的故事,塑造了哈克这样一个与文明社会呆板的社会规范格格不入,保持了正直、善良、纯朴的天性,头脑清醒、聪明,天真可爱、追求自由的艺术形象,表现了哈克蔑视文明世界的法律和世俗观念、厌恶种族歧视、同情黑奴命运的叛逆性格.揭示了美国社会种族歧视道德观念和蓄奴制度在哈克幼小心灵里的积淀与他天性的正直、善良性格发生的激烈冲突,哈克的叛逆性格正是在这种激烈的思想冲突中形成并走向成熟的.小说在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具有杰出的成就.  相似文献   

13.
《愤怒》中马科斯的父亲在很大程度上承继着犹太传统,而马科斯则努力向往、追求自己心中的民主和自由。马科斯与父亲、与试图充任马科斯父亲角色的考迪威主任的冲突实质上是传统和反传统、约束和抗争的体现。马科斯不仅力图摆脱犹太传统的约束,而且抗拒所有旧传统与保守力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Chinese Education & Society》2013,46(1-2):211-221
After the Han dynasty "banned diverse schools of thought and honored solely the Confucian school of thought," the reactionary rulers of all ages without exception lauded Confucius as the "sage." By the time of the Sung and Ming dynasties, such reactionary philosophers as Ch'eng Ching, Ch'eng I, Chu Hsi, and Wang Yang-ming created a new branch of Confucian learning — the study of the classics with a rational approach — for upholding orderly rule in the latter stage of feudal society. Therefore, Confucius was actually looked upon as the "God" in the world of mortals, and "the people were compelled to venerate as religious dogma" the Confucian doctrines ("Oppose Stereotyped Party Writing"). From then on, those who dared to dispute the ways of Confucius and Mencius would be charged with "rebelling against orthodox teachings" which might lead to capital punishment and even to the wiping out of the entire clan.  相似文献   

15.
小说《钟形罩》是美国女作家西尔维亚.普拉斯唯一的一部小说。这部带有强烈自传体色彩的小说讲述了一个有天分的年轻女孩在拒绝尊重女性抱负的社会中走向精神崩溃的故事。对叛逆女性灵魂深处痛楚与迷惘的勇敢而真诚的剖白使《钟形罩》受到了世界各地女性读者的推崇与喜爱,而普拉斯也以她独特的文风和对女性精神世界的大胆探索为世人所称颂。  相似文献   

16.
小说《荆棘鸟》描述了克利里家族三代女性在父权制社会里与命运抗争追求幸福的过程。本文试图通过对三位女性形象的分析来揭示在女权运动发展的不同阶段她们身上所萌发的不同程度的自我意识与其个性、命运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美国毕裔女小说家在美国华裔文坛上占有突出的领先地位:水仙花是用英语进行创作的第一位华裔作家,王玉雪被称作美国华裔文学之母,汤亭亭是美国华裔作家中最受评论界注目的一位,谭恩美在美国华裔作家中拥有最大的读者群.她们的作品凸现了觉醒的女性自我意识和少数族裔意识,将对父权统治的悖逆和对种族歧视的反抗紧紧地结合起来,显示出美籍华裔女性独特的艺术追求和文化选择.美国华裔女作家同她们的男性同行们一起,在西方殖民主义霸权话语日渐瓦解的背景下,创造出了美国华裔文学这一美国文学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朱淑真是宋代文坛上的才女。她从娇弱而坦率的少女,成长为一个执拗的少妇,性格由敏感发展为大胆、叛逆。从她的文学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出她憧憬、幻灭、抗争的心路与诗路历程,通过作品分析,能够看到她的女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9.
在中西方传统文化中,“父亲”始终是一个有着极高地位、带有神圣光环、不容亵渎的形象,是权力与秩序的象征,是子辈获取生命辉煌和精神曙光的渊源。卡夫卡对余华的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拓宽了余华的视野,使得他在文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父亲形象是两位作家笔下极具特色的人物形象,二者作品中的这一形象不乏相似之处,同时由于不同的人生经历和社会背景,这一形象又有很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0.
从人们对海德格尔著作引文中的两个问题开始展开讨论,进而转入对待"死亡"的不同态度与工具理性、"生存"相对于"存在"的优势两个环节进行分析,表明海德格尔之所以要讨论到马克思,是因为海德格尔认为对世界的技术性理解构成对于当代世界理解的核心。然而海德格尔没有涉及马克思关于人和人类社会的理解中非常核心的内容:阶级及生存论的原始性,没有认识到马克思的思想是哲学和革命的社会学说的密不可分的结合,没有对于马克思关于现实性的理解给予足够的关注,从而导致海德格尔对马克思的误解,并且海德格尔最终也没有能超越马克思。摒弃从纯粹的哲学思辨出发,只有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才构成了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合理向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