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娟 《科教文汇》2010,(22):50-51
许渊冲教授在实践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提出"三美"论,对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翻译了大量的诗词作品,传播了中国文化,也提高了中国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本文旨在用"三美论"解读许老英译李商隐《无题》的上片,再现原诗中的"意美"、"音美",看译者如何"戴着镣铐跳舞",指出在诗歌翻译中以"三美"论为指导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稽康不仅文学、音乐美学思想在美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人格魅力更是流芳千古,主要从两个角度分析他的人格美学思想。一是他对真、善、美理想人格的塑造和追求;二是他将道家崇尚自然天性的思想发展为注重养生,特别是注重人的主观精神修养的观点贯穿于人生始末。关于稽康的人格和命运,也做了一点自己的补充论述。  相似文献   

3.
李婧  陈苏萌 《科教文汇》2010,(17):55-56
鲜明的时代性与社会性是"五四"以来文学的历史性特征,新旧力量的对比、斗争构成了新文学的主要内容,然而京派作家却用一种近乎魏晋名士的风度和独特的审美眼光来观察世界,发掘出这个世界的另一些特质。而在与"魏晋风度"的对比中看京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浸润又挣扎在传统与现代中的文学流派,包括它的文化心态、历史语境、言说意义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王汉宗 《科教文汇》2012,(18):23-24
道德教育,是对学生道德品德的培养与塑造。道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其核心是关于人的道德修养。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孔子十分重视德育教育。他围绕着"仁"与"礼"的政治目标,向学生全面实施了包括人性、人伦在内的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教育,使"政治理想"与"道德行为"两大板块的教育达到了和谐统一。本文从"孝悌"、"财富观"、"诚信"、"知行"、"自省"等方面论述了孔子德育思想对中学道德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胡杰  杨璐 《科教文汇》2010,(19):183-183,206
康德哲学理论体系的确立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人为自然界立法"是康德在其1781年发表的《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提出的,康德十分反对将人当成工具,他认为"人是目的",人的一切活动最终都是为了人自身的完善和完成,并且把人在自然界和社会领域中占主体性地位的这一思想进行了广泛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朱丽萍 《科教文汇》2012,(23):71-72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马克·吐温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他融幽默与讽刺一体,既富于独特的个人机智与妙语,又不乏深刻的社会洞察与剖析,既是幽默辛辣的小说杰作,又有悲天悯人的严肃,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朱丽芳 《科教文汇》2011,(29):65-66
姚鼐是桐城派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文学理论建立与健全了桐城派的古文理论体系。他的文学风格理论——"阳刚阴柔说"成为后世论文之两大主要风格,对文学风格理论的丰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还认为文学作品的风格要刚柔结合以"糅而偏胜"为至。  相似文献   

8.
马乾 《知识窗》2011,(3X):69-69
<正>"我认为文学死亡是指日可待的。"著名网络作家慕容雪村一语既出,便在文坛引起轩然大波。我们承认文学昔日的经典式样日渐式微了,"消费"成了新文学的一大特征。小说的品质开始迅速退化:精神资源和思想穿  相似文献   

9.
张运强  王彦飞 《知识窗》2013,(22):19-19
偶然间,我发现有位学生在偷看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恰巧我大学毕业论文就是关于这个捷克上空不羁灵魂的对话。我当堂即兴与学生谈论起自己心目中的昆德拉:"米兰·昆德拉,这位世人眼目中的大师,他文学生命的荣耀开始于巴黎,但他的灵魂永远走不出捷克——那座弥漫墨绿色彩、充满感伤韵律的城市。人们仰慕昆德拉自由的思想和翱翔的灵魂,但深深打动人的却是他字里行间弥漫的墨绿色——那是故土的温暖与他一路相伴……"在一片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学生告诉我:"老师,  相似文献   

10.
王辉 《科教文汇》2009,(32):231-232
以人为本是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重要思想,是对当代条件下人的解放道路的最新探索。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是由物质生产、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两个维度组成的理论体系。然而在发展唯物史观的过程中,我们却出现只关注物质生产、历史规律决定作用的一面,忽视对"人"的一面的发展,造成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偏差。本文试图通过研究"人"在唯物史观中的重要地位,为全面、深刻认识和把握唯物史观中"人"的思想做出一点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1.
新文学的诞生有其鲜明的标识:其一要有完备的、可实际操作的文学理论体系;其二更要创作出具备新样式的文学作品。这一过程循序渐进且有迹可循,对新文学起点的笼统划分往往存在忽略文学细节的弊端。以阅读原始资料的方法回归理论文本和创作文本,是从微观角度爬梳文学实事、还原文学之"新"的逐步确立,有利于建构一种更客观真实的新文学发生观。  相似文献   

12.
苏科臣 《科教文汇》2013,(16):105-106
陆九渊"心学"是汲取先秦儒家思想精华,继承和发展了程颢的思想,形成了"心即理"为核心的"心学"体系。陆九渊的"心学"作为其哲学的核心范畴,它有无限的能动力,在他的哲学逻辑结构里",物"须通过"心"来体现或显现。陆九渊"心学"思想认为,人通过心性的涵养、剥落、存心、养心至求放心,从而获得人的价值和尊严,实现人的道德自由。  相似文献   

13.
桂永锋 《科教文汇》2011,(31):145-147
孔子体育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体育思想的重心是"寿"。孔子倡导体育"载道",为了政治,为了教化,他不但教授体育,而且躬身践行;但是,如果体育不合"仁"、"礼"、有悖孝道,他是坚决反对的。像孔子的其他思想一样,他的体育思想对后代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种影响至今仍存。  相似文献   

14.
章燕 《金秋科苑》2014,(4):52-52
文化创造力的"能工巧匠",文化生产力的"长跑健将",文化表现力的"布道大师"这就是卢善庆教授和他的美丽人生。对于一个研究学问的人来说,人们不仅敬佩他有这样的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以及学术地位,而且更加注重他真正创造出什么,给他人、给社会、给国家"贡献"出什么。  相似文献   

15.
雷慕班 《今日科苑》2013,(12):97-101
老农技员熊国栋,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孔埠人,今年66岁,现任武汉市新洲区老科协汪集分会理事。他出生在农民家庭,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热爱农村、农业、农民,与"农"有着不了之情,对棉花更是情有独钟。他从1966年起任农技员,如今,"年龄"退休了,思想却未退,可以说,他在追求农业科技进步的道路上一天也没有停步。  相似文献   

16.
中国自由主义文学在沈从文那里达到了一个高峰,他受到胡适等人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始终坚持文学的独立性,以人性重构民族理想品德,无论是在创作姿态还是在作品的整体风貌上都表现出对艺术自由的坚持和追求。  相似文献   

17.
林志超 《科教文汇》2011,(16):142-142,147
莫扎特作为"德国歌剧"的奠基人,不仅打开了浪漫主义的大门,而且也为韦柏和瓦格纳歌剧时代的到来做了铺垫,瓦格纳对于莫扎特的评论是:"意大利歌剧倒是由一个德国人提高到理想的完满之境的。"后来的作曲家在歌剧中声部的选择和运用直接受到他的启迪,他的歌剧精神和歌剧思想无人可及。  相似文献   

18.
张翠 《科教文汇》2011,(17):68-69
人们对李煜词思想内容的评价,在"人民性"、"爱国主义"等方面的争论相当激烈。有人甚至认为李煜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昏君,他作品的思想内容是没有什么可取之处的。本文从李煜的身世出发,结合他的词作,反映其个性情感。李煜用生命和血泪谱写的这些华美辞章使他作品获得了长久的生命力,风韵万千,流传千古。  相似文献   

19.
林纾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学翻译家,享有"译界之王"的美称。在二十多年的翻译生涯中,他一共译书180多种,涉及11个国家90多位作家的作品。将对林纾文学翻译的动机、特点和重要性进行简要地介绍。  相似文献   

20.
香港新文学的拓荒与萌芽香港虽然于1842年被割让成为英国殖民地,但它与内地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中华文化在香港有着深厚的根基。香港的新文学(白话文学)就是在内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直接推动和影响下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从本世纪20年代开始,中国的“五四”新文学对香港文学即产生过极大影响。鲁迅于1927年应邀到香港基督教青年会礼堂作了《无声的中国》和《老调子已经唱完》两次讲演。那时,香港的文坛十分冷落沉寂,但鲁迅却表示相信,将来的香港是不会成为文化上的“沙漠之区”的,他说:“就是沙漠也不要紧的,沙漠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