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语中的被动句很常见。我们中国人,尤其是初学英语的中国人将这些被动句译成汉语时,往往受英语被动结构的束缚,译出来的句子别别扭扭,不符合汉语的习惯。本文就如何翻译英语被动句谈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一、若被动句中的主语是无生命的名词,则可将其译成汉语中的主动句。其形式有以下几种:1.可以不改变原句中主语和谓语的语序,直接把原句译成汉语中的主动句例如:Theseexercisesmustbedoneontime.这些练习必须按时做完。OnPracticehasbeentranslatedintomanyforeignlanguages.《实践论》已经译成了许多种外国语言。2.可以将by后面的名词…  相似文献   

2.
英汉两种语言有很大不同。就语法结构而言 ,英语喜欢使用被动句 ,把中心词放在前面 ,修饰语从后面来修饰中心词 ;而汉语则偏向于把中心词放在后面 ,修饰语放在前面 ,而且使用被动句的机会相对要少得多。这就使得英语被动句汉译时 ,不但要求对原文有透彻的理解 ,而且还必须照顾到汉语的一些习惯。如果英文被动句翻译成汉语被动句听起来很拗口时 ,就必须改变句型。下面是英语被动句汉译时的一些技巧。1 译成汉语主动句英语中被动结构的句子译成汉语主动句时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情况。1 .1 原文主语在译文中继续作主语。( 1)Thewholec…  相似文献   

3.
英汉两种语言中表示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都要借助主动或被动这组语法形式和手段。但同一语法术语在这两种语言中所代表的内容不会完全相同。在英语中 ,有语态语法范畴 ,故有主动和被动语态之分 ,其被动语态的标记为be + -en ;而在汉语中因缺乏语态范畴 ,也就无所谓被动语态和主动语态之分。在动词谓语句中 ,如果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受事者 ,句子就是被动句。本文主要分析两种被动句的不同之处 ,以求从这一侧面来进行英汉对比。  相似文献   

4.
试论英语被动态与汉语被动句之差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英汉两种语言中表示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都要借助主动或被动这组法形式和手段。但同一语法术语在这两种语言中所代表的内容不会完全相同,在英语中,有语态语法范畴,故主动和被动语态之分,其被动语态的标记为be -en,而在汉语中因缺乏语态范畴,也就无所谓被动态语态和主动语态之分。在动词谓语句中,如果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受事者,句子就是被动句。本文主要分析两种被动句的不同之处,以求从这一侧面来进行英汉对比。  相似文献   

5.
<正> 英语中被动语态使用范围很广,是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它是英语中动词的一种变化形式,表示句中的谓语动词和其主语之间存在逻辑上的动宾关系。被动句的主语实际上是谓语动词动作的承受者。英语被动句把所要说明的人或事物放在主语的位置上,突出了行为的对象,因此较少主观色彩。汉语中虽也有被动语态,但使用范围较狭窄,许多被动意义的句子是用无主句的形式来表示的。英语被动句的译法比较灵活,很多情况下都可译成汉语的主动  相似文献   

6.
根据乔姆斯基的结构理论 ,无生命主语句的翻译方法主要有三种 :( 1 )把英语中无生命主语简单句译成汉语的复合句 ;( 2 )把无生命主语被动句译成无主语的主动句 ;( 3)把英语无生命主语句译成汉语的兼语式。  相似文献   

7.
语法学界普遍认为:被动句是主语和谓语之间存在被动关系的句子;被动句中,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受事或受动者,而不是施事或施动者。可是,与主动句有零主语句一样,被动句同样有零主语句。因此,我认为,被动句就是用被动结构充当谓语或者谓语含有被动语义的句子。所谓被动结构,是由“被”、“为”、“所”、  相似文献   

8.
被动句是从主谓语之间的关系上说的。当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接受者出现在主语位置上充当句子主语时,我们就说整个句子是被动句。这一点古今汉语是一致的,但古今汉语的被动形式却很不相同。例如:郤克伤于矢。(《左传·鞌之战》)这是用介词“于”放在谓语动词后面,引入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矢”,使受事主语“郤克”具有明显的被动性质的例子。  相似文献   

9.
语态是动词的一个范畴.一般来说,衡量一个英语句子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其关键要看句中主语与谓语的关系:若句中动作为主语亲自发出,即为主谓结构,就定为主动态;反之,句中主语不是谓语动作的发出者,而是谓语动作的承受者,即为动宾结构,就定为被动态.但任何事物都有它辩证的两个方面:特殊和一般.有不少句子看似主动布局结构,但却表达着被动的含义.这就要求我们仔细揣摩其内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学文科》2007,(4):14-23,45-46
一、英语的语态 1.主动语态如果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谓词动词用主动语态。主动语态中的谓语有各种时态形式。英语中,有许多句子的主动语态可以表示被动意义,这些主动语态的句子其主语一般为物。  相似文献   

11.
英语中被动语态的应用非常广泛,凡是在不必或无从说出施动者以及为了强调动作的承受者等场合,往往都用被动语态。汉语中虽然也有被动语态,但使用范围要小得多。英语中的被动语态在很多情况下都可译成主动结构,但也有一些仍需保持被动语态。下面,我谈一谈被动语态的一些常见翻译形式。一、译成汉语主动句英语原文中的被动结构译成汉语的主动结构又可分为几种情况:1.原句中的主语在译文中仍作主语,译文中没有表示被动的标志,如“被、把”等字样。它在形式上是主动句,但表达的则为被动意义。例如:Intheirmeetingthisquestionwillbediscussedbr…  相似文献   

12.
英语的句子从主语和谓语的关系上讲,有两种意义:一是主动意义,二是被动意义。表述主动意义的句子只能用主动结构;表述被动意义的句子虽然主要用被动结构,但有时也可以用主动结构。本文要谈的就是表达被动意义的被动结构和某些够能表达被动意义的主动结构。  相似文献   

13.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一样,句子的主语可以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主动者,即通常所说的主动句(或者叫主动式);也可以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即通常称之谓被动句(或叫作被动式).所谓被动,就是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这种被动式的叙述句,我们称之谓被动句.例如:(1)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史记·屈原贾生列传》)(2)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战国策·燕策》)例(1)“兵”是被“挫”的,“地”是被“削”的,主语都是后面动词所表示的被动者,受事者.这便是被动句.例(2)有“为”作被动的标志,“父母宗族”成为被戮的被动者、受事者.这也是被动句.  相似文献   

14.
语态分为两种,一种叫主动语态(ACTIVE VOICE)。一种叫被动语态(PASSIVE VOICE)。英语和汉语都有被动句的问题.虽然英语被动句出现的频率远不及主动句.但用英语写文章而不用被动句几乎是寸步难行,成段文章没有被动句更是不可想像。相对来说,汉语“被”字句的使用频率要大大低于英语被动句的使用频率,因为汉语句子里一般没有主动被动的标志.主要靠意会。下面从几个方面谈一下英语和汉语被动句在构成及使用方面的异同和英汉翻译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5.
分词是学生感到比较难学的语法项目之一。但是,如果抓住了关键,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正确使用分词的关键实际上就是看分词与在句子中的逻辑主语的关系而定。逻辑主语若是分词这个动作的执行者(即主动关系)就要用现在分词;逻辑主语若是分词这个动作的承受者(即被动关系)就要用过去分词。逻辑主语随分词在句中充当的成分不同而异,一般规律是: 一、分词在句中做状语时,它的逻辑主语是句子的主语。如: Cooling water,we can change it into ice。(水冷却变成冰。)在该句中,分词cooling的逻辑主语是we,由于we是“冷却”这一动作的执行者(即主动关系),故应用现在分词。又如: Heated,water changes into steam.(水加热变成蒸汽)在该句中,分词heated的逻辑主语是water,由于water是“加热”这一动作的承受者(即被动关系),故应用过去分词。  相似文献   

16.
在动词作谓语的句子里,主语和谓语的关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主语是动作、行为的施动者,这种句子叫主动句;另一种是,主语不是动作、行为的施动者,而是动作、行为的承受者,这种句子叫被动句。文言被动句常见的形式有四种: 1.用“于”表被动,即在动词谓语后用介词“于”把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介绍出来。如:而君幸于赵王。 2.用“见”表被动,即在动词前加“见”。如:欲予秦,秦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上大多数语言都有其自己的语法范畴和特征,在语言学范畴中,如果我们选择行为动作的宾语作为参考,我们就可以从两种不同的视觉中去看待主语的行为举止,这种行为即可以是主动的,也可以是被动的。英语的被动意思主要是用英语的被动语态表现出来。而在汉语中,表达被动意思最明显的就是“被、受”.他们成为被动结构的明显标志。本文主要从句子层面上对英汉语被动意思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对他们的被动结构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一、引盲 英汉两种语言中表示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都要借助主动或被动这组语法形式和手段.英语是重形合(hypotaxis)的语言,若主语或逻辑主语只是其后面相应动作的受事而非施事,那么此动词常以"be 过去分词"这种被动的形式出现.汉语中虽也有相应的"被"字句,但相对较少.汉语通常重意合(parataxis),因此,汉语词语搭配较随意,句型较灵活,汉语中存在着大量主动结构却表示被动含义的句子正是缘于此.本文拟从分析英汉语中被动句式的不同之处着手,探讨英语被动语态的译法.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专门用途英语中被动句的翻译为研究对象,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对专门用途英语中被动语态的汉译方法进行描述和总结。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通过实际翻译案例,总结出可以将英语被动句译为汉语主动句、汉语被动句、含有"由"字的句子等翻译策略。通过使用以上翻译策略,可以使译文更加流畅、更加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20.
英语和汉语在语态上有明显差别,英语被动语态的使用频率比汉语高得多.汉语虽然也有被动语态,但使用范围较窄.由于两种语言语态上的不同之处,对于被动语态的英译汉就应特别予以注意.英语被动语态的句子,汉译时不一定都要译成被动句,要运用汉语中恰当的表现手法.本文从四个方面浅析了英语被动语态的译法:译成汉语的主动句,译成汉语的被动句,译成汉语的判断句,译成汉语的无主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