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职德育工作的作用机制与互动仪式链理论模型较为契合。文章阐述了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内涵,从互动仪式链理论视域的情境、情感、符号三个维度检视了当前高职德育工作的现状,进而指出高职德育工作面临德育情境单调刻板、德育情感遮蔽缺失、德育符号简化祛魅三大困境,最后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提出了高职德育工作路径:重塑情境仪式,创设有效互动;激发情感能量,强化价值认同;再造形象符号,建构群体道德。  相似文献   

2.
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提出的身体在场、局外人设限、共同关注的焦点、共享情感等互动仪式的四大要素,对于分析和解决家校合作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家校合作可以看作是微观情境中家长和教师之间展开的互动仪式。运用互动仪式链理论透视家校合作参与主体的互动过程机制,可以发现现实中一些内隐性的困境,即家校合作的主体异质导致共同关注的焦点模糊,家校互动不良导致参与主体之间积极情感共享缺失,家校“虚拟”合作导致参与主体身体在场不足,家校合作形式化导致参与主体之间的互动仪式缺乏实效。基于此,通过构建家校育人共同体,增进家校积极情感共享,营造家校沟通际遇,完善家校合作制度化建设等路径,有效破解家校合作困境。  相似文献   

3.
戈柔 《中学教育》2003,(1):15-16,18
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方面 ,是学校文化的内容 ,也可以说是学校社会互动的一个方面的内容。学校开展德育的过程就是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进行社会互动的过程。德育目的与计划的实现 ,不是一种按照教育者的要求实现的当然的结果 ,而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互动中相互协商的结果。由此可见 ,德育中的师生互动是德育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因此 ,分析德育中师生互动这一问题 ,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良好运行 ,尤其对改变目前学校德育“滑坡”、“低效”等现象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互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互动是指一切物质存在物的相互作用与…  相似文献   

4.
互动仪式链理论拓展了互动仪式的内涵,为高中德育提供了新的思路——优化每次互动的场域,强化情感循环反馈机制,促进情感的自我赋能。据此,创建身体在场的互动场域,挖掘共同关注的焦点,达成共享情感共振,系统促进价值内化,为高中学生德性成长助力。  相似文献   

5.
幼儿阶段是开展德育的关键时期,而在家庭教育中融入德育又能对幼儿形成并发展道德观念起到基础与先导的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对幼儿未来的成长产生深远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对幼儿开展家庭德育的价值及困境,并提出了在互动合作式幼儿园家庭教育中融入德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网络环境下的家校互动德育模式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韦伟  江玲 《现代教育技术》2007,17(2):33-35,19
网络时代青少年学生的德育工作出现了新特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沟通与互动是整合教育资源的应有之义。本文以家庭教育作为网络条件下开展德育的切入点,从对家庭教育在德育中的地位分析出发,提出了构建互联网环境下的家校互动的德育模式,并说明该模式在加强青少年网络德育工作方面的一些策略和问题。  相似文献   

7.
德育过程中的师生交往互动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互作用的过程,具有共在性,平等性,情感性的特点,实现德育过程师生交往互动,应做到以下几方面: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实现德育内容与现实生活的有机统一;体现理解与对话的教育本质;推动交往互动方法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8.
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师生面对面互动的过程可以被视为一种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互动仪式。课堂中成功的互动仪式能够产生群体团结、情感能量与代表群体的符号,它使师生共同体验到一种作为群体成员的身份感,以及对参与课堂互动自信、热情、积极主动的感觉。在课堂互动仪式中,仪式强度的分布并不是均衡的,而是存在着以情感能量为标准的分层,分层的维度主要涉及权力与地位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课堂被人们赋予了太多梦想与希望,它改变人的知识、智慧和人生。有别于课堂教学中的其它活动,课堂仪式具有稳定的形式而且特别注重形式,具有鲜明的行为规范,以及超越行为本身的意义等特征。课堂仪式作为大学课堂生活中独具象征性、表演性、文化性和系统性的生活景观,具有独特的德育意蕴、德育价值。大学课堂仪式生成了德育场域,提供了德育素材,培育了德育情感。大学课堂仪式是充盈德性的生活,蕴含着道德规范,传递着道德观念。在重视大学课堂仪式德育价值的同时,仍须对其德育效果时刻加以警惕。  相似文献   

10.
网络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社会转型期的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都为德育工作带来了新挑战。因此,必须重新审视我国现有德育体系,适应社会转型之需,积极拓宽德育场域,构建以学校为主导,学校、家庭及社会三维互动的德育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职校教学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为职校教学的师生互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尤其是职校德育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模式呈现了多维化。在大班教学环境中,研究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职校德育课程师生互动模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笔者从分析现代信息技术在职校德育课程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情况入手,分析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职校德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互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概述民办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着手,指出其教学模式的转变势在必行。课堂互动教学方法的运用是摆脱目前课堂教学困境的一种有效途径。文章阐释了极具代表性的课堂互动教学理论及互动模式并讨论了一些具体施行方法,旨在为提高大学英语质量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学生和教师视角剖析了高职大学英语教学的现实困境,分析了多模态互动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多维优势,提出构建多媒体技术辅助下的听觉模态互动、视觉模态互动和其他模态互动的多模态互动课堂,不断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现代高校德育模式主要以知识化、思维化的知性德育为主。知性德育发源于西方理性主义传统,随着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科学主义思潮的推进而逐渐形成,并最终发展成为一种现代德育潮流。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单一的知性德育培养模式逐渐暴露了种种弊端。"知行互动"的高校德育模式的构建探索旨在从根本上解决知性德育模式下"知而不行"、"知行不一"的问题,既能继承知性德育的优点,又能超越知性德育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强调群体限制、现场互动、共同聚焦和情感共享,对于解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身体在场不足、关注焦点不一致、互动形式化、缺乏情感体验等现象较为严重。构建亲临仪式现场的情境,关注群体符号的塑造,创建真实的互动仪式,激发参与者情感体验,以便更好地创建仪式互动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持续开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变革与发展,青少年面临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引发的心理障碍不断增加,给青少年德育工作带来严峻挑战。青少年心理疏导与德育是统一体,并相互渗透融合。心理疏导对青少年德育结构与功能产生重要影响,德育进一步优化心理疏导工作。因此,必须建立德育与心理疏导的互动机制,优化两者互动的综合效用。  相似文献   

17.
微信,作为当下流行的聊天软件以及社交工具,深受初中生的喜爱。因此,初中班主任如果能够巧妙地利用微信开展互动德育,必然能够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基于此,文章论述了初中班主任利用微信开展互动德育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8.
高校研究生导学关系是培育科研精神、传承学术文化的基础,也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高校研究生导学关系的构建离不开导学双方的行为互动.以互动仪式链理论的情境、情感和符号三个维度来审视高校研究生导学关系,网络社交虚拟化导致导学的真实交往情境被模糊、组会焦点缺失导致导生的情感能量无法聚集、合作观念错位导致导学的群体符号无法生成是当前面临的主要困境.对此,在破解对策方面,应尝试从明晰交往理念、丰富导学情境活动,重聚组会焦点、发挥导学情感合力,强化权责意识、构建导学合作机制等几个方面着手,以期构建更加融洽、和谐、健康的导学关系,进一步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学校文化与德育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既要在德育的过程中深入地挖掘学校文化的内涵,有意识地促进学校文化的发展,又要在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以德育为导向,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使二者形成良性互动,才能共同促进,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0.
面对中国外语教学活动中主要以教师为中心的现实情况,以互动理论为基础,以课堂教学中的三段式会话为框架,描述性地研究了课堂互动中的提问策略、调整策略和反馈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