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核心素养教学改革是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改革工作实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现有初中历史教学工作实施而言,情境教学引导是比较关键的。只有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能够科学地运用情境教学法,才能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鉴于此,针对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情境教学的实施研究进行了探讨,主要阐述了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情境教学实施的基础,对其教学实施对策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初中历史情境教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下,基于框课设计、缺乏情境、唯知识能力导向、教学评相互脱离或若即若离的教学实施必将被时代抛弃,随之而来的将是基于主题(单元)设计、复杂情境、素养导向、教学评相互匹配的教学新时代。围绕“学生在哪里”“学生去哪里”“学生怎么去”“学生真的去到了那吗”的根本性教学问题,教师当以大概念为导向组织教学活动,以大情境为载体优化学习环境,以大任务为导向架构学习进阶,以大作业为抓手发展自主能力,最终实现科学育人、标准育人、立德树人。  相似文献   

3.
赵丽芳 《家长》2024,(6):80-82
<正>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情境教学的运用。情境教学是一种基于真实生活情境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进行思考和解决,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文介绍了新课标导向下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理论基础,包括新课标导向下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以及情境教学的概念和特点;阐述了新课标导向下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重要性,包括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等;探讨了新课标导向下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创设的原则与方法,包括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情境与任务结合的原则,以及教学情境创设的具体步骤和方法;提出了新课标导向下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创设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包括教师角色与指导策略、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表现,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指标和方法,以期为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张丽珍 《考试周刊》2014,(97):87-87
数学新课标提倡课堂的有效互动与生成。生成性课堂几乎包含三个环节,即"营造动态—实施跟进—促进生成"。以"营造动态"为基础,即以营造教学情境或引发学生思维碰撞为教学抓手;以"实施跟进"为驱动,即教师经过情势判断,适时对学生突出的思维倾向和问题进行跟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以"促进生成"为目标,即促进教学资源、学生学习行为、思维结果的生成。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如何把新课标的精神融于化学教学中呢?要处理好情境创设、探究式教学和学生的发展三个环节,就能把握好新课标的要求。如何把情境、探究、发展应用于化学新课程中呢?这是对化学教师提出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角色扮演式教学"的原理与评价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蔡敏 《教育科学》2004,20(6):28-31,52
角色扮演是一种以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行为和价值观念为取向的教学模式。它的实施过程以真实情境为主线,通过学生对人物角色的分析和表现,达到提高社会认知水平,解决价值矛盾冲突,进行自我人格反思的教学目的。教学程序包括动机激发、“演员”选拔、场景筹备、“观众”培训、情境表演和问题总结等环节。该模式使用的难点在于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学时间的筹划和学习成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实施多途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本文在分析初中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的内涵和必要性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论述了初中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8.
<正>新课标要求教学活动以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过程为主,逐步拓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为教学活动提供可行性的条件。引导学生在体验和分析知道的社会生活情境中领悟基本概念、原理,知识和情感价值,从而使学生自觉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认知社会现实,并作出正确的态度和行为判断。本文依据新课标实施的基本要求,力图探索和实践如何将思想品德的课本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社会认知行为,使书面的说教转化为学生的社会化应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邱海毅 《天津教育》2023,(17):102-104
<正>《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教师应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科学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愉快、熟悉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动机,挖掘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贴近生活的学习情境,唤醒他们的认知经验,让学生联系以往的经验投入实践探究活动。可见,新课标强调了对情境的创设。本文立足于具体的教学实践,提出几点情境教学在小学科学课中的应用对策,包括以生活情境为依托,激发学习兴趣;以问题情境为载体,诱发学生思考;以媒体情境为引领,升华学习体验;以语言情境为核心,准确理解知识。  相似文献   

10.
鲍芳 《学苑教育》2024,(6):43-45
随着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根据《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为“新课标”),生物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通过运用情境教学法可以深化学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让核心素养落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加强应用情境教学法。基于此,文章将详细探讨高中生物教学中对情境教学法的具体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石世玉 《考试周刊》2014,(17):52-52
小学语文学科是与实际生活联系极为紧密的学科,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语文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以情境教学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为切入点,浅议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实施策略。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要实现师生互动,将情感融入教学全过程,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小组互动模式开展教学。  相似文献   

12.
科学探究教学实质上是一种模拟性的科学研究活动。它不直接把构成教学目标的有关概念和认知策略告诉学生,而是创造一种智力和社会交往环境,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有利于开展这种探索的学科内容要素和认知策略。科学探究教学的实施可以从七个方面着手进行:情境设计、探究性提问、探究性讨论、探究性演示、模拟历史题材的科学辩论活动、探究性实验、信息技术对科学探究教学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主题情境教学已经被高中政治教师广泛运用于课堂中,效果明显,师生认可。实施主题情境教学需要明确教学设计的步骤、注重情境素材的选择与创设、遵循教学流程的思维设计方案。实施主题情境教学对学生、教师及教学过程和效果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广州市8个区的初中英语教师和学生进行了新课标实施情况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和学生的语言学习目标、语言学习观念存在并步现象。教师的语言教学观与其教学行为不一致。针对这些问题,应该从完善考试与评价制度、多渠道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方面入手,提高英语教师对新课标的执行能力,从而促进新课标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5.
对科学概念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有助于学生对科学现象的认识,使学生对世界的理解更清晰、更科学、更具方法和策略。在科学教学中,概念建构课型实施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情境中生发问题——引出概念;设计方案并动手实践——探究概念;实验后分析概括——形成概念;进行巩固和应用——深化概念。  相似文献   

16.
情境教学法是最为实用的课堂教学法之一。对小学语文课而言,情境教学法能够更好地发挥启蒙式教育功能,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听说读写技能。如何能够高效实施情境教学法是每一位教师都会思考的问题。本文将积极探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情境教学法实施策略,旨在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优秀教学设计是优质课的基础。做出优秀教学设计,不仅要求教师潜心体味新课标,更要基于单元视野,整体理解教材内容;基于核心素养,科学制订教学目标;基于生活情境,丰富充实教学内容;基于活动引领,有效推进教学实施;基于实践体验,助力实现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18.
学生评价直接影响着课程改革的实施。作为身处教学一线的教师,我们应该努力探索科学的、操作性强的评价方法,以促使学生最大程度的提高。新课标明确提出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评价要从学生科学素养着手,即在科学探究过程、方法和能力,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19.
探究性学习是生物新课标所侣导的重要的学习方式,探究教学就是为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创造条件,使学生在主动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探究能力,形成探究未知世界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新课程实施几年来,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南于部分教师对探究教学领悟有偏差.在实施过程中,一些方式方法严重偏离了新课标的方向,致使探究教学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缺乏实效。笔者认为,探究教学必须把握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下应创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应科学实施和改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完善语文教学结构、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合理应用多样化形式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给学生创建不同的语文教学情境,有效激发高中生语文学习兴趣,全面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本文将从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方法进行详细的探讨,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不断优化语文课堂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