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研究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与经济间的协调发展,构建了生态环境与经济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建立耦合协调模型,对2006年~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6,(14)
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对于当前旅游经济的发展属于基本要求,旅游经济与城市经济相互间相互制约的关系已经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完成旅游经济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变成了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试论科技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4.
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九省区市作为研究对象,从数字经济基础、数字经济产业、数字经济业态创新3个维度构建数字经济发展评价体系,从旅游市场规模、主要旅游企业、旅游人力资本3个维度构建旅游经济发展评价体系,进而构建数字经济与旅游经济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10—2019年的统计数据测算两个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1)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九省区市数字经济与旅游经济子系统整体呈现波动上升的发展特征,且数字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略低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2)2010—2019年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九省区市整体数字经济与旅游经济的耦合协调等级属于勉强协调,总体呈“M”形的增长态势;(3)四川、陕西和重庆属于协调等级且旅游经济滞后,云南、广西属于协调等级且数字经济滞后,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属于失调等级。该研究对持续推进“数字丝绸之路”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旨在为推进互联网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系统间耦合协调发展为导向,整合互联网经济与生态环境两大子系统5个要素,27个指标因子,构建互联网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测度模型。以2017年统计数据测算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互联网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结果/结论]构建的互联网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测度模型可行性高,能反映中国互联网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整体情况。中国互联网经济与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不平衡,协调发展整体水平较低,呈现东部沿海高于中部、西部地区,东北地区高于西南地区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毕劲 《科协论坛》2007,(3):151-152
本文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概念、意义入手,重点论述了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市场协调和政府协调之间并不是矛盾的或彼此分离的关系,而是正向的、统一的和互动的关系。提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市场协调"是基础,"政府协调"是保障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针对大庆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展开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区域经济是各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大城市为中心、发展水平相近地区的经济联系和合作加强,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济区。现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依据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做一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9.
生态环境的优劣影响旅游经济的发展,而旅游经济又会给生态环境带来影响。基于长三角16市2010—2014年的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该地区的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并分析了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间的耦合协调度呈现出明显差异,且耦合协调度空间区域类型处在变动之中。研究结果有助于长三角地区16市正确处理发展旅游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从而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现代社会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构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并综合运用熵值法ArcGIS分析法研究2005-2015年江西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结果表明:①江西省旅游经济综合效益呈现先降后升发展态势;②生态环境综合效益整体略呈上升趋势,并在地市层面由南向北递增;③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度逐步提升,赣中逐步超越赣南、赣北地区;④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度整体上由中度失调转变为勉强协调,且严重失调、中度失调的地市,均为旅游经济滞后型,表明旅游经济发展尚不够充分。  相似文献   

11.
农业现代4G的发展必须以保护好生态环境为前提。基于200l-2010年的基础数据,运用熵值法、综合指数法、协调度及协调发展度等方法和指标研究关中五市农业现代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结果表明:(1)农业现代化水平呈现波动增长的态势,生态环境水平为小幅波动下降态势,且空间差异显著;(2)两个系统的协调度较高,但协调发展度明显低于协调度;(3)耦合模式可分为城市发展带动模式、科技园区辐射模式和传统资源型城市提升模式。  相似文献   

12.
江红莉  何建敏 《软科学》2010,24(3):63-68
在分析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交互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模型,并对江苏省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5~2007年间,江苏省的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指数呈快速上升的趋势,生态环境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在曲折变化中缓慢上升;经济与生态环境处于协调发展状态,但协调耦合度经历了"九五"期间的快速下降和2001年后逐渐上升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13.
运用改进S型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31省市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两大系统进行综合评价,采用模糊隶属度方法测度了各地区的协调水平,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协调发展程度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凸显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小康的国家标准,对内江市社会经济现状,提出了内江奔小康主要对策与建议。即树立人均观念,增强小康意识;强化农业基础,发展乡镇企业;抓好工业和建筑业,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转变政府职能,落实小康目标责任制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与区域经济研究内容,分析了确定区域优势与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的因素和内江市经济研究与可持续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内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了高等级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进行深入细致的论述,得到的一些结论,在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命脉,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民生活、新农村发展等各个方面息息相关,密不可分。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传统的农田水利工程大都只注重水利功能,从而忽视了农田水利工程对其它方面的功能与影响,尤其是对生态环境影响。本文对此加以分析浅议,以期引起重视,在发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更要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保护好生态环境,真正实现山美、水清、天蓝、气清。  相似文献   

18.
地区经济作为整体的有玩系统,其内部的经济、教育、科技、文化之间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区域经济的发展推动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高等教育的发展对经济又有巨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谢芳 《今日科苑》2010,(2):44-44
实现旅游产业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旅游产业和旅游教育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河南省旅游业的产业化正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存在着旅游产业和旅游教育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也明显存在着旅游教育滞后于旅游产业发展的问题。本项研究从河南旅游产业和旅游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选定旅游教育作为旅游产业化的支撑体系之一,这一目前在我国仍相对薄弱的环节加以研究,提出河南旅游产业与旅游教育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