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元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福建省政府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是实现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尝试,目前在福建省高职教育中已由试点到不断推广过程中。本文探索交通类院校航海类专业人才"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二元制"教育,全面提升航海类专业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适应国际海员劳务市场的需要,满足国内外航运业对高素质航海人才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也可为全国交通类院校航海人才培养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率先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新建本科院校的重庆文理学院,在体育类卓越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运用个案法对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发现重庆文理学院打破了体育教育专业“教训赛三位一体”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以“创优、创新、创业”为核心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重构,构建了“教训赛创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新模式。该模式强调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学术研究能力、竞赛成绩等,丰富了体育类卓越人才的内涵,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对体育类卓越人才培养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张声森  高琼芝  刘英菊  蔡欣 《科技风》2023,(26):108-110
化学类本科专业的科技创新类课程、实践教学与就业已成为诸多高等院校培养专业人才的必需环节,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化学类人才也日益备受关注。针对“科技创新”“实践教学”与“就业”三个相互关联的培养环节分别设置,导致缺少完成各项教学任务的平台,学生“一心三用”,很难实现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培养。通过整合三个培养环节,创新提出并实施“三位一体化”的教育模式,有力地解决了各个环节脱节和培养质量不高的问题。本文对此“三位一体化”的新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随着“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进行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改革尝试,本文就其过程导向和弹性教学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5.
《内江科技》2016,(7):114-115
1866年船政学堂创办至今,整整150年。船政的根本在于学堂,作为有着150年悠久航海类人才培养的积淀。航海类专业一直是我院重点建设专业,继承和弘扬船政文化的加强航海类人才培养,提升我院航海类人才的整体水平,是我院对于船政文化更好的继承和发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经济形势低迷,航海人才需求萎缩的大环境下。特别是高职航海类人才面临着招生、学生专业思想等各种挑战,为应对所出现了各种问题,如何培养符合国际要求的合格船员,是我院正在努力实践的行为和今后教学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冉琛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7):132-134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近年已逐步为众多职业院校所接受和采用,并在实践中得到了考验。通过对现行几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剖析,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提出了“集合式订单”这种针对中小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围绕其运作方式、动因及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针对新工科背景下对工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本文结合目前企业对数控类人才的岗位能力需求和高校数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了数控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针对扩招背景下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研究了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构建了“三对三重”扩招机电一体化技术职业教育类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了产教融合专业教育模式,创新了“三层递进、项目互联”的专业项目化教学体系,构建了“课程—课证—课岗”实践项目体系和模块化课程资源,通过实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为更好地培养社会与企业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型创新人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正>在新工科的背景下,具有创新型和技能型的集成电路设计人才是集成电路产业高效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针对目前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本文以集成电路设计课程为例,提出面向技能型“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通过反转课堂,激发学习的内生动力和创造性,建立校企合作和科技创新活动,加强实践和动手环节,深化工程应用能力,培养具有现代“工匠”精神的集成电路设计人才。  相似文献   

10.
刘海涛  秦涛  张国华  吴美桥 《科技风》2023,(21):142-144
针对人们普遍对矿业相关专业认识比较片面、矿业相关专业的第一志愿报考率普遍较低、招生形势不乐观的问题,黑龙江科技大学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融入现代教育教学方法的“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校企合作,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产教融合,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矿业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全新方略。  相似文献   

11.
我国酒店行业发展迅速,高层酒店管理人才需求旺盛。基于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饭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结合学院培养措施及成效,提出了"三位一体六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并进一步提出人才培养今后努力的方向,以期探索针对饭店管理专业人才的科学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正在大力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人才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技工院校汽车服务类人才培养主要以市场需求为人才培养方向,因此现代学徒制非常符合技工院校的教学理念,现在很多技工院校汽车服务类专业运用了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针对现代学徒制下的技工院校汽车服务类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人才培养计划。  相似文献   

13.
何柳青 《科技风》2023,(32):103-105
随着各领域专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型本科专业教育也面临新的挑战。教学中的陈旧模式和理念已不适合当下教育,在此提出了“教学—实践—竞赛”三位一体多方面结合,最终实现高质量教学的模式。以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结合专业竞赛提升知识运用水平。经研究,发现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明显比传统讲授模式或单纯的“以赛带课”模式更易令学生接受,且较大程度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陈善岭  姜婧  高庆 《科技风》2023,(31):89-91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为高校的专创融合教育指明了方向。针对当前高校在专创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培养目标不清晰、培养体系不完善、人才培养模式陈旧等问题,该文以自动化类专创人才培养为例,动态整合自动化企业对创新创业发展的相关需求,校企共同开发专创人才培养理念、课程体系、专创能力评价等模块,打造基于“三线融合、分层递进”的自动化类专创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自动化类专创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以“光纤技术”课程为实例,引入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改革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深化课程体系、教学方式、考核方式改革,突出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全方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为应对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的实施及促使我国在2020年实现海运强国战略,提高航海类毕业生质量势在必行。航海认识实习是航海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环节,"航海认识实习"课程组织得好坏,直接影响到航海类毕业生的质量,为此对"航海认识实习"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在现行实习模式的基础上引入航海模拟器,利用航海模拟器对实习学生进行训练,提高实习质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航海专业的认识,增强学习兴趣,锻炼航海实践能力,提高航海类毕业生质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高等教育应如何培养适应社会急需的艺术设计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提出了应用型本科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问题并进行分析,充分阐述“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有效手段,对实施“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条件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郭佩刚 《大众科技》2021,23(1):126-128,131
《云计算平台运维与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作为第二批“1+X”证书制度试点证书之一,对于高职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及计算相关专业学生的培养起到了引导与引领的作用,更对计算机类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双高”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阐述在“双高”建设背景下的各方面改革,实现“1+X”证书制度试点下的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从而构建更为合理良性的且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而提升多方位符合市场需要的职业人才的培养能力,研究探索“双高”背景“1+X”证书制度下适合企业云计算相关岗位人才需要的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赵贤 《科教文汇》2012,(33):176-176,187
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近年来高职教育研究中的热点,目前较多论文探讨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策略、绩效评价体系、支持条件等方面,针对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社会适应性和前瞻性方面较少.本文从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社会适应性与职业前瞻性定义的界定入手,深入探讨二者的关系,提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梳理中国农业全产业链新型农林人才培养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依据现代农林业对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总结"新农科"背景下对新型农林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在此基础上,对这3类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保障机制进行研究,针对性地提出3种类型人才培养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建设设想,并对培养模式改革实践的若干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结论是:(1)"新农科"背景下,大多农林类院校对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未有明显区别且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农林类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应针对不同类型人才设计不同的培养模式及配套保障机制;(2)校企联合、产融结合、理论与实践并行是当前新型农林人才培养的主要趋势,应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依托政府、企业等力量创新培养模式,丰富培养内容,改进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提高所培养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愿;(3)部分农林类高校已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实践,且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新时代背景下农林业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积累了改革经验。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教育、农业部门以及全国农林类高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