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课后服务是我国推出的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其不仅致力于提升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服务能力,同时也在于有效减轻家长的负担。但是,“双减”背景之下,教师在实际针对学生实施课后服务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能够避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又要促进学生学习有效性的提升,因此,这也对初中化学教师课后服务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双减”政策精神,探讨初中化学教师课后服务的相关落实策略十分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推进,参与体育课后服务的学生人数逐渐增加。当前的小学体育课后服务存在在校时间过长,师生负担过重;相关法律法规缺位,权利难以保障;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影响教学效果;定位模糊,发展空间受限等问题。采用进一步落实教师弹性工作制,提高教师积极性;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给予法律保障;建立评价机制,促进师生发展;引进专业教练员、扩大相关场地、丰富课程内容等手段,可以促进小学体育课后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针对课后托管课堂的特殊性、多样性和综合性等特点,教师应坚持“共性成长+个性发展”的总体目标、采用“看护辅导+特色活动”双维模式,分别推行“一看二导三发展”模式和构建“多元课程、多种途径、多样活动、多维评价”等“四多”体系,有效提升了小学语文课后服务效果。  相似文献   

4.
郝欣宇  郝春东 《科教导刊》2022,(20):128-131
在“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务的课程选择与质量备受学生及家长的关注,课后服务课程要想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就要将学校现有的资源与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将学校的特色课程与课后服务进行有效衔接,才能够更好地推动课后服务课程体系的建设,为孩子们“减负增能”。特色课程融入课后服务所面对的困难,应该从增加专业化教师、职责落实、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学生安全保障、利用社会资源等方面入手,极力争取将特色课程融入课后服务中,丰富课后服务内容。  相似文献   

5.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体育课后服务成为强健学生体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然而当前体育课后服务在实施中存在内容单调、体育教师工作量超负荷、体育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积极性不高、体育课后服务设施缺乏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强化体育课后服务开展实效。  相似文献   

6.
周毛草 《甘肃教育》2023,(14):54-56
“双减”政策的实施,着力减轻了学生课后学习压力。随着配套政策的陆续实施,各学校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开展了课后服务活动,极大地推动了教学改革与创新,对减轻学生的课业压力,提升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文章从“双减”背景下小学课后服务现状、多样化开展小学数学课后服务活动的重要性、“双减”背景下多样化开展小学数学课后服务活动这三个方面,提出了“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多样化课后服务活动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7.
在“双减”政策实施的背景下,县域小学的课后服务面临着提升质效的挑战。本文以信息技术创新为研究方案,结合苏教版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例子,从五个方面具体阐述了提升课后服务质效的具体措施。通过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笔者旨在为县域小学课后服务质效提升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课后延时服务是为解决家长接孩子难问题、促进学生发展而产生的。如今,“双减”政策下的课后延时服务是推动“双减”落地的主要抓手之一。小学低段学生每天放学后没有书面作业,期末也没有纸笔考试,因而,优化课后服务尤为重要。通过设立A段延时和B段延时,让课后延时服务时间更具“弹性”,在时间上保障学生和家长的多样化需求;通过对学生进行作业辅导和兴趣培养双线发展,优化课后延时服务课程质量;通过建立学生档案袋、利用信息化工具等方式优化课后服务评价机制,让学生课后服务的效果更具体化、可视化。  相似文献   

9.
学校课后服务普遍采用课程这一育人要素完整、实施过程规范的载体形态,但当前学校课后服务课程供给和实施普遍存在定位不清、指向不明、供给单一、安排随意等问题,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建设还需在廓清认识、把握需求、完善结构、多元供给、创新实施和质量保障等重点问题上进行突破,以不断提升学校课后服务吸引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各中小学陆续开展了课后服务工作。然而在此过程中一系列供需矛盾日益显现,如学校减负教育供给与家长教育诉求、教师工作强度加码与学校工作要求、课后服务内容单一与学生多样需求等。信息技术因其信息性、高效性和快捷性应用于课后服务,对于优化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具有重要价值。信息技术赋能课后服务的六大核心要素(学校、家长、教师、学生、信息技术平台以及后勤团队)之间的协同合作能有效打破家校断裂化壁垒、突出教务制度化管理、促进校际多元化育人。通过强调家校之间的信息传递、构筑教务系统的线上平台、激励校际资源的线上共享,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后服务工作,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各中小学课后服务质量,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  相似文献   

11.
纪元 《教学与管理》2023,(33):28-33
对四省市的中小学生、家长、教师的调查发现:学生课后服务参与度、满意度普遍较高,课后服务内容、师资是影响学生课后服务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学历、收入、课后服务设施正向预测家长课后服务参与度,课后服务监管制度更容易正向预测家长课后服务满意度;教师课后服务参与度存在班级规模效应,其课后服务满意度提升空间较大,薪酬待遇成为最重要正向预测因素。因此,建议持续丰富课后服务资源供给,强化课后服务师资质量提升,深度满足学生多元需求;强化家校沟通反馈机制,提高课后服务信息传导效率,提升家长课后服务满意度;优化教师课后服务工作氛围,提升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综合收益,促进教师满意度提升。  相似文献   

12.
“双减”政策的实施,让中小学生从繁重的家庭作业和校外培训中解放出来,也为体育课后服务的开展提供了契机和空间。但中小学体育课后服务开展面临着活动形式单一、专业体育教师不足、基础体育设施不完善等困境。为走出困境,需要增加体育活动项目,丰富体育课后服务内容;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体育教师综合素质;改善场地设施资源,提高场地器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课后服务政策是开展课后服务工作的重要依据,课后服务承担着解决重要民生问题和推动“双减”政策落实的重要责任,“双减”背景下各地陆续更新课后服务政策,课后服务工作必然发生相应改变。通过对20份省级层面的课后服务政策文本的分析,揭示其内在变化逻辑,发现课后服务政策功能、路径及结构均有变化。为保障课后服务政策执行效力,提出要坚持“双减”政策导向,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强调内外发展并重,激发学校内生动力;优化协同管理结构,建立高效治理格局。多种举措并行,以确保课后服务政策发挥实效,保障课后服务持续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上我国学校课后服务发展经历了家主校辅、社主校辅、校主社辅等三个阶段。"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承载着特定的功能与意图,发挥着看护辅导、个性能力培养、服务教育政策意图等多层次功能。课后性、复合性是当前我国学校课后服务的根本属性,其具体体现是:三方合作性、产品混合性、组织特殊性与过渡临时性。面向未来,我国中小学课后服务形态的改进方向是:建立多主体协商管理组织,培育课后服务准市场,搭建半封闭课后服务组织,构筑校社竞争式课后服务格局。  相似文献   

15.
面对目前中小学生负担重、校外教育市场乱象丛生等问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聚焦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使学生摆脱“填鸭式”教育的束缚,释放学生的活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为完善“双减”政策下的中小学课后服务,在做“减法”同时还需做“加法”,通过打造校园晚托中心、“空中课堂”、家校共育等形式,实现校园教育的“减量提质”。  相似文献   

16.
王发威 《甘肃教育》2023,(21):44-47
“双减”政策着力于降低学生学习负担和杜绝课后学科辅导班,对学生健康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为有效落地“双减”政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应运而生。文章结合课后延时服务实践,探讨了强化教育部门管理、端正服务理念,形成服务共识、共同参与延时服务,设计具体课堂、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制定评价机制、提升延时服务质量等四个服务策略,旨在促进课后延时服务的高效实施,推进“双减”政策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7.
“双减”政策实施后,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功能更加突出,需要承载更多的育人责任,课后服务应运而生,在看护托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教育均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英语课后服务在小学占据重要地位,但是目前的小学英语课后服务理念存在偏差,服务内容和形式单一,教师负担过重,家校合作不足。学校要积极研究小学英语课后服务的改进实施策略,树立正确理念,丰富服务内容和形式,注重教师指导,加强家校共育,不断提升课后服务水平,推进“双减”政策的落实。  相似文献   

18.
孟文涛  丁雯 《英语广场》2023,(23):129-132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英语课后服务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在英语课后服务中实现“提质增效”是“双减”背景下英语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双减”背景下,由英语教师引导的课后服务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能够引导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本文就如何科学地实现“双减”背景下英语课后服务的“提质增效”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双减”政策的出台,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双减”目标之下,民族地区小学课后服务有了新发展,服务内容得以丰富,服务时长有所延伸。通过对“双减”政策下民族地区课后拓展服务现状进行研究,发现民族地区课后服务模式单一、缺乏民族特色、教师资源短缺。以“双减”政策为依托,探究青海民族地区小学课后兴趣拓展服务改革的对策和方案,以期为这些地区的课后服务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0.
“双减”承担着学生学业压力纾解和全方位育人质量提升的双重历史重任,其重要的一项目标即在于强化课后服务且彰显其育人价值,这对于工作在条件相对局限、资源相对缺乏的农村地区的小学全科教师而言,是前所未有的考验。在此背景下,农村小学全科教师需要清晰地认识到“双减”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价值追求,把握课后服务的育人本真及自身的使命跃迁,遵循农村小学教育全方位育人规律,充分发挥全科性支撑作用,增强对农村小学生的课后服务能力。针对农村小学全科教师面临的课后服务体系不健全、课后服务低效重复、教师课后服务成就感降低、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有待提升、课后服务心理倦怠等挑战,应从多个维度着手探寻破局之策:以提升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水平作为固本策略,以充分调动多方“减负”主体形成“家—校—社”育人合力作为联动策略,以优化在线教师交流和因地制宜开发运用线上资源作为信息化对策,以合理适度地探索学生参与服务工作作为辅助性策略,以建构全新的、充满活力的教育生态,助力农村小学生全面、充分、可持续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