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北雄安新区是全国首批“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区域之一,北京市第八十中学雄安校区是雄安新区智慧校园建设试点学校之一。雄安校区在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背景下,在智慧校园理论指导下,在智慧校园标准框架内规划和建设智慧校园,确定了“高端定位、整体部署、系统规划、分步实施”的策略。雄安校区对标雄安新区的“智慧教育云平台”和“智慧教育数据中心”,力图打通数据孤岛,共享平台数据。  相似文献   

2.
<正>无锡市育红小学把智慧校园建设作为学校品质提升的“金钥匙”,以智慧校园示范校创建为契机,积极探究信息化应用,高水平推进智慧环境建设。科学建构,架智慧“立交桥”。目前,学校已建成覆盖全校的校园网、无线网络、多媒体教室等;全线开通智慧课堂教学支持系统、智慧学习系统等电子校务平台;建设完成校园安全工作应急反应系统、网络信息安全系统和校园监控系统、智慧校园超享资源系统等,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多主体提供高效的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南京市龙江小学建校于1996年。学校作为南京市首批“智慧校园”建设试点学校,通过“书香校园、科技校园、数字化校园”的“三园合一”建设,倾力打造基于每一个儿童参与研究的“智慧校园”。  相似文献   

4.
王跞  林悦茗 《福建教育》2023,(18):17-18
<正>教师主动适应新技术带来的教育教学变革,已成为数字化时代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导向。2023年3月发布的《福建省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三年实施方案》提出,要“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构建智能技术支持教师发展、优化教师管理的新模式”。为有效落实国家和我省的教育数字化转型部署,厦门市滨东小学积极推进智慧校园的建设和智慧教育的开展,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推动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2022年,学校获评厦门市智慧校园三星达标校。在智慧校园建设中,  相似文献   

5.
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应用,是构建智慧教育体系和智慧城市的重要环节,培养“智慧型”的师生,是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的核心。从学校实际出发,探讨构建自主研修环境、搭建网络研究平台、提供多元学习平台、构建三星评价体系等多个培养“智慧型”师生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正>拉萨北京实验中学位于拉萨市教育城,是北京市政府投资2.2亿元援建的寄宿制完全中学,学校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核心目标,树立建设“绿色校园、人文校园、智慧校园、阳光校园、书香校园”五位一体的办学理念,确定“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育人标准。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时代》2014,(2):F0002-F0002
东北师范大学南湖实验学校秉承东北师范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优良传统.根植于嘉兴地域文化,以“智慧的教育”为办学理念,以教师的智慧成长为基点,以学生的智慧生成为目标,以经营“智慧型课堂”、打造“智慧型教师”、培养“智慧型学生”、构建“智慧型校园”、  相似文献   

8.
何峰 《中国培训》2023,(1):42-44
<正>信息系统建设在助力学校高质量的治理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智慧校园建设工作得到了各类学校普遍重视。在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不少学校还是存在着信息孤岛、系统碎片化、“水土不服”等众多问题。技工教育作为职业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办学思路、学生情况上有自身特色,需要智慧校园的业务系统提供对应的支撑。本文以江苏省镇江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智慧校园建设为例,简述相关的一些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以云计算为基础的大数据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智慧校园的建设。“智慧校园”不仅为当前的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平台,还使学校教学模式、管理制度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相关的教育思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智慧校园"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是构建智慧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了智慧校园的内涵与特征以及构建智慧校园所使用的关键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学校智慧校园系统架构模型,然后从教育、科研、管理方面分析学校智慧校园的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学校推进教育信息化存在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如师生使用率、使用意愿偏低,技术和教育整合多停留在管理层面等。针对这些问题,作为“全国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先锋学校”,浙江省杭州第十四中学在探索智慧校园建设的过程中,始终秉持“以人为本、个性化学习”的理念,分步从数字化教务“轻”启动、校园安全一“件”掌控、行为德育有“记”可循三阶段打造智慧校园。  相似文献   

12.
教育的过程是人体验幸福的过程,真正的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用教育智慧实现人生的幸福.在当前创建幸福中国、幸福教育、幸福学校的时代背景下,鄞州区高桥镇中心小学从实施“幸福教育”的核心,即“让学生接受到幸福的教育”和“让教师享受到教育的幸福”两个方面来探讨基础教育小学阶段开展智慧型幸福校园创建的新策略,构建幸福校园育人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智慧校园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最新愿景.军事教育大数据汇聚存储了军事教育领域的信息资产,是发展军事院校“智慧校园”最重要的基础,而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技术是连接军事教育大数据与智慧校园的桥梁.本文基于部队院校的特点,在技术上与安全性方面进行建构基于大数据与学习分析技术的智慧校园教学,需要从军事教育网络大平台建设、学习者学习方式变革、课程教学方式创新、军事教育数据挖掘与学习过程分析、学校教育系统重构等多个角度去推动.  相似文献   

14.
谢凯 《广西教育》2022,(34):17-19+30
本文针对智慧校园建设中理论与方法偏差、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困难、教师技术培训不到位等问题,论述南宁市玉兰路小学开展智慧校园建设的实践经验,即通过“内主”研究和“外联”助力,将学校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有机衔接,为师生创设智能开放的教育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参考》2013,(1):98-98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位于波光粼粼的金鸡湖畔,是园区管委会直属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学校以“共享国际化背景下的教育智慧”为办学理念。以“培养追求卓越的园区人,充满睿智的现代人,放眼世界的国际人”为育人目标,以“让每个孩子带着微笑走进校园,带着自信走向成功”为教育理想,努力打造师生共同发展、共性和个性相互融合的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6.
伴随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智慧教育 已经变成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坐标。目前,城乡结合部学校教育 发展情况并不容乐观,因而必须要进行智慧校园建设。所以,本文通过对智慧校园内涵和特征的简单概述,分析了城乡结合 部学校教育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情况与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智 慧校园建设促进城乡结合部学校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途径,以供 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不太长的办学历史中,南京市拉萨路小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现学校一校三址,校园占地总面积达22000平方米,拥有69个班,3000多名学生,170多名教职工。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省科技特色学校”、“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创新基地”、“省信息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市先进教师群体”、“省信息技术特色学校”、“南京市优秀科研基地”。回顾近几年的历程,我们深感走智慧教育之路是学校自主发展的智慧选择。一、找寻“第二曲线”,打造智慧教育品牌在完成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原始积累”,跻身于南京市名校行列…  相似文献   

18.
一、校园环境——“造就人的工厂”学校是教育的基地。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影响人、培养人的活动,它在人的整个教育体系中起主导作用。夸美纽斯曾热情地颂扬学校是“造就人的工厂”。但学校并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学校是知识的殿堂,启迪人的智慧,但有时也扼杀智慧。夸美纽斯曾激烈批评中世纪的学校是“才智的屠场”。毛泽东也批判旧学校“消灭个性,灭掉性灵”。这正如《学会生存》一书中说的:“教育具有培养创新精神和压抑创新精神的双重力量。”好的教育能够充分施展创新的力量,提升受教育者的创新素质;不当的教育可能构成对创新的打压。因此,改善和培育良好的校园文化教育环境,就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二、校园物质环境——“沉默而有风范的老师”校园内的物质环境主要指校舍建筑、场馆设施、仪器设备、教学用具、图书资料、花草树木、园林景观、雕塑饰物等各种有形的东西。有人也把校园物质环境分为校园建筑、校园文化设施和校园美化物态。客观物体本来是没有生命和情感的,但是,经过教育建设者们按照教育目标,并按学生成长的需要而进行精心设计和创造,校园建筑物和生态环境就会变得“活“起来。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会说话。”...  相似文献   

19.
<正>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东洲小学创办于1992年,办一所有文化、有智慧、有信念的“新生活教育”特色学校是学校一贯的教育追求。办学以来,校园足球一直是学校重要的育人资源,“以球健体、以球启智、以球育德、以球强校”成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和体育教学改革的重头戏,“人人会踢球、班班有球队、周周有比赛”在学校蔚然成风,“让每一位师生喜欢运动”从理想走向现实。追根溯源,这种良好的校园足球传统、浓郁的校园足球氛围、优异的校园足球成绩与大家长期的坚持和努力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20.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推动了信息化教育的发展,也为教育事业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技术保障,数字化校园随之产生。智慧校园作为大数据时代的产物,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智慧校园平台为依托,对智慧校园背景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策略,确保智慧校园背景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